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9)
2023(9723)
2022(8342)
2021(7692)
2020(6726)
2019(15636)
2018(15773)
2017(31277)
2016(17299)
2015(20057)
2014(20332)
2013(20276)
2012(19124)
2011(17514)
2010(17813)
2009(16999)
2008(17240)
2007(15802)
2006(13986)
2005(12938)
作者
(51135)
(42886)
(42682)
(41117)
(27154)
(20414)
(19692)
(16629)
(16030)
(15400)
(14435)
(14266)
(13691)
(13601)
(13389)
(13364)
(13209)
(12614)
(12550)
(12308)
(10849)
(10634)
(10441)
(9718)
(9710)
(9671)
(9649)
(9590)
(8653)
(8485)
学科
(71234)
经济(71130)
管理(54207)
(50408)
(40855)
企业(40855)
方法(32904)
数学(29089)
数学方法(28862)
(22243)
中国(21344)
(20703)
(20238)
业经(15637)
(14837)
贸易(14831)
(14471)
(14014)
银行(13987)
(13326)
(13220)
(13118)
(13108)
财务(13088)
财务管理(13048)
农业(12963)
企业财务(12321)
(12305)
金融(12301)
地方(11983)
机构
大学(260555)
学院(259668)
(109996)
经济(107596)
管理(98070)
研究(85907)
理学(83477)
理学院(82574)
管理学(81360)
管理学院(80861)
中国(66907)
(55993)
(54860)
科学(50065)
(43990)
财经(43430)
(42103)
(40492)
中心(39575)
研究所(39184)
(39037)
业大(36524)
北京(35032)
经济学(34489)
农业(33184)
(32704)
师范(32390)
财经大学(31889)
(31720)
经济学院(31308)
基金
项目(161206)
科学(126098)
研究(121092)
基金(115694)
(99423)
国家(98586)
科学基金(83622)
社会(76321)
社会科(72241)
社会科学(72217)
(63489)
基金项目(61272)
教育(57109)
(53149)
自然(52065)
自然科(50762)
编号(50761)
自然科学(50746)
自然科学基金(49856)
资助(47413)
成果(42803)
(37164)
重点(36550)
课题(35302)
(34590)
(34511)
(33941)
教育部(32064)
创新(31698)
(31690)
期刊
(124833)
经济(124833)
研究(80069)
中国(53011)
(44876)
(38636)
学报(37680)
管理(36085)
科学(34595)
教育(29263)
大学(28955)
学学(27122)
(26744)
金融(26744)
农业(25383)
技术(23301)
财经(22322)
业经(20440)
经济研究(19889)
(19117)
问题(17446)
(14799)
理论(13710)
技术经济(13335)
(13029)
商业(12550)
实践(12272)
(12272)
国际(11963)
(11953)
共检索到394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佐明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与我国制造业的匹配程度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因素。要利用政策优势,鼓励国际知名高校与国内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快速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利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完善人才市场管理体制,优化技能人才配置,因地制宜,协同育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民进中央课题组  
当前我国面临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缺乏统筹协调,行业企业与技能人才培养脱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技能岗位缺乏吸引力。为此,建议改革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顶层设计,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建立共享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改革现行劳动人事制度,以解决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建设制造强国,核心是质量,关键是人才。中国制造要从“代工+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亟需重塑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教育系统传承创新工匠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制造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完善中国工匠文化创新传承和工匠文化育人制度保障;健全社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工匠文化教育机制;将工匠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芳  赵中宁  张良智  丁林耀  丁明伟  王兰军  
以山东省国有企业为主体,了解离散制造式和流程制造式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现状,找出不同类型企业智能化生产的特点和普遍规律。通过重点研究不同类型企业在全面自动化基础上如何实现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进而逐步实现智能化制造的过程,分析在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对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为开展面向智能化制造"人机交互"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与研究打下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单大圣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我国迈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建成制造强国,人才是根本,必须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高效的育人用人机制。从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看,既存在有利的因素,也存在不利的因素。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经验教训表明,建成制造强国要有持久的技术积累,不管生产模式如何变化,都要保留一支训练有素的制造业技术人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企业继续教育,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建立适度稳定的劳资关系。对我国来说,迈向制造强国的人力资本策略应该是,全面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行业企业办学,优化研究力量布局,推进研发、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集聚,建立积极的劳动保护,坚持和完善职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启光  
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现代主体性、社会合力性和专业岗位性的特点,这是主观因素(动作智能、实践性智力、情商、技商等)和客观因素(家庭文化、政府、学校、企业、知识、技术)在主体自觉、时代召唤和校企合作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进  明航  
文章首先归纳了中国制造业领域技能型人力资源主要现状,分析了技能型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光明  郑彩霞  江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船舶制造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船舶制造业作为集劳动、资金、技术于一体的大型设备制造业,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利用灰色理论对我国船舶制造业技能人才需求量进行预测,可以为技能人才管理和培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船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环  肖苏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得数据,剖析了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薪酬待遇偏低是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主因,职业素养欠缺是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的个体主因。本文依此给出了当前可行的建议:校企合作、在企业内部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是现实而可行的路径;同时职业教育要切实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政府层面要在社会制度层面为高技能人才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强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78家先进制造类企业的调查分析及访谈,剖析了广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普遍缺乏;本科、高职是高技术技能人才最佳学历;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效性不足;高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程度不高。据此,从政府、企业、高校以及行业协会四个协同共育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培养的政策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婷  李建雄  王延盛  闫丽花  
制造业转型升级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职业教育作为其培养主体,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也任重道远。京津冀地区借助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通过细化人才供需研究,转变培养观念,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加快课程数字化改造等路径,系统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精准对接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玲  庄西真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世界制造中心,但佳绩难掩"制而不智""大而不强""仿而不创"的尴尬。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其重点、难点和突破点都在制造业,打造世界智能中心,人力资本价值愈加凸显。制造业实现由"组装者"向"整合者"和"创新者"角色的转变,必须以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其重要基础及发展前提,从"知能结构""整体素质""创新意识"三个角度出发,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在内涵上应进一步强调"智""精""创",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由外生性增长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志晶  刘海  岳金凤  李玉静  程宇  张祺午  
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要做出快速有力的反应,一是培养规模要有大幅度提升,二是培养重心要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转移,三是培养专业要向重点领域拓展,四是培养体系要更加融通开放。要以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绿色技能开发开发工程、制造业工人技能提升工程、产教创新联盟建设工程、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等为载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伶  
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发了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即"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生产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及其对高胜任力(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但目前"中国制造2025"所需高胜任力技能人才匮乏,并在其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将制约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对此,在梳理了国内外技能人才胜任力的界定与培养成果基础上,从当前我国制造业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现状入手,提出了开展科学引导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第一个春天,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法》)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正式表决通过,并定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表明了我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体现出我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全球化互利共赢的新姿态,标志着我国已迈向全面开放、制度型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