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4)
2023(16352)
2022(14251)
2021(13231)
2020(11245)
2019(25911)
2018(25633)
2017(49698)
2016(26611)
2015(29972)
2014(29569)
2013(28975)
2012(26433)
2011(23563)
2010(23431)
2009(21393)
2008(20716)
2007(17927)
2006(15771)
2005(13870)
作者
(74895)
(62397)
(61803)
(58983)
(39694)
(29904)
(28103)
(24445)
(23700)
(22190)
(21186)
(20953)
(19840)
(19534)
(19235)
(19081)
(18575)
(18482)
(17839)
(17788)
(15390)
(15225)
(15065)
(14289)
(13837)
(13760)
(13714)
(13641)
(12533)
(12131)
学科
(104218)
经济(104073)
管理(82661)
(77801)
(66342)
企业(66342)
方法(49226)
数学(42670)
数学方法(42033)
(30137)
(27608)
中国(26539)
业经(23776)
(22219)
(21709)
技术(21062)
地方(19208)
(18733)
财务(18644)
财务管理(18604)
农业(18400)
理论(18341)
(17859)
贸易(17850)
企业财务(17659)
(17348)
(16575)
环境(16191)
(15661)
(15549)
机构
大学(373363)
学院(370501)
管理(149325)
(147398)
经济(144230)
理学(129876)
理学院(128513)
管理学(126120)
管理学院(125440)
研究(120170)
中国(88290)
(78683)
科学(73477)
(70778)
(58737)
(57202)
财经(56294)
业大(55195)
中心(54886)
(53901)
研究所(53285)
(51240)
北京(49236)
(47975)
师范(47503)
农业(44497)
经济学(44486)
(44107)
(43178)
财经大学(42105)
基金
项目(258291)
科学(204234)
研究(189897)
基金(188404)
(163627)
国家(162321)
科学基金(140589)
社会(119892)
社会科(113724)
社会科学(113695)
(100634)
基金项目(100006)
自然(91534)
自然科(89440)
自然科学(89418)
教育(88239)
自然科学基金(87782)
(84574)
编号(77305)
资助(77142)
成果(62221)
重点(57582)
(57473)
(54569)
(53920)
课题(52902)
创新(50945)
(49886)
教育部(49817)
国家社会(49465)
期刊
(157322)
经济(157322)
研究(109762)
中国(71489)
学报(57924)
管理(55750)
(55190)
科学(53328)
(51303)
大学(45030)
教育(43501)
学学(42224)
技术(35861)
农业(35403)
(28988)
金融(28988)
财经(27377)
业经(25278)
经济研究(24953)
(23339)
问题(20342)
技术经济(18882)
科技(18871)
图书(18572)
(18164)
理论(17682)
(17235)
实践(16179)
(16179)
现代(16089)
共检索到53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利平  
以Abramovitz的追赶假说为基础,构建一个包含后进地区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R&D的技术追赶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吸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技术追赶速度的快慢,过弱的吸收能力会使经济陷入进一步技术落后的状态。另一方面,当吸收能力不强时,如果后进地区能加强自身的研发积累,也能维持一定速度的技术追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徐圆  
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中国13个工业行业在由国际上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决定的前沿生产边界下的技术效率水平(实际生产与生产边界的距离)后发现,通过国际贸易这一渠道,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对中国确实产生了技术溢出;相对于高技术行业,中国传统制造业反而越接近前沿技术边界;人力资本、国内R&D投入、FDI对吸收国际R&D溢出和先进技术转移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和国内R&D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两面性。由此可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要提高R&D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二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小寒  陈凌  
本文利用国际R&D溢出与吸收模型,使用依据35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数据计算的外国R&D溢出变量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实证考察了技术差距、制度因素、国内R&D强度、人力资本以及这四个因素构成的综合变量对进口贸易关联R&D溢出效应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何景媛  
本文从吸收能力和制度质量的视角,利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追赶假说,认为中国各省份间在总体上存在技术追赶的趋势,技术追赶速度的大小受自主创新、吸收能力、制度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是落后地区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一个重要渠道;吸收能力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处于较低的层次,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支出显著促进了本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技术改造支出则不然;市场化指数等制度质量指标对技术追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敏  魏修建  
运用因素变量与技术无效联合估计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根据2003~2013年中国服务业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倾向、研发能力以及不同国际溢出渠道单独影响下国际溢出作用于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效用;其次研究了吸收能力与技术结构的交互式影响下各国际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能够提升区域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政府干预倾向对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提升影响不大,国内研发资本存量需在国际溢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提升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各吸收效应对不同渠道的国际溢出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技术结构效用的发挥需根据不同国际溢出渠道和吸收能力内容进行差异性匹配和调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瑞瑞  陈岩  姜鹏飞  
