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3)
- 2023(16481)
- 2022(13784)
- 2021(12612)
- 2020(10702)
- 2019(24294)
- 2018(23987)
- 2017(44717)
- 2016(25302)
- 2015(28422)
- 2014(28579)
- 2013(27294)
- 2012(25003)
- 2011(22704)
- 2010(23368)
- 2009(21805)
- 2008(21891)
- 2007(20000)
- 2006(17396)
- 2005(16029)
- 学科
- 济(108729)
- 经济(108617)
- 业(93804)
- 企(84668)
- 企业(84668)
- 管理(83196)
- 方法(50193)
- 数学(40525)
- 数学方法(39962)
- 业经(31939)
- 农(31885)
- 财(31156)
- 中国(29375)
- 理论(23872)
- 技术(23638)
- 务(22662)
- 财务(22617)
- 财务管理(22587)
- 农业(22453)
- 教育(22149)
- 企业财务(21351)
- 学(20724)
- 地方(20420)
- 制(19025)
- 和(18745)
- 贸(17986)
- 贸易(17978)
- 易(17420)
- 划(17220)
- 策(16907)
- 机构
- 学院(363882)
- 大学(360261)
- 济(145168)
- 经济(142101)
- 管理(139864)
- 理学(120548)
- 理学院(119195)
- 研究(118397)
- 管理学(116970)
- 管理学院(116266)
- 中国(86182)
- 京(76778)
- 科学(71878)
- 财(66556)
- 所(59831)
- 农(58890)
- 江(57095)
- 研究所(54126)
- 中心(53699)
- 范(53623)
- 师范(53216)
- 财经(53136)
- 业大(51416)
- 北京(48729)
- 经(48054)
- 农业(46442)
- 州(45090)
- 经济学(44080)
- 技术(42675)
- 师范大学(42639)
- 基金
- 项目(234351)
- 科学(187409)
- 研究(177344)
- 基金(167633)
- 家(144434)
- 国家(143059)
- 科学基金(123980)
- 社会(111521)
- 社会科(105492)
- 社会科学(105465)
- 省(95250)
- 教育(88383)
- 基金项目(87333)
- 划(80238)
- 自然(78942)
- 自然科(77172)
- 自然科学(77154)
- 自然科学基金(75785)
- 编号(74613)
- 资助(68480)
- 成果(60698)
- 重点(54114)
- 课题(53503)
- 部(53001)
- 发(52134)
- 创(51476)
- 创新(47363)
- 教育部(46066)
- 项目编号(45423)
- 业(45293)
- 期刊
- 济(162262)
- 经济(162262)
- 研究(109966)
- 中国(75526)
- 教育(65098)
- 财(55241)
- 管理(54413)
- 农(53990)
- 学报(50628)
- 科学(48923)
- 技术(40356)
- 大学(39350)
- 农业(37173)
- 学学(35991)
- 业经(28527)
- 融(27659)
- 金融(27659)
- 财经(26640)
- 经济研究(25363)
- 经(23072)
- 业(22454)
- 技术经济(21390)
- 问题(20812)
- 职业(19404)
- 统计(18719)
- 策(17822)
- 商业(17021)
- 科技(16540)
- 财会(16457)
- 坛(16456)
共检索到543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赵琳琳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工资挤压效应以及企业个体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偏好型技术进步强化了企业追逐技能的意愿,工资挤压效应增加了企业提供培训的动机,而企业个体能力则决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模式。伴随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的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导性价值取向将逐步由成本偏好向技术进步偏好转变。为确保企业技术进步偏好机制取向的实现,企业将通过全方位、有效的参与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不断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引导技术进步带来的技能工人标准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有效对接,这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辉 潘海生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工资增长效率低于劳动生产效率,从而产生工资挤压效应。工资挤压效应变动与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工资挤压效应大于培训成本时,企业愿意承担一般技能培训的成本。在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的影响下,技能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外生变量,技能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对工资挤压效应与培训成本产生影响,进而使企业培训动机发生变动。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对规范劳动力市场制度,构建技术进步与技能复合平台,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生 张梦云 王宁
本文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机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数据,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偏好、政府政策作用机制与政策效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成本偏好和技能偏好,两者之间存在负的交互作用。政府政策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技能偏好有正向促进作用,却对成本偏好有负的调节作用。从政策效果看,政府政策对成本偏好性的企业的政策效果要好于技术偏好性的政策效果,显示出明显的成本补偿性的政策倾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莉 许艳丽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全世界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阈下,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与技能的互补关系,阐释了人工智能对技能人才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影响,发现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能够增加高端操作技能人才就业数量,扩大技能人才在新兴产业中的就业比重,改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瑾瑜 张元宝
企业是职业教育重要的办学主体之一,其参与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对江苏省249家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与行为调查发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受感知需求、感知收益、感知成本、指令性规范、内部效能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行为受意愿和外部条件显著影响;基于政策支持的情景因素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意愿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强化调解作用。基于此,提出建立明确契约关系下的弹性利益补偿机制,优化合作主体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市场化模式下的分层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以行业协会组织为网络节点的中介机制,促进校企信息对称;建立内外配套的政策引导机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 刘丹 章金霞
