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3)
- 2023(13730)
- 2022(11756)
- 2021(10676)
- 2020(8921)
- 2019(20779)
- 2018(20414)
- 2017(39475)
- 2016(21672)
- 2015(24454)
- 2014(24693)
- 2013(24484)
- 2012(23302)
- 2011(21453)
- 2010(22190)
- 2009(20712)
- 2008(20829)
- 2007(19098)
- 2006(16903)
- 2005(15576)
- 学科
- 济(99319)
- 经济(99235)
- 管理(61697)
- 业(61642)
- 企(49396)
- 企业(49396)
- 方法(41031)
- 数学(35954)
- 数学方法(35399)
- 中国(28673)
- 农(28332)
- 地方(25259)
- 财(22920)
- 业经(21778)
- 学(19126)
- 农业(18913)
- 贸(18731)
- 贸易(18717)
- 易(18111)
- 制(17615)
- 银(16245)
- 银行(16218)
- 行(15616)
- 策(15614)
- 融(15557)
- 金融(15555)
- 理论(14902)
- 和(14778)
- 环境(14573)
- 技术(14153)
- 机构
- 学院(319732)
- 大学(316769)
- 济(133408)
- 经济(130475)
- 管理(120852)
- 研究(112977)
- 理学(102706)
- 理学院(101498)
- 管理学(99558)
- 管理学院(98924)
- 中国(86022)
- 科学(68506)
- 京(68111)
- 财(61690)
- 所(58523)
- 农(55188)
- 研究所(52701)
- 中心(51485)
- 江(50926)
- 财经(47660)
- 业大(46040)
- 范(44253)
- 师范(43846)
- 北京(43759)
- 农业(43091)
- 经(42923)
- 州(40724)
- 院(40332)
- 经济学(39946)
- 经济学院(35871)
- 基金
- 项目(202232)
- 科学(158727)
- 研究(149997)
- 基金(144011)
- 家(124681)
- 国家(123568)
- 科学基金(105196)
- 社会(93766)
- 社会科(88809)
- 社会科学(88782)
- 省(80746)
- 基金项目(74326)
- 教育(69883)
- 划(67954)
- 自然(66744)
- 自然科(65156)
- 自然科学(65138)
- 自然科学基金(63957)
- 编号(62596)
- 资助(60387)
- 成果(52307)
- 发(48432)
- 重点(46081)
- 部(44615)
- 课题(44573)
- 创(41828)
- 发展(39010)
- 创新(38938)
- 展(38357)
- 科研(38263)
- 期刊
- 济(155574)
- 经济(155574)
- 研究(97159)
- 中国(67651)
- 农(51398)
- 财(47619)
- 学报(47348)
- 管理(45677)
- 科学(44598)
- 教育(39588)
- 大学(35722)
- 农业(34649)
- 融(33450)
- 金融(33450)
- 学学(33387)
- 技术(29739)
- 业经(26797)
- 经济研究(24979)
- 财经(23487)
- 问题(20468)
- 经(20151)
- 业(18771)
- 统计(17318)
- 技术经济(17103)
- 贸(16963)
- 策(15857)
- 图书(15494)
- 商业(15488)
- 理论(14752)
- 国际(14730)
共检索到496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铨
技能型“网红”的出现是对抗人的异化与新工作美学的建立、主体身份构建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娱乐化满足以及工作经济收益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技能型“网红”现象的存在,对于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促进产品迭代更新、推动泛在性技能学习、促进技能群体成长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在技能型“网红”的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人设效应脆弱、资本异化下价值观偏差、持续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等新的风险因素挑战。技能型“网红”未来的发展策略应是:监督和引导相结合,实现工匠文化价值引领;通过内容生产增维创新,打造持续吸引力;转变传播策略和方式,打造个人技能品牌;发挥职业院校作用,建立网红人才挖掘、培养及保障机制,从而实现从“技能网红”到“技能长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妍 黄佳攀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构成和重要基石,推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教育高质量发展承载着加快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步伐、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推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多重价值意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族地区需从教育逻辑、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文化逻辑四个镶嵌共生的维度构建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架构,形成人才质量提升与教育育人属性相融并进、意识形态建设与教育凝聚民心相辅相成、经济转型牵引与教育赋能科创相得益彰、文化共生追求与教育调谐认同相互依存等发展共识。构建多维复合教育质量观、促进教育质量评价优化、构筑数字教育生态系统、推动多元主体共意善治,将成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进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计划的全面推进和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协同开展专业群建设已成为新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以群建院”可以有效地让专业群直接对接市场,以进一步凸显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优势。梳理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价值意蕴,提出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构建逻辑是:理清专业群组建的结构逻辑,理顺岗位链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组建逻辑,理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逻辑。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建设策略是:构建三级组织架构的治理机制,优化专业群建设的组织策略,优化“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以群建院 价值意蕴 建设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中健
工匠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是滋养和塑造技能型社会的文化源泉。从融入基础、融入依据和融入动因来看,工匠文化与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有机融合的内在逻辑。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助于夯实技能型社会的文化基石、强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引领。基于此,通过聚合“三全内容”、聚力“三融平台”、聚焦“三大方位”,构建工匠文化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资源体系、联动体系、制度体系,用工匠文化塑造重视技能的群体意识,激发工匠潜能,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昕
发展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与兴衰,决定人类现代化何以可能。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生成逻辑来看,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判、是一百多年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在把握重大机遇与现实挑战中实现发展水平新跃升的时代要求。从实践路径来看,高质量发展应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济制度、开放水平等方面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价值意蕴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厚植了经济社会的物质技术根基,而且提升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快,对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支撑,还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职教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培养技艺精湛的“职业人”为起点逻辑,以培养爱岗敬业的“社会人”为层进逻辑,以培养综合拔尖的“创新人”为集成逻辑。基于此,应通过建立“多元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个性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包容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等助推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一凡 付坚强
