- 年份
- 2024(3998)
- 2023(5568)
- 2022(4489)
- 2021(4324)
- 2020(3318)
- 2019(7678)
- 2018(7527)
- 2017(14283)
- 2016(7608)
- 2015(8514)
- 2014(8544)
- 2013(7959)
- 2012(7119)
- 2011(6510)
- 2010(6602)
- 2009(6212)
- 2008(6074)
- 2007(5554)
- 2006(4906)
- 2005(4145)
- 学科
- 济(36407)
- 经济(36267)
- 管理(20832)
- 方法(19977)
- 业(18922)
- 企(17894)
- 企业(17894)
- 数学(15455)
- 数学方法(15090)
- 理论(10657)
- 业经(9630)
- 中国(9369)
- 农(8931)
- 学(7641)
- 和(7448)
- 财(6513)
- 农业(5752)
- 地方(5450)
- 教育(5077)
- 经济理论(5010)
- 制(4937)
- 企业经济(4647)
- 环境(4437)
- 划(4434)
- 策(4363)
- 技术(4220)
- 社会(4212)
- 贸(4181)
- 贸易(4179)
- 融(4042)
- 机构
- 学院(110603)
- 大学(110179)
- 济(43573)
- 管理(43285)
- 经济(42663)
- 理学(38244)
- 理学院(37836)
- 管理学(36824)
- 管理学院(36620)
- 研究(34269)
- 中国(24355)
- 京(22439)
- 科学(20709)
- 财(20138)
- 财经(16396)
- 所(16211)
- 范(15918)
- 师范(15809)
- 江(15657)
- 中心(15330)
- 经(14834)
- 研究所(14745)
- 业大(14666)
- 农(14094)
- 北京(14000)
- 经济学(13726)
- 州(12728)
- 师范大学(12582)
- 财经大学(12266)
- 院(12253)
- 基金
- 项目(75495)
- 科学(60907)
- 研究(57115)
- 基金(55015)
- 家(46996)
- 国家(46558)
- 科学基金(40830)
- 社会(38635)
- 社会科(35390)
- 社会科学(35379)
- 省(30235)
- 教育(28149)
- 基金项目(28066)
- 划(25228)
- 自然(25184)
- 自然科(24662)
- 自然科学(24660)
- 自然科学基金(24210)
- 编号(23885)
- 资助(22612)
- 成果(19617)
- 重点(17166)
- 课题(16926)
- 部(16814)
- 发(15961)
- 创(15907)
- 国家社会(15284)
- 教育部(15005)
- 项目编号(14954)
- 创新(14582)
共检索到157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迈向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如何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政策主张,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整个教育体系层面形成支持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安排,在社会层面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建构路径 人才成长 理论根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晓琼 周明星
探索职业技能型高校服务区域战略性产业的内涵,从两者之间的外部关系和内在逻辑分析职业技能型高校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理,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现"政、校、企、研、创"一体的协同运行、融合发展和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丰彩君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战略,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实施单元,具有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动技能文化培育与传播、促进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应然功能。然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技能培训的供给偏弱、技能文化效能的效应不强、劳动力终身技能培养不足等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为此,高职院校应以推进产教融合为契机调整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以激发内生动力为切入点提升培训供给能力,以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推进技能文化氛围的形成与传播,以模式创新优化终身技能培训的供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能型社会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旻 王慧泽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技能型社会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本质上具有技能性、构建方式具有开放性与合作性、辐射范围具有全民性与终身性等特征。以价值取向、实践取向和质量取向三个维度展现技能型社会建设标准,以明确技能型社会建设方向。并通过技能文化氛围的建设、社会主体的相互合作与职教一体化的发展,探索技能型社会建设路径,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建成。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标准体系 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必须与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行有效嵌入和深度耦合。这一耦合在实践中有三方面的逻辑支撑,即技能形成、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在价值旨归上表现为推动技能战略不断创新、促进技能形成体系不断完善和助力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实现耦合的具体路径主要有:完善国家技能战略,推动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增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耦合韧性;推进产教融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灵活互动;建设技能开发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自主联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实践逻辑 价值旨归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林 王阿舒
技能型社会需高职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基于生态学与协同学的“道德—知识—技能”分析框架,将高职思政教育作为职教类型特质下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系统,以此探究其育人机理:达至德技双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培养大国工匠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技能强国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进而,审思现实发现部分院校囿于学科、价值取向单一,部分教师墨守成规、开发资源及创新教学能力欠佳,部分学生被动接受、融通转化自主发展意识不强。为此,高职思政教育需丰实价值取向,将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凝聚人心协同起来;守正创新,以文化人、因材育人、以身示范;指向技能强国,助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慧婷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历史必然、时代使然和体系应然,同时还存在高职院校区域协同效应发挥不足、技术协同效应发挥不够、质量协同效应发展不均、培养协同效应规格滞后等困境。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三轨协同”的协作共生共建模型,其实践路径是: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本轨自我协同提升链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内轨多维协同合作链路;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扩大交流合作,畅通外轨互通协作联合链路。
关键词:
