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4)
2023(13134)
2022(11524)
2021(10885)
2020(9103)
2019(20690)
2018(20979)
2017(40811)
2016(21926)
2015(24765)
2014(24525)
2013(24144)
2012(22049)
2011(19838)
2010(19755)
2009(18439)
2008(17550)
2007(15294)
2006(13449)
2005(11673)
作者
(62402)
(51433)
(51262)
(48506)
(32520)
(24518)
(23289)
(20179)
(19338)
(18289)
(17387)
(17006)
(16115)
(16001)
(15787)
(15479)
(15423)
(15361)
(14754)
(14553)
(12697)
(12591)
(12308)
(11608)
(11587)
(11517)
(11384)
(11335)
(10258)
(10013)
学科
(84472)
经济(84374)
管理(66143)
(62632)
(51753)
企业(51753)
方法(40063)
数学(34710)
数学方法(34355)
中国(24230)
(23560)
(21467)
业经(19136)
技术(18514)
(17431)
(17148)
贸易(17139)
(16715)
(16404)
农业(15547)
地方(15436)
理论(14532)
环境(14040)
(13954)
(13946)
银行(13908)
(13415)
财务(13345)
财务管理(13319)
(13278)
机构
学院(311784)
大学(311757)
管理(125776)
(123201)
经济(120483)
理学(109213)
理学院(108089)
管理学(106359)
管理学院(105802)
研究(99390)
中国(73540)
(65798)
科学(61163)
(56910)
(48947)
财经(46231)
(45555)
业大(45325)
中心(44814)
研究所(44476)
(43490)
(41958)
北京(41679)
(41063)
师范(40728)
经济学(36580)
(36250)
(36120)
农业(35811)
财经大学(34483)
基金
项目(211922)
科学(166351)
研究(158769)
基金(152454)
(131496)
国家(130401)
科学基金(112137)
社会(98631)
社会科(93400)
社会科学(93379)
(82829)
基金项目(81532)
教育(73140)
自然(72151)
自然科(70415)
自然科学(70400)
(69512)
自然科学基金(69117)
编号(66727)
资助(62135)
成果(53531)
重点(46883)
(46853)
(45207)
课题(44946)
(44790)
创新(41672)
项目编号(41383)
教育部(40459)
科研(40203)
期刊
(133730)
经济(133730)
研究(92089)
中国(53679)
学报(45838)
管理(45806)
科学(43093)
(41137)
(41074)
教育(36554)
大学(34727)
学学(32571)
农业(29345)
技术(29215)
(24950)
金融(24950)
业经(23522)
经济研究(21765)
财经(21729)
(18480)
问题(17717)
图书(16944)
技术经济(16460)
理论(16288)
科技(16102)
实践(15044)
(15044)
商业(14768)
现代(14580)
(14271)
共检索到444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富忠  
通过对我国能源强度进行现状和理论分析,建立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低碳能源投入要素下的技术进步效率要高于高碳能源,并提出了能源分类情形下的最优能源强度;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研发支出和发明专利的提升有助于抑制我国能源强度,外贸凭借规模优势、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低碳能源消费占比的提升也有助于抑制我国能源强度,而内贸、电商发展、第二产业占比的上升会促进我国能源强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富忠  
通过对我国能源强度进行现状和理论分析,建立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低碳能源投入要素下的技术进步效率要高于高碳能源,并提出了能源分类情形下的最优能源强度;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研发支出和发明专利的提升有助于抑制我国能源强度,外贸凭借规模优势、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低碳能源消费占比的提升也有助于抑制我国能源强度,而内贸、电商发展、第二产业占比的上升会促进我国能源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文彬  胡宗义  
本文运用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研究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2006~2010年间我国能源使用技术进步0.762%,那么能源强度年均下降1%,其幅度大于技术进步的幅度,在"十一五"末期将使能源强度将下降5%。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需求的下降和国内产出的增加,其中高能耗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如银  李仲贵  
文章通过R&D投入经费测算出代表中国技术进步的知识存量,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能源强度,对两者进行了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关系研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并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几点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慧  许超  
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这一角度,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回归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原因,从而对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现象作出解释。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从外生偏向性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增长情况而言,能源增长型技术水平的提升显著地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强度,能源价格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分别解释28%与72%的能源强度变化;第二,就内生偏向性技术水平提升下的能源强度增长而言,二产比重、能源价格、研发投入是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和能源价格的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洪雪飞  
本文基于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探讨经济发展约束下能源强度和技术进步对大气环境的空间效应作用机理,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经典最小二乘估计(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可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patial Durbin-STIRPAT Models)探索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污染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估计结果表明,能源碳排放与空气环境污染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对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洪雪飞  
本文基于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探讨经济发展约束下能源强度和技术进步对大气环境的空间效应作用机理,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经典最小二乘估计(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可拓展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patial Durbin-STIRPAT Models)探索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污染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估计结果表明,能源碳排放与空气环境污染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对能源碳排放与大气环境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此基础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在厘清指数下降分解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内部结构变化、能源替代等因素作为地区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子,推导出适宜的分解式,解构各因素对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次之,同时发现能源强度下降有回弹效应。该结论对于确定地区节能减排关键要素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烽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王非  李国平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进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强度;能源价格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实现"十一五"计划中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战略目标,必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能源价格体系,鼓励节能技术研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建勋  巩爱凌  
为了探讨我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本文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层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已经实现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具有较高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这种技术进步率较难通过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方法核算出来。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低TFP增长率、高投入式增长未必就完全属于粗放式增长,也不一定是低效、不可持续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王班班  
本文将能源视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纳入要素替代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并细致刻画了开放条件下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及其要素使用情况。通过构建一个要素投入需求方程组模型,本文采用SUR回归估计了1998-2009年我国自发技术进步、R&D、技术购买、FDI和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对能源要素份额和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进步效应总体上导致能源强度上升,但R&D和FDI技术溢出均能促使能源强度的降低;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要素替代作用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卫东  关建勋  薛建良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适度规模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从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切入,通过分析农业生产外部环境变化对土地流转的发生机理,提出外部环境推动下要素技术变革引起土地流转的理论框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山西省新绛县蔬菜产业技术变革引起的土地流转为例,以案例研究方法详细考察了技术环境变化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提出在现阶段推动土地流转需要关注生产技术作用的环境、政策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玲  徐舒  连玉君  
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视角分析我国工业能源强度,通过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1994~2008年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确定不同类型行业资本、能源与劳动的嵌套CES生产函数结构。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是资本、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这是因为在多数行业内,资本和能源表现为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有效资本、有效能源和有效劳动在特定要素替代弹性条件下,通过影响能源份额进而影响能源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刻画这3种有效要素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安宝  李星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能源价格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和长期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有"引致效应",但其对能源效率作用的发挥受能源市场化程度制约;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且会通过降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产生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