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
2023(1486)
2022(1157)
2021(1000)
2020(845)
2019(1687)
2018(1716)
2017(2959)
2016(1453)
2015(1726)
2014(1773)
2013(1767)
2012(1660)
2011(1454)
2010(1473)
2009(1259)
2008(1227)
2007(1220)
2006(1047)
2005(980)
作者
(5440)
(4583)
(4540)
(4332)
(2931)
(2138)
(2002)
(1814)
(1645)
(1622)
(1614)
(1546)
(1513)
(1473)
(1458)
(1424)
(1422)
(1406)
(1350)
(1323)
(1203)
(1185)
(1148)
(1058)
(1030)
(1029)
(994)
(983)
(979)
(931)
学科
(10450)
技术(10054)
(8927)
企业(8927)
管理(8640)
(7796)
经济(7795)
技术管理(5579)
方法(3772)
数学(3299)
数学方法(3282)
新技术(2493)
高新(2488)
高新技术(2488)
(2109)
农业(1814)
业经(1688)
中国(1671)
(1524)
贸易(1523)
(1511)
(1429)
产业(1374)
技术经济(1337)
环境(1304)
教学(1284)
理论(1266)
信息(1226)
(1194)
(1094)
机构
学院(26281)
大学(25808)
(11861)
经济(11644)
管理(11259)
理学(9701)
理学院(9631)
管理学(9515)
管理学院(9461)
研究(9088)
中国(5961)
科学(5818)
(5625)
技术(5112)
(4794)
(4706)
业大(4669)
研究所(4401)
(4212)
中心(4186)
农业(3744)
北京(3517)
经济学(3476)
(3451)
经济管理(3338)
科技(3218)
(3210)
经济学院(3207)
(3128)
(3019)
基金
项目(18818)
科学(15042)
研究(13836)
基金(13301)
(12016)
国家(11942)
科学基金(10180)
社会(8830)
社会科(8509)
社会科学(8507)
(7934)
基金项目(7079)
(6438)
自然(6364)
教育(6276)
自然科(6245)
自然科学(6245)
自然科学基金(6133)
编号(5219)
(5171)
资助(4999)
技术(4949)
创新(4933)
重点(4402)
(4344)
(4236)
(4054)
国家社会(3940)
科技(3798)
课题(3641)
期刊
(11953)
经济(11953)
研究(6859)
中国(6740)
技术(6337)
管理(4812)
科学(4626)
学报(4041)
(3963)
技术经济(3913)
科技(3672)
教育(3485)
农业(3084)
大学(3046)
学学(2928)
(2693)
论坛(2693)
(2642)
(1998)
经济研究(1851)
职业(1805)
软科学(1638)
技术教育(1553)
职业技术(1553)
职业技术教育(1553)
(1525)
财经(1518)
业经(1510)
(1365)
问题(1329)
共检索到38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潘士远  
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内,构建一个模型来研究当通过选择专利保护强度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政府所应选择的最优技术进步率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在实施专利保护时所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对技术进步是否越快越好的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少轩  
当前、商业统计已严重不适虚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发展,资料搜集不全、统计质量下降。商业统计改革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商业统计如何改,下面谈点个人的浅见:一、按“谁经营、谁填报、谁主管、谁汇总”的原则、抓紧向行业化统计过渡,由国家统计局制订统一的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盼盼  张信东  贺亚楠  
CEO早年晋升经历是否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其中的影响机制是什么?从晋升经历这一视角,通过手工搜索高管简历等资料构建CEO早年晋升频率指数,通过静态的面板回归和动态的DID分析来探究CEO晋升经历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CEO早年晋升越快越能促进企业创新投资,且年轻阶段的晋升经历影响更显著;同时,在非国有企业、研发强度大和约束机制弱的企业中这种影响更显著。此外,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是CEO过度自信,晋升越快越容易造成过度自信从而促进创新投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嘉新  
经济增长的一般含义是指人均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结果。人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提高人类福利。人类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需求系统,远不是经济增长的含义所能体现的。然而,经济增长仍然是发展经济、提高人类福利的最基本的手段,但这不等于说经济增长越快越好,因为,实现经济增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晓华  
市场份额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对抗能力强,否则就无法解释大公司的不断衰落和小公司的不断勃兴。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份额意味着实力和收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长风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它的研究在当代经济增长模型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对技术进步作用程度如何准确测定的问题,实践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计算结果往往失真,缺乏地区间,国际间的可比性。本文试图从技术进步测定的理论基础——中性技术进步理论入手,在对技术进步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技术进步类型来测度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满强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因是已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证实的基本事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建立了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结果是:1909-1949年40年间技术进步对美国非农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高达87.5%。其他学者利用这一方法对各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的结果是:美国1948-1969年间为55.5%,英国1950-1962年间为63.9%,法国1950-1962年间为81.9%,德国1950-1962年间为58.1%,日本1953-1971年间为60.6%。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平  覃广华  
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要素在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动态组合方式。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产业组织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竞争型和垄断型。垄断型产业的生产集中程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别程度等比竞争型产业都要高。西方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产业组织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如丁、穆勒(J.miu)在1852年就提出,竞争型产业比垄断型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往往更快。近年来,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学者广泛注意和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天仕  徐现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技术进步方向却被忽略了。本文从Acemoglu(2002)的定义出发,推导出度量技术进步方向的方法,并据此考察了中国1978~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结果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的技术进步大体上是偏向资本的;而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中国的技术进步更有助于提高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而且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理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坦  
有一个国内知名的企业文化咨询团队,曾经在某杂志上提出企业"文化的清晰化"问题,所谓"清晰化"就是"要有清晰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越清晰,组织就越靠谱",所以,企业文化一定要"清晰、清晰、再清晰"。不错,企业文化有时是要清晰,比如,愿景要清晰,目标要清晰,理念要清晰,不清晰,员工无所依从,无法凝聚员工。然而,文化不是时时处处事事都是清晰的,企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彤玉  丁国杰  
在技术与产业组织的关系上,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垄断与竞争的市场结构哪一个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的技术进步。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市场结构乃至产业组织的内生性和动态性,也忽视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组织演进的根本影响。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企业竞争、企业规模、进入壁垒、企业组织形态的影响,指出技术进步不断引起市场特性的变化,因此要用一种动态的观点来评价垄断或是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反垄断政策以及政府规制也应该随时做出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浩  
<正>技术进步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抓手。技术进步投资有其自身特点,厘清这些特点,把握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问题,有利于我国提高技术进步的效率,实现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美国劳工统计局研究显示,1948~2010年美国人均GDP每年增长2.3%,其中51%源于技术进步,49%源于人均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长。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智峰  汪伟  吴化斌  
文章基于非均衡增长的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问题。在厘清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部门的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拟合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经验事实,并对模型经济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1)从供给侧角度考察,轻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的相对变化是中国工业产出结构变化的动因;而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2)重工业技术进步对轻工业产出具有溢出效应。(3)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相对高于轻工业时,投资率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消费份额逐步下降,同时重工业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