协同理论 高职院校 技能型社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国家全面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社会价值充分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适应、产业适配、体系完备、合作共生以及治理适切等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从技能型社会形成、技能型社会建设水平、技能利用三个方面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研究认为,新时期技能型社会建设应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统筹部门协同治理水平,完善技能形成系统,构建系统技能提升通道,打造产教融合生态,提高技能社会建设成效,优化要素配置机制,促进技能匹配利用效率,加快实现“国家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的社会发展愿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黄凤萍
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在于促进国家重视技能、带动社会崇尚技能、全面供应技能资源。但由于当前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应不足、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主体协助力不强等主要诱因,使其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效性不强。对此,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满足技能型社会人才需求;全面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为人人供应均衡技能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主体协作力,营造良好技能学习氛围等可为路向,更好地使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晓聪 曾绍玮
职业教育是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供给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业融合和营造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从机制层面来看,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打造中高本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校内外协同的社会服务机制,为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供给保障。从实践层面来看,职业教育要以提质培优、增强社会适应性为发展目标,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创新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及开发多元化教育资源为路径,为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价值 机制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娟 谢登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促成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逻辑底蕴表现为技能致富、技能育人、技能调节。技能型社会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为直接的技能供给主体,政府为间接主体;其助力共同富裕的发展层级为想象层、现实层和象征层,彰显出全民参与、共享和包容的气质。推进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为以持续的制度供给消解路径依赖,以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衰减文化阻抗,以多元技能形成体系筑构富裕之基,以技能培训的包容性形塑社会终极格局。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共同富裕 逻辑 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永强 王莉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社会任务之一。技能型社会作为我国本土话语,天然彰显中国特色,是以中国特色的技能文化和制度为基础、以技能教育和学习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发挥技能的生产力要素作用为目标的社会形态。当前,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基础,但仍然在技能文化建设、社会资源整合、企业作用发挥、技能人才供需和技能要素贡献度等方面存在建设短板。为此,通过加强技能文化建设、整合技能教育学习资源、完善多元主体共建格局、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以及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等举措,将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
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 成就 挑战 建设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籍涵星 陈一鑫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的重要载体,职业培训机构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肩负着营造技能文化氛围、提升职业培训供给能力、服务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历史使命。为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的历史使命落到实处,职业培训机构应通过调适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定位,契合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需求;转变职业培训的职能,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培训的需求;优化职业培训供给,提升职业培训服务的质量;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提高职业培训的整体效能等路径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竹君
技能型社会是具有稳定结构和丰富功能的社会系统,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基于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充分发挥服务国家改革发展战略的适应功能、加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目标达成功能、推动社会资源协同融合的整合功能和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潜在模式维护功能,是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愿景。然而,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仍然存在价值阻滞、组织壁垒、制度障碍和实践瓶颈等现实样态。通过明确技能型社会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促进政府、职业院校与企业充分发挥规制与激励、改革与创新、践行与融入等独特优势与功能,是推动职业教育赋能技能型社会构建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实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目标任务,为技能人才工作的推进开创了崭新的发展格局。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实施"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方案,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新模式、新理念、新业态,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引领国际化标准建设与发展。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构建多元合作命运共同体,大规模开展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技能"与各个领域紧密结合,以实现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科学性、协同性与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