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9)
2023(7584)
2022(6544)
2021(5956)
2020(5049)
2019(11216)
2018(11312)
2017(21164)
2016(11706)
2015(13150)
2014(13341)
2013(12933)
2012(12195)
2011(10983)
2010(11252)
2009(10580)
2008(10977)
2007(10033)
2006(9146)
2005(8579)
作者
(35396)
(29751)
(29587)
(28321)
(19109)
(14141)
(13328)
(11303)
(11249)
(10853)
(10401)
(10027)
(9872)
(9687)
(9486)
(9052)
(8863)
(8829)
(8685)
(8652)
(7679)
(7378)
(7241)
(6956)
(6822)
(6663)
(6653)
(6551)
(6010)
(5974)
学科
管理(47489)
(47031)
经济(46950)
(40871)
(36231)
企业(36231)
方法(19454)
数学(16417)
(16358)
数学方法(16217)
(14062)
技术(13881)
(13049)
环境(12199)
中国(10999)
业经(10962)
(10822)
(10771)
财务(10746)
财务管理(10720)
企业财务(9982)
(9849)
(9344)
(8417)
贸易(8413)
(8370)
银行(8347)
体制(8254)
(8224)
技术管理(8017)
机构
大学(177761)
学院(176066)
(73784)
经济(72197)
管理(67097)
研究(61055)
理学(57344)
理学院(56721)
管理学(55815)
管理学院(55491)
中国(46657)
(38024)
(37318)
科学(36653)
(31488)
(29610)
财经(28722)
(28432)
研究所(28317)
中心(27837)
(25947)
业大(25934)
北京(23787)
农业(23268)
经济学(23001)
(21922)
(21914)
师范(21654)
(21502)
财经大学(21315)
基金
项目(115662)
科学(91949)
基金(85661)
研究(83688)
(75342)
国家(74810)
科学基金(64027)
社会(54553)
社会科(51843)
社会科学(51827)
基金项目(45122)
(44531)
自然(41344)
自然科(40367)
自然科学(40353)
自然科学基金(39656)
教育(38552)
(37829)
资助(34757)
编号(32615)
成果(27119)
(27021)
(26846)
重点(26587)
(24996)
(24002)
创新(23655)
国家社会(23346)
教育部(23001)
课题(22983)
期刊
(82974)
经济(82974)
研究(52079)
中国(38131)
(31533)
学报(28178)
科学(26972)
(26496)
管理(26378)
大学(21675)
学学(20576)
农业(17833)
教育(17500)
技术(17197)
(16104)
金融(16104)
财经(14966)
(12821)
经济研究(12545)
业经(11551)
问题(10572)
理论(10567)
技术经济(10199)
实践(9595)
(9595)
(9519)
科技(9335)
(9250)
(8612)
财会(8472)
共检索到271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麦秀  杨叶  
本文在阐述技术-环境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它的引致成本及其产生机制,同时探讨了它的价格控制机制和数量控制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壁垒的引致成本主要是由出口商遵循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产生的。内涵性的价格控制机制不仅提高了出口产品的销售价格,而且增强了出口企业的整体实力;而外在性的价格控制机制只会引起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从中长期来看,技术-环境壁垒对出口商的出口量具有双重影响效应,它既可能导致出口量上升,也可能导致出口量下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德海  
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相结合的双重控制机制;其次建立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进行产品价格竞争的Bertrand博弈模型,将发达国家设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的最低下限偏好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控制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动态影响,指出我国出口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不断跨越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存在着"超越的陷阱";最后提出了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国内外资源环境压力和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约束下的发展战略,即在国际低端产品市场上保持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同时,在国际高端产品市场上实现超越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鄢达昆  李应振  
环境标志制度的迅速发展适应了环保政策由“法规导向”转为“诱因导向”的世界潮流,但由于各国环境条件千差万别,要想实现环境标志的全球统一是不可能的。在环境标志制度的授予及鉴定标准难以完全基于客观的环境或技术等因素的情况下,环境标志很有可能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贸易技术壁垒。在WTO贸易规范中,环境标志制度应该属于TBT规范范围内的事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跃梅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突出的非关税壁垒之一,也是近年我国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重要挑战。然而并非所有的技术壁垒都是贸易保护,某些技术壁垒的存在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从技术水平的差异、政府措施和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技术选择三个方面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以求区别对待两种不同性质技术性贸易壁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麦秀  薛求知  
本文通过建立技术-环境壁垒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分析了外生性的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而这种激励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口国设置技术-环境壁垒的动机:当进口国所设置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主要是以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为目的,也就是说,这些标准是合理的,那么,随着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的提高,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会增强;相反,当进口国所设置的技术-环境壁垒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也就是说,这些标准过于苛刻或带有歧视性,那么,由技术-环境壁垒所引致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就会急剧减弱,甚至消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性质上的双重性,政府干预可能出于基于市场失灵的目的或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公共利益理论强调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失灵,认为基于市场失灵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俘获理论认为基于经济利益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能导致国民净福利下降,政府政策的制订过程受到经济和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立夫  赵建华  
