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6)
2023(13564)
2022(11005)
2021(10283)
2020(8302)
2019(19118)
2018(18785)
2017(35414)
2016(18513)
2015(20826)
2014(20644)
2013(20308)
2012(19168)
2011(17597)
2010(17964)
2009(16725)
2008(16178)
2007(14640)
2006(13459)
2005(12322)
作者
(51577)
(42939)
(42638)
(40993)
(27709)
(20255)
(19203)
(16497)
(16280)
(15575)
(14944)
(14158)
(14004)
(13905)
(13546)
(13273)
(12865)
(12390)
(12362)
(11952)
(10969)
(10349)
(10252)
(9943)
(9754)
(9723)
(9323)
(9309)
(8577)
(8521)
学科
(95985)
经济(95908)
管理(58483)
(55964)
(46003)
企业(46003)
方法(31685)
中国(27952)
数学(27702)
数学方法(27466)
(22550)
地方(21898)
技术(21694)
业经(20197)
(18372)
(18289)
贸易(18275)
(17833)
(17027)
(15087)
银行(15079)
农业(14969)
(14945)
(14649)
地方经济(14364)
(14290)
(14167)
金融(14166)
技术管理(13786)
环境(13230)
机构
学院(270730)
大学(268057)
(131168)
经济(128829)
管理(104662)
研究(97580)
理学(88630)
理学院(87729)
管理学(86695)
管理学院(86160)
中国(76903)
(57767)
(56259)
科学(52095)
(47618)
财经(44927)
中心(43748)
研究所(42566)
经济学(41882)
(41418)
(40907)
经济学院(37407)
北京(36730)
(35150)
(35111)
师范(34856)
(34687)
财经大学(33012)
(32503)
业大(31430)
基金
项目(169817)
科学(136377)
研究(132054)
基金(123836)
(106048)
国家(105190)
科学基金(91135)
社会(87780)
社会科(83499)
社会科学(83479)
(64845)
基金项目(63701)
教育(60620)
(54210)
自然(53829)
自然科(52672)
自然科学(52661)
编号(52175)
自然科学基金(51802)
资助(50364)
成果(43198)
(40703)
(39284)
(39206)
重点(38336)
课题(37717)
国家社会(37454)
创新(37272)
教育部(34631)
人文(33625)
期刊
(153738)
经济(153738)
研究(91629)
中国(60562)
管理(44702)
(42765)
科学(33939)
教育(33421)
(32823)
学报(30877)
(30390)
金融(30390)
技术(28034)
经济研究(26284)
大学(25276)
财经(23663)
学学(23441)
农业(22718)
业经(22212)
(20734)
问题(19157)
(18162)
技术经济(16984)
国际(16346)
世界(16300)
(13811)
论坛(13811)
科技(13794)
(13420)
(12780)
共检索到43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国旺  刘思源  
新技术革命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技术赶超机遇,但也加剧了国家间的技术竞争。"中兴事件"暴露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短板。根据佩蕾丝、弗里曼等对技术革命浪潮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技术-经济范式转换阶段,处于技术赶超机遇期。美、德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赶超英国的经验给我国的启示是,以追踪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为导向的创新政策是我国实现技术赶超的必要条件。要抓住技术赶超机遇就必须反思目前我国创新政策缺陷,通过创新政策转型和创新,营造促进民族企业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从而引导创新环境特征转变、促进向世界新技术-经济范式转换并跻身于并跑和领跑行列。因此,加强金融规制、系统性支持民族创新企业、培育民族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鼓励人才流动等成为我国创新政策转型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海丰  王琳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创新方式将出现巨大变革,数字化浪潮带来的"组合式创新"和人工智能发展所依赖的"互补式创新"使得传统产业政策面临失效的威胁。特别是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技术,其本身作为一种复合型关键投入,系统效应十分突出,需要大量的互补式创新才能扩散至整个经济系统。本文在对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进行系统比较、对欧盟创新政策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其对我国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的启示意义。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特征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建议采取"去中心化"的创新政策和"中心化"创新政策并重的战略,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领先优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曾云敏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小生境”(Niche)来理解技术范式变迁问题,并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这不仅带来了技术演化研究的新思路,也被广泛应用到创新政策中,因此全面认识这个分析框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试图对这个新理论的框架、内容和政策内涵作一个评述性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的创新政策发展取向作一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欣欣  刘辉锋  
科技创新在每一轮经济波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技术创新在何种阶段、多大程度,以及如何作用于经济演进过程,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首先对不同学者的解释加以简要述评,以期有助于研究和解释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技术创新在经济演进中的作用。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判断,希望对相关科技政策制定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佳龄  张书军  
