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2)
2023(16575)
2022(14335)
2021(13293)
2020(11172)
2019(25209)
2018(25271)
2017(49162)
2016(26293)
2015(29341)
2014(29405)
2013(29167)
2012(26877)
2011(24362)
2010(24584)
2009(23090)
2008(22120)
2007(19504)
2006(17518)
2005(15686)
作者
(76938)
(63793)
(63722)
(60478)
(40597)
(30478)
(28910)
(24923)
(24006)
(22872)
(21662)
(21396)
(20437)
(20195)
(19644)
(19618)
(18918)
(18775)
(18398)
(18194)
(16008)
(15767)
(15319)
(14560)
(14473)
(14199)
(14189)
(14101)
(12945)
(12518)
学科
(120718)
经济(120595)
管理(77461)
(73640)
(60068)
企业(60068)
方法(49035)
数学(42446)
数学方法(42018)
中国(30929)
(29401)
(27198)
地方(25208)
(25200)
业经(24825)
(21262)
(20205)
贸易(20194)
技术(20180)
农业(19992)
(19594)
(17983)
理论(17949)
银行(17938)
环境(17600)
(17253)
(17170)
(16977)
金融(16975)
(16571)
机构
大学(383722)
学院(383375)
(161026)
经济(157626)
管理(148621)
研究(130722)
理学(128111)
理学院(126707)
管理学(124619)
管理学院(123923)
中国(96823)
(81225)
科学(79303)
(74158)
(66050)
研究所(59877)
财经(59454)
(59172)
中心(57814)
(55409)
业大(55073)
(53939)
北京(51594)
(50059)
经济学(49635)
师范(49604)
(46996)
农业(46349)
(45148)
经济学院(44550)
基金
项目(253874)
科学(199373)
研究(186883)
基金(183804)
(159734)
国家(158443)
科学基金(135573)
社会(118434)
社会科(112254)
社会科学(112224)
(98731)
基金项目(97149)
自然(86870)
教育(85574)
自然科(84801)
自然科学(84781)
自然科学基金(83289)
(82789)
编号(76326)
资助(75754)
成果(62085)
重点(56704)
(56181)
(54893)
(52913)
课题(52391)
创新(49419)
国家社会(48700)
教育部(48357)
科研(48172)
期刊
(182209)
经济(182209)
研究(117878)
中国(69932)
学报(58859)
管理(55974)
(55453)
科学(54634)
(53747)
大学(44349)
学学(41988)
教育(40936)
农业(37382)
技术(34516)
(33716)
金融(33716)
经济研究(30626)
财经(29671)
业经(28847)
(25481)
问题(23607)
技术经济(20667)
理论(18834)
(18484)
(18452)
科技(18374)
图书(18265)
现代(17597)
商业(17593)
实践(16854)
共检索到56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建勋  巩爱凌  
为了探讨我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本文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层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已经实现了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具有较高资本体现的技术进步率,这种技术进步率较难通过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方法核算出来。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低TFP增长率、高投入式增长未必就完全属于粗放式增长,也不一定是低效、不可持续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海霞  
通过构建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研发部门以及能源生产部门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证明了稳态经济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增长率和能源增长率的加权和,只要经济发展中有足够的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就可以克服能源的短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最优增长。采用我国2004-2011年30个省市的相关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估计的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研究表明,我国研发资本的产出效率低下,应该更加重视研发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强化研发资本投入量的增加。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都为正数,且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小于能源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这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更多地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坤荣  赵倩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扩大,促使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异化为土地财政这一新事物,并由此衍生金融功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正规税收之外的支出灵活性,间接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及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城镇化进程。但是,地方政府非理性博弈以及财政支出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弱化了土地财政等制度安排的正面功能,导致资产泡沫堆积、交易成本增加、地方债务扩大。如果听之任之,很可能触发"明斯基时刻",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弱化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强化其正面效应,需要规范完善地方政府的收支制度安排与支出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婧  邢向阳  郝索  
针对一些学者们研究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TFP增长出现严重下滑从而对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性持怀疑态度,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矛盾,文章延续李宾,曾志雄(2009)的资本存量测算方法,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1978~2007年期间TFP增长进行了再测算及分解。对TFP进行精确测算是研究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从TFP低速增长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怀疑关键在于资本存量和TFP测算方法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枫  樊士德  
