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1)
2023(14996)
2022(12804)
2021(12006)
2020(10012)
2019(22615)
2018(22534)
2017(43418)
2016(23639)
2015(26480)
2014(26371)
2013(26199)
2012(24000)
2011(21721)
2010(21504)
2009(19730)
2008(19160)
2007(16866)
2006(14843)
2005(12865)
作者
(71333)
(59074)
(58879)
(55862)
(37331)
(28410)
(26572)
(23281)
(22270)
(20902)
(19859)
(19837)
(18672)
(18580)
(18105)
(18061)
(17932)
(17648)
(16947)
(16861)
(14942)
(14392)
(14333)
(13411)
(13315)
(13229)
(13072)
(13014)
(11853)
(11738)
学科
(92097)
经济(91993)
管理(68505)
(66769)
(53151)
企业(53151)
方法(43753)
数学(38366)
数学方法(38013)
(27319)
中国(26359)
(23019)
业经(20922)
(20148)
技术(19160)
(19039)
贸易(19030)
农业(18548)
(18515)
(17554)
地方(17112)
环境(15121)
(15018)
银行(14951)
(14297)
理论(14295)
(14282)
(13636)
财务(13568)
财务管理(13544)
机构
大学(343889)
学院(343634)
管理(135377)
(135276)
经济(132400)
理学(118061)
理学院(116762)
管理学(114812)
研究(114204)
管理学院(114204)
中国(83228)
科学(73328)
(72925)
(61314)
(60834)
(58179)
业大(56236)
研究所(53424)
中心(51129)
财经(49698)
农业(48674)
(48197)
北京(46025)
(45132)
(44267)
师范(43746)
(41182)
经济学(40164)
(39448)
技术(37355)
基金
项目(238476)
科学(185419)
基金(171311)
研究(170839)
(151377)
国家(150104)
科学基金(127088)
社会(106744)
社会科(101113)
社会科学(101086)
(93811)
基金项目(91855)
自然(83671)
自然科(81642)
自然科学(81618)
自然科学基金(80139)
(79482)
教育(77991)
编号(69932)
资助(69631)
成果(55254)
重点(53452)
(51798)
(51072)
(50136)
课题(47838)
创新(46783)
科研(45816)
计划(44338)
教育部(43741)
期刊
(145336)
经济(145336)
研究(98303)
学报(60076)
中国(59367)
(55165)
科学(52949)
管理(47600)
大学(44282)
(42707)
学学(42090)
农业(38284)
教育(35909)
技术(29985)
(27330)
金融(27330)
业经(25555)
经济研究(24063)
财经(23402)
(19879)
问题(19481)
(18893)
科技(18827)
技术经济(17616)
理论(17306)
商业(16807)
图书(16613)
(16395)
实践(15926)
(15926)
共检索到486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建勋  张鑫  沈羽  
本文探讨了技术进步路径转换导致居民消费率呈现U型变动的规律,并基于对我国的经验观察以及运用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外源式路径,技术引进获得的属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且为吸收引进技术而进行的研发所带来的非体现式技术进步往往偏向资本,这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当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内源式路径,技术进步类型从资本体现式为主逐渐转向以非体现式为主且呈非资本偏向性,这导致了我国居民消费率止降转升。因此,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及协调各方力量联合研发,加快自主创新进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勇进  
居民消费率指一定时期内居民货币支出在货币收入中的比率。若以c代表货币支出,y代表货币收入,则居民消费率=c/y。它反映着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居民对实际消费所做出的选择,是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红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国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这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消费率持续降低的原因,指出政府财政收支增长过快且支出结构不平衡,造成我国近些年的"藏富于国"而非"藏富于民"是消费率低下的关键。因此,为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应注意合理安排财政收支增长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消费品及农业方面的投入,提高社会整体消费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佟岩  唐晓华  
通过构建产业自主创新的ETSI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了产业技术进步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过程和条件问题。研究表明,产业技术进步路径转换与产业内外部多重因素相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经济、技术、组织、制度等因素(ET-SI)都对产业技术进步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换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ETSI的内在相关性也决定了政府促进产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内容、重点以及措施上的可能选择范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文章利用1996—2016年全国及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中对我国居民消费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工业化和国际化,对东部居民消费率影响最大的也是工业化和国际化;中部地区为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保障因素;而影响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较显著的因素则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以及市场化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毅青   唐玉  
本文先从理论上阐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然后采用2006-2019年我国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展开经验检验,得到以下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居民消费率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因此,在引领人工智能产业转型升级,更快实现对居民消费率提升的同时,也要有所侧重地强化其生产率获得效应,弱化其技能偏向性特性,放大人工智能技术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性内生动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艳艳  戴豫升  
本文尝试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两大特征——工业化和大规模利用FDI——的角度对我国国民收入结构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以及显著偏低、进而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以及显著偏低的一般传导机制给予理论模型解释,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建勋  沈羽  张鑫  
理论分析表明,由于不同技术进步路径所导致的相异技术进步类型会形成差异性要素收入分配效应,因而当一国的技术进步路径从以技术引进为主转为以自主研发为主时,所产生的异质型技术进步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变动轨迹。我国199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技术进步路径形成了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为主、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为辅的技术结构,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随着技术引进速率减缓,我国技术进步路径逐渐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技术进步类型从资本体现式为主逐渐转向以非体现式为主且呈非资本偏向性,因而引发劳动收入份额止降转升。基于我国技术进步路径转换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分析,提出我国应继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以及发挥政府在自主研发中作用的政策建议,以有利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清平  
消费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对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 70年代末以来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状况 ,探讨了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本文基于技术进步视角,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的碳锁定状况和碳解锁技术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形势得到了较大改善,大部分产业部门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层面实现了较大程度的碳解锁;增加科技活动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改善科技活动环境都会推动我国技术进步,进而实现我国的碳解锁,其中改善科技活动环境产生的碳解锁效应最大;虽然技术进步本身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碳解锁效应,但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耗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来间接地产生更大的碳解锁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泳泽  
我国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选择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在理论上,存在着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禀赋说"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技术赶超说"的争议;在实践上,存在着模仿性创新与自主创新如何选择的争议。考虑到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的现状,各地区与各种类型产业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战略。未来研究应当充分将技术演进的动态性和技术进步路径及方式演进的动态性相结合,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应只停留在静态比较的范式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天炜  汪艳杰  李亮  
基于SEM模型的产品创新能力影响路径分析表明,由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科技意识、发展方式转变、成果转化、信息化水平等组成的科技与产业基础对区域产品创新能力形成较高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显现,一是直接影响,即为产品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产业能力基础;二是间接影响,即由于科技与产业基础雄厚,因此能够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更加便于形成专利等科研成果,而科研条件的提高又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进而人才的聚集有利于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内需,保增长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消费。鉴于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共存的事实,文章建立DSGE模型,首次从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两方面,分别研究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利率下降会通过两种传导渠道提高居民消费;反事实仿真结果表明,存贷款利率冲击对消费影响更显著,但拆借利率冲击影响更持久。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屈原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家庭样本构建一个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房价每上涨1%,家庭总消费将增加0.041%。进一步的扩展性检验表明房价上涨对户主是农业户口、45-64岁的中年组、东中部地区、收入位于最低25%以及收入位于最高25%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现住房价格水平较高的城镇无房居民家庭总消费会更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内需,保增长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消费。鉴于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共存的事实,文章建立DSGE模型,首次从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两方面,分别研究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利率下降会通过两种传导渠道提高居民消费;反事实仿真结果表明,存贷款利率冲击对消费影响更显著,但拆借利率冲击影响更持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