来自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挑战,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掣肘,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对此积极回应。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提出了创新政策演化的三个基本框架,认为创新政策应当通过系统转型来应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三个政策框架及其演化过程,以中国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决策部署为例,探讨了中国创新政策转型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议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冰冰  
通过分析三种经典的国家创新政策互动模式及四种新型模式,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创新政策如何利用彼此之间的互动模式,提高政策作用效果、扩大政策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预测结论不尽相同。目前,国际上仍缺少从中斡旋的专业机构,而各国之间的战略互动又鲜有涉及创新政策,致使国家间创新政策难以协同发挥作用。因此,需要从全球战略互动角度,重新审视国家创新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凡  李娜  林汉川  
关键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涂俊  
本文分析了泰国近年来的创新政策变化以及相应的国家创新系统转型过程,剖析系统内各活动主体在经济危机前后的转变。泰国政府通过推动以“他信经济学”为特征的创新政策,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创新系统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进步。总结泰国创新系统的转型特征,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创新政策方面的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李金宝  
在对技术创新及其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法论意义,并提出把创造适宜环境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及加快国家信息网络和平台建设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志远  
针对技术进步与技术政策的讨论中存在的一些误解,本文讨论了从技术的性质到技术政策中的几个问题,强调了技术非公共品方面和技术学习的非自由流动性,指出技术政策的中心在于企业创新能力与动力的提升,而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学习、鼓励独立创新都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国旺  刘思源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一种新技术-经济范式。成熟的技术-经济范式会从核心(领跑)国家向后发国家扩散,并为"有作为"的后发国家提供范式追赶契机,新兴的技术-经济范式则会给经过几轮范式追赶且步入"并跑"阶段的后发国家创造范式领跑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三次成功跨越技术-经济范式的"卡夫丁峡谷",目前爆发的工业智能化革命给我国带来领跑新兴范式的历史机遇。从技术-经济范式赶超角度诠释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探析制约我国范式领跑的体制机制缺陷,并提出应对之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颖  徐峰  许端阳  杜红亮  张翼燕  
建国以来印度共推出了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每一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涵盖的时间约为10—30年,起到了引领和规范印度五年规划的纲领性政策作用。2013年初,印度政府推出了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STI),它服务于印度提出的要从服务业大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围绕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印度创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的管理协调职能,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国内外双轮驱动等方面,加强了项层设计。有鉴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界对此涉猎较少,本文分析印度第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演变过程,研究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我国情况研究其创新政策设计和制定过程,并在最后探讨了印度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些启示。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陈宝明  丁明磊  
金融危机以来,各主要国家都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实施"美国优先"战略,还没有提出较为明确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但是相关政策已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同时他还拟大幅度削弱联邦政府科技预算,这也将对美国经济增长潜力造成一定影响。与美国相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也日益突出。为促进未来经济增长,我国应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增强经济增长潜能,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陈宝明  丁明磊  
金融危机以来,各主要国家都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实施"美国优先"战略,还没有提出较为明确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但是相关政策已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同时他还拟大幅度削弱联邦政府科技预算,这也将对美国经济增长潜力造成一定影响。与美国相比,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引领作用也日益突出。为促进未来经济增长,我国应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增强经济增长潜能,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