对中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能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吸收能力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且作用程度受外在情境因素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亚楼  
动态竞争环境下,战略选择和组织适应力理论在分析企业持续成长时都存在着致命的硬伤。本文把企业如何持续成长的问题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持续的问题,系统剖析了这两大理论的各自优势与不足,认为这两大理论在企业与环境相互选择过程中是动态融合的,在根本上是协同演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构建的问题及其驱动因素,并构建了动态环境下企业协同演化的成长模型,以揭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芝玲  和金生  张丽杰  
知识结合是联结知识吸收能力四大要素的桥梁,知识结合决定了企业知识吸收的效果。文章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知识结合的特点,并由此提出了促进知识结合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知识结合度从而有效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包群  彭水军  张新  
通过构建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证实了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外溢效果的决定作用,利用我国1996—2002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实证表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滞后制约了技术吸收能力,而中西部地区提高技术吸收能力的关键是增强经济开放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蒋瑜洁  钮钦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直接影响企业获取外部资源,实现技术追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对中韩日三国汽车企业技术追赶过程中,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构建模式进行了探索性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三国汽车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构建模式的特征及区别:(1)中国汽车企业更多地依赖于隐性知识的积累,通过少数关键人才的重点培养以及产学联盟强化企业人才基础,利用外部资源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追赶;(2)韩国汽车企业偏向于加强隐性知识外部化,通过总公司集权,同时强化总公司内部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利用外部资源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飞跃;(3)日本汽车企业通过组织内各部门间人员的长期密切交流与沟通,从而积累企业基础知识,并在利用外部资源的同时加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晨  潘宏亮  
水利新技术推广的管理机制是增强需求方吸收能力,提高推广率,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以吸收能力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推广率为目标,挖掘了水利新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内涵,推演出吸收能力视角下水利新技术管理机制组成部分——激励机制、服务标准化机制、协调机制,并探讨了三个机制支撑水利新技术需求方吸收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国际技术合作越来越普遍。国际技术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在短时间内提高科技能力、增强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该文基于AJ模型,分别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支持政策与国际技术合作机制间的关系,企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条件、方式及收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杏  
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实现的关键;文章论述了技术外溢的产生途径;对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基础设施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直接投资相结合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有正向作用,而对外贸易和初中、小学的人力资本尚未构成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照军  张宏如  
本文研究了影响技术标准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与过程机制。以开放式创新为视角,运用技术标准竞争与新制度主义理论,讨论了吸收能力与制度合法性对技术标准竞争力的作用。以泊松回归与生存分析为实证方法,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理论假设。研究发现,内向型创新提升了技术标准竞争力,这种效应得到吸收能力的加强,但被合法性距离所减弱。同时,企业追求制度合法性的行为提高了技术标准竞争力。外部制度合法性更有利于标准数量衡量的整体竞争力,内部制度合法性更有利于形成首个技术标准。最后,讨论了对企业技术标准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海洋  
本文通过构建R&D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利用近年来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工业部门R&D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外资技术扩散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工业部门,尽管外资流入促进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降低市场垄断程度、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途径产生的竞争效应获得的。由于R&D吸收能力低下,内资部门没能有效地吸收内含在外资中的先进技术。在高科技行业,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自主创新,由于R&D吸收能力较低,内资部门没能吸收外资先进技术,产生了逆向技术扩散。在传统行业,R&D吸收能力较强,外资技术扩散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