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3)
- 2023(17546)
- 2022(14731)
- 2021(13505)
- 2020(11484)
- 2019(25706)
- 2018(25386)
- 2017(50078)
- 2016(26739)
- 2015(29927)
- 2014(29278)
- 2013(28853)
- 2012(26106)
- 2011(22964)
- 2010(23100)
- 2009(21741)
- 2008(21350)
- 2007(19002)
- 2006(16614)
- 2005(14897)
- 学科
- 济(123146)
- 经济(123029)
- 业(104094)
- 管理(92035)
- 企(91692)
- 企业(91692)
- 方法(57010)
- 数学(47668)
- 数学方法(47236)
- 财(36684)
- 农(35896)
- 业经(35449)
- 中国(32171)
- 务(26425)
- 财务(26355)
- 财务管理(26311)
- 农业(25260)
- 企业财务(24973)
- 技术(23782)
- 地方(23493)
- 制(23490)
- 贸(21592)
- 贸易(21582)
- 易(21006)
- 和(19403)
- 理论(19004)
- 划(18545)
- 策(17811)
- 体(17457)
- 银(17278)
- 机构
- 学院(384782)
- 大学(375351)
- 济(168005)
- 经济(165048)
- 管理(158471)
- 理学(137047)
- 理学院(135815)
- 管理学(133965)
- 管理学院(133244)
- 研究(115569)
- 中国(91634)
- 财(78498)
- 京(76719)
- 科学(65588)
- 财经(63335)
- 经(57538)
- 江(56567)
- 所(55223)
- 中心(54150)
- 农(54130)
- 经济学(52138)
- 业大(50626)
- 研究所(49391)
- 北京(47645)
- 经济学院(47471)
- 财经大学(46901)
- 范(44972)
- 州(44862)
- 师范(44554)
- 商学(44046)
- 基金
- 项目(252727)
- 科学(203443)
- 研究(190094)
- 基金(186556)
- 家(158780)
- 国家(157423)
- 科学基金(139386)
- 社会(124856)
- 社会科(118750)
- 社会科学(118727)
- 省(99593)
- 基金项目(98271)
- 自然(87568)
- 教育(87412)
- 自然科(85611)
- 自然科学(85593)
- 自然科学基金(84122)
- 划(81824)
- 编号(76897)
- 资助(76183)
- 成果(59901)
- 部(56806)
- 重点(56249)
- 发(55631)
- 创(55512)
- 国家社会(52155)
- 课题(51804)
- 创新(51204)
- 教育部(49922)
- 人文(49860)
- 期刊
- 济(182588)
- 经济(182588)
- 研究(108298)
- 中国(66700)
- 财(63227)
- 管理(63003)
- 农(49279)
- 科学(47984)
- 学报(45992)
- 技术(39735)
- 大学(37272)
- 学学(35685)
- 融(35237)
- 金融(35237)
- 农业(34431)
- 教育(33328)
- 业经(32668)
- 财经(31857)
- 经济研究(29548)
- 经(27483)
- 问题(24457)
- 技术经济(22466)
- 业(20087)
- 商业(20087)
- 统计(19651)
- 贸(19553)
- 策(18760)
- 现代(18644)
- 财会(17988)
- 理论(17373)
共检索到556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
技术进步无疑会对就业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如何协调技术进步和物流行业的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当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以我国物流业2009-2020年4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了技术进步对物流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异质性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物流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是非对称性和结构性的影响。在物流劳动供需市场,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减少、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步增长。例如,技术进步对物流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和从事非生产人员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均呈上升趋势。此外,物流公司规模的扩大将显著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同时也减少了低技能劳动力比例。最后,物流业从业人员薪资的增加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效应显著高于低技能劳动力。为此,提出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和建立"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加强
当前,企业员工工资上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物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用工效率低下的双重压力。不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有利于倒逼企业创新和改进物流效率,进而通过提高用工效率来转移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困境。因此,物流企业一定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如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制度,鼓励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物流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积极因素,加快信息化提升步伐,一方面通过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高效物流,推动企业从传统物流业经营模式向智能物流转型;一方面通过培养物流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以新的思维经营物流,发展物流,促进物流...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用工效率 转型升级 物流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玲玲
慈善捐赠位居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层次,是企业以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措施。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声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慈善捐赠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结果发现,慈善捐赠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力增加,尤其是增加了企业研发人才。同时,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是慈善捐赠对企业劳动力的主要影响机制。慈善捐赠后研发人才增加越多的企业,企业创新和企业价值都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慈善捐赠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双赢”行为,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慈善捐赠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而且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慈善捐赠和科学评价第三次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语 张卫国