习近平大农业观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强国建设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从生成逻辑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理论原则,借鉴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历史经验,并最终在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锤炼成熟。从核心要义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回答了关于农业强国建设的原则、立场、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蕴藏着对新发展阶段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从价值意蕴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的成功实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为世界粮农发展与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一凡 付坚强
习近平大农业观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强国建设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从生成逻辑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理论原则,借鉴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历史经验,并最终在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锤炼成熟。从核心要义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回答了关于农业强国建设的原则、立场、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蕴藏着对新发展阶段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从价值意蕴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的成功实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为世界粮农发展与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一凡 付坚强
习近平大农业观是新时代党领导农业强国建设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从生成逻辑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理论原则,借鉴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历史经验,并最终在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锤炼成熟。从核心要义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回答了关于农业强国建设的原则、立场、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蕴藏着对新发展阶段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思考。从价值意蕴上看,习近平大农业观的成功实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为世界粮农发展与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透视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有两个核心关键词,一是技能,二是终身。这可以从我国相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剑虹
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主线和精髓。从梁家河时期人民意识的萌发,到冀闽浙沪地方领导的从政实践和教育思考,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观照下的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清晰呈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发展观产生的阶段印记和逻辑进路。习近平教育发展观有清晰的主体结构和基本内涵,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等要素构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和教育学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回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课题。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从生成逻辑、理论蕴涵和价值意蕴三重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在生成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合一的现代化道路。在理论蕴涵上,中国式现代化包含“是什么”的质的规定、“怎么样”的目标设定、“如何实现”的原则遵循在内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在价值意蕴上,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实践和世界等维度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其中,在理论维度,对现代化理论体系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在实践维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径遵循;在世界维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慧 查强
特色发展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应有之义,但理念模糊与价值误读导致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困境。融合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内涵的中和位育思想为我们厘清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逻辑提供了有益启示。文化认同是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价值,多元一体是其基本意蕴,而特色生成与变迁则始终处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动态交互之中。由此,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应转变以往"越位""错位"和"利益性"的方式,遵循定位、生成、文化的逻辑思路,逐步构建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鹏 赵青 王丽雅
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是其服务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坚实底座,也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战略转向。文章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国家文化战略、行业发展趋势、智慧服务效能三个维度阐释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价值意蕴,最后从资源、空间、技术、馆员四个方面探索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未来路径,即打造开放共享的文化知识库、创设虚实相生的混合式空间、营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环境、建设数智并举的智慧化团队。
关键词:
文化数字化 图书馆 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怀凡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蕴含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培育学科专业特色的重要策略,也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专业集群建设应更加注重学科的支撑引领,更加强调专业的链式集成,更加突出产教的深度融合。在实践思路上,应调研先行,明确"建什么";统筹谋划,清楚"怎么建";制度保障,确保"建得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专业集群建设 价值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