国外技术壁垒的应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和企业是这一系统中的主体,二者如何分工配合、协同应对是实现跨越的关键。本文应用项目管理的手段,在协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分解及责任分配矩阵来设置跨越国外技术壁垒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关系,从而为我国建立跨越国外技术壁垒的协调机制提供一个新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和东  
本文分析了技术贸易壁垒的数量、价格控制的影响机理及其具体表现;结合模型分析了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最根本策略:促进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并针对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出了前瞻性的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东  
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日益普遍使用,为更好地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必要从理论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各国技术性措施的差异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政府干预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两方面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性质,提供基于市场失灵的保护和基于经济利益的保护。不同性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效应有所不同,并将导致不同的政策取向,因而其性质区分是很重要的。规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TBT和SPS协议为识别可疑壁垒提供了一些基本准则。本文从政策目标和政策结果两个层面剖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质及其甄别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性贸易壁垒自由化的现实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数量管理、质量管理和价格管理三个维度建立一个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的分析框架,对当前我国控煤政策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发现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强制性的数量管理手段,而缺乏引入价格管理方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清洁能源替代缺乏长效机制,难以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建议改变以数量管理为主的政策取向,引入价格管理手段,核心是把煤炭消费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使煤炭消费主体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有效抑制不合理煤炭消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代中强  
近年来,美国频繁对外发起知识产权调查,防止其国内市场遭受所谓的"不公平贸易"。本文发现,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率与知识产权调查数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美国大部分知识产权调查案件最终未能判定被告侵权。因此,声称维护"公平贸易"的知识产权调查,实质上已经异化为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调查将通过贸易抑制效应、贸易偏转效应、研究开发效应、全球价值链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深刻影响诉讼双方及利益相关者。本文认为,由于诉讼双方地位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知识产权调查将成为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中国通过强化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和在美国申请更多专利并不能起到减少知识产权调查的效果。本文从政府顶层机制、行业保障机制和企业预警机制三维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冯宗宪  
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与剩余控制权概念,将TBT以及相关协议看作各国政府签定的一个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完全契约。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从而导致了政府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上的剩余控制权。本文尝试建立起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的制度根源以及政府剩余控制权的结构、特点、表现等。最后,从制度层面上给出了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凯  蔡银寅  周勤  
中国企业面对贸易壁垒时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创新意愿,即中国企业具有显著外向需求型技术创新特征,但这种技术创新的激励受到技术壁垒设置国所占市场份额的约束。进、出口国双边产业结构的替代或互补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激励,进而发现外国企业通过技术垄断抑制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最后,在贸易壁垒下的中国技术进步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彬  刘戒骄  
产业组织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人们对产业进入壁垒机制特别是如何运用这一机制塑造我国产业组织则未能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较详细的探讨。 一、产业组织的基本类型和 我国的选择 以市场结构为标志,一般可将产业组织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独占垄断四种类型。各种类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产业内厂商的数目不同。完全竞争型的主要特征是产业内厂商数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