构建双寡头垄断市场下企业技术决策的博弈模型,并将消费者环境偏好和环境税引入模型。首先分析消费者的环境偏好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然后运用逆向归纳法探讨企业在环境税约束下的两阶段博弈;最后分析消费者环境偏好和环境税对企业技术决策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的环境偏好降低了双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需求,激发了企业在没有环境税下采纳绿色技术的动机;当征收环境税时,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效益与环境税率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消费者的环境偏好与环境税引发的效益区间正比变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胡雍
技能偏向技术进步已成为理解各国普遍存在的技能劳动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的关键性因素。采取Malmquist-TFP指数分解方法,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发现我国制造业并非全部都存在技能偏向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技能偏向也没有表现出线性增长趋势,而是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对技能偏向技术进步演变机制的研究发现,技能劳动供给增长增强了技能偏向技术进步,但国际贸易对其促进作用仅仅在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中存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能偏向 劳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连忠 王玲 胡玲玲
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诉求分析,积极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需求,是经济转型期企业的职业教育现实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历史需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职业教育的企业参与需求分析,企业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性诉求。企业的职业教育参与职能主要有单独或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做好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工作等。
关键词:
企业 职业教育 参与职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进 刘立新 李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文阐述了治理、治理结构的内涵,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的应然性,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治理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铃铃 陈选能 贾娜娜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不高、深入程度不够、参与不够规范等困境。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来看,负担的交易费用过高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生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文章提出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性组织的作用、搭建区域性校企合作网络服务平台、对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进行补贴、构建职业院校和企业间的可信承诺关系、筛选合适的企业作为教育型企业等策略来降低或分担企业的一部分交易费用,以此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企业参与 职业教育 交易费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谭莹
在竞争性市场机制确立的过程中,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近年来逐渐扩大,已成为阻碍缓解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将技术内生性假设引入一般均衡框架,从供需两方面讨论影响就业市场出清条件下劳动者报酬的关键因素,指出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设下,教育投入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由受教育程度决定的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占比是其中的关键。固定效应面板回归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十二五"时期,虽然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增长显著,但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及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不断下滑。促进高等教育投入仍是缓解我国不断扩大的行业收入差距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易擎 孙浦阳
从需求偏好的视角入手,验证了服务分工对企业出口的重要影响。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诠释了影响机制:一方面,在出口市场,如果企业产品内服务分工较多,则会捆绑品质更高的附属服务,影响客户的需求偏好,最终提高客户对出口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产品内服务分工细化,会降低服务投入中间品的价格,进而提高企业出口绩效。为了检验理论部分提出的假说,使用2000—2014年企业与贸易微观数据,刻画了我国的服务分工,度量了企业出口附加服务的品质。结果表明,服务分工提高1%,产品出口额将提高0.555%~1.326%,服务分工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进一步地,尝试构建其他国家的国际服务分工指标作为工具变量,克服了经验分析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机制分析发现,服务分工提高1%,需求偏好转移1.082%~1.397%,同时服务投入成本提高会抑制服务分工对出口绩效的影响。服务分工不仅提高了附属服务品质,影响需求偏好,还降低了服务投入成本,最终促进企业出口。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较大、产品替代性较高、出口目的地与我国接壤、出口目的地不属于OECD国家等特征,会扩大服务分工对企业出口绩效的边际作用。在充分考虑样本阈值、样本选择问题以及指标度量等干扰因素后,经验分析结果仍然稳健。研究结论为验证“服务业是衔接供应与需求的关键,并且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条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小瑛 张宇平
理解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应对生产自动化的劳动力市场冲击,保障劳动力供需匹配。本文基于2021年广东省“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探讨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机器人的使用同时扩大了高、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数量,而中技能劳动者的增幅最大,使得企业技能结构出现中等技能极化的现象。究其成因,劳动生产贡献下降、生产规模扩张与生产任务变化是影响技能结构的潜在机制,中等技能极化的现象主要由生产任务变化所导致。更进一步,机器人使用的技能结构效应主要存在于高新技术企业,对不同营业收入规模企业、不同行业企业的技能结构影响各异。此外,中技能劳动者更可能负责专业技术岗位,同时具有较低流动意愿,这是机器人使用带来中等技能极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机器人 生产任务 技能结构 有偏技术进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柴彦辉 刘春生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包括企业内教育、投资举办职教机构、校企合作;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市场构成其参与的基本环境,企业理论、经济学和职业教育学形成分析其参与行为的理论基础;应用DPE逻辑分析方法可构建出企业个体和群体参与职业教育行为的解释模型,采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函数的量化形式可以使分析清晰化。
关键词:
DPE 企业 职业教育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