在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的基础上,给出中国经济能够顺利实现赶超的理论证明及实现条件,认为技术进步路径将会大致依次经历如下三个阶段:模仿阶段、由模仿向创新过渡阶段和创新阶段。模型中的转移动态分析表明,当某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动力系统的稳态点就会使得技术进步路径收敛到模仿阶段,国家也因此会陷于经济停滞的模仿陷阱状态。政府可以通过扭曲本国生产要素价格和本币贬值,提高企业获利能力,这对于陷于模仿陷阱的国家摆脱经济停滞状态极为有效,亦能够加快赶超国家的增长速度。如果中国由模仿到创新的过渡阶段业已来临,那么对外模仿、吸引外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出现下降,而自主研发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显著上升。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政府就应逐渐减低对经济的扭曲,将生产资源的定价权逐步交还给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二部分软技术作用下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式与评价一、软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度量 (一) 软技术进步的含义 1.软技术进步体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即根据某一系统目标任务的需要,原来没有采用的软技术,现在已有若干种软技术被采用,这从采用软技术数量上表明其进步。 2.软技术进步体现在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软技术质量水平的高低,包括二重内容:其一,就某一种软技术的应用来说,其本身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颖  刘林  
文章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变化,并从技术效率与技术变化出发,考察其对我国资源型省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首先运用面板VAR模型(PVAR)对我国26个省份1996—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深入剖析,以分析资源依赖、技术进步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交互关系。随后,具体将我国资源型地区划分为中部、西部和东部,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不同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层面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而技术进步可以显著刺激经济增长,缓解"资源诅咒"现象发生。此外,通过对中部、西部和东部进行分区域研究,发现除技术变化外,技术效率的提升可以有效缓解中西部地区"资源诅咒"现象,而技术变化则是破解东部地区"资源诅咒"的关键。进一步对影响技术水平的各变量进行分析后,认为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显著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而对外开放度和外资利用率对东部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柳翠  
《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本文重点研究江西农民收入增长持续性问题,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收入结构分析、收入增长贡献度分析、收入增长因素分析等,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生产力水平状况和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目  赵先信  钟凯峰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杨目赵先信钟凯峰●中国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首次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建国以来,盲目追求高速度而导致的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鹤  易纲  宋国青  郑京平  樊纲  严瑞珍  王小鲁  贺力平  张平  
中国经济已经持续20年高速增长,未来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1996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风波之后,国际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方面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了深入探讨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问题,北京国民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本文旨在评价改革 2 0年来经济增长的整体状况 ,从生产要素、制度变革、结构变动、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高速增长的原因 ,判断这些因素的剩余潜力 ,研究制约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 ,从而对中国在今后 2 0年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作出判断。本文认为 ,资本形成加速对过去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更重要的贡献来自制度变革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方式转换的挑战 ,今后 2 0年经济可能保持平均 6 4%的中高速度增长 ,但这取决于若干深层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中国的快速人口转变形成了"未富先老"特征,因而在应对老龄化问题时,面临第一次人口红利过早消失、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发困难和养老资源不足等挑战。本文旨在揭示,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仅是人口问题,更是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问题。只有正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才可能找到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正确途径。本文归纳相关国际经验和教训,提出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通过制度调整提高养老能力和未来储蓄率的可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张旭涛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王美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沈沁  谢丹阳  
本文尝试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探讨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尽管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且有诸多短期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以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动力能够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对中国而言,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用以提升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的政策和规则,持续增长以及向世界知识中心的转变均可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吸引国际性人才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