伴随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广泛应用,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基于生产任务分析框架,构建机器人技术与劳动力需求的静态均衡模型,采用2010—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劳动力就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显著减少了劳动力就业规模,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比重,减少了低技能劳动力比重,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机器人应用对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均有显著的负向替代效应、正向的生产率效应和新任务恢复效应(连锁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东部地区及民营企业,机器人应用减少劳动力就业规模和增加高技能劳动力比重的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机器人应用降低了生产人员就业规模和比重,增加了研发人员就业规模和比重,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的就业规模下降但比重增加。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就业的微观影响,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匡广璐 杨杰 张宇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其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ESG表现最终会对劳动力需求产生正向作用。(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通过资金支持效应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技术升级效应则增加了对高学历劳动力的需求,而降低了对低学历劳动力的需求。在资金支持效应和技术升级效应共同作用下,企业对高学历劳动力需求增加,而对低学历劳动力需求不显著。(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污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其ESG表现提升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正向效应更明显。(4)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会增加非常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对常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不显著。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企业ESG表现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宸宇 李炳钰
面对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应该如何转型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07—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高市场竞争度行业,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强的驱动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劳动力成本可以通过增加数字投资、促进数字创新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侧的创业环境以及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在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劳动力成本通过驱动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应重视利用数字化转型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成本攀升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俊宇 宣烨 杨小东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基于技能掌握、教育经历和用工形式三重劳动力结构视角考察了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ICT应用有助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并且拥有高等教育经历、熟练职业技能的员工和签订非终身制合同的员工能够与ICT形成互补,进一步激发生产率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ICT生产率效应与ICT劳动力结构互补效应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知识要素密集的行业和管理者领导经验丰富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基于价值链的考察发现,ICT应用在合作关系管理、营销销售和客户关系管理环节对生产率提升明显,在产品服务提升和生产经营环节则作用有限。基于互联网功能的考察发现,ICT应用显著提升了线上采购和营销的效率,对线上开展新产品研发的帮助则不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素华 胡一立
在2007年以前,进入我国的FDI主要投入到了制造业部门。进入我国制造业部门的FDI主要投入到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6个部门。本文以我国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控制其他劳动需求因素和劳动供给因素以后,实证分析了制造业部门FDI进入对我国劳动就业影响的结构特征。结论显示,制造业部门FDI进入当年可显著地促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年度劳动就业数量的增加,但会使第一产业劳动就业数量显著减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广慧 姜英兵
基于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并无显著影响。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需求发挥有效促进作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替代效应与产量扩大效应两种机制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环保产业政策支持总体上加大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薪资水平整体无显著影响,对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非国有企业劳动力薪资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拓展了企业劳动力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环境规制的经济后果研究,为进一步理解环境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润东
技术进步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长期以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它客观上受到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又与人们考察的时期长短相关。早期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不乏一些有见地的结论。当代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的事实,为进一步研究其就业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对不同劳动力群体的需求模式与失业效应变化做了理论描述,形成了关于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判断,由此说明技术进步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劳动力 就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静 唐韬 夏伦
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与主要基于工资成本等直接用工成本的传统视角不同,文章认为企业层面过于频繁的劳动力流转(较高的临时工比例、离职率、雇佣员工变动率)所带来的流转成本以及经营负担加重,会提高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利用第7~12次(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验证了以临时工比例衡量的劳动力流转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劳动力流转率上升会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与强度,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还检验证实,流转成本、资本深化与其他经营负担是劳动力流转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渠道。文章的研究为中国当前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解释,同时也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涵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成 孟繁邨 李世杰 高健
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结合测度各省技术进步水平的宏观年鉴数据,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视角对农民工就业和收入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异质性农民工中的低技能农民工就业“降级”,中等技能农民工就业“极化”,而高技能农民工就业“升级”。(2)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异质性农民工就业岗位升级和技能溢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中等技能与高技能农民工的就业向上流动、技能溢价,尤其是对高技能农民工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按岗位分组后发现,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导致高端岗位内部对农民工技能溢价的提升大于中端岗位的影响,并且高技能农民工在高端岗位内的技能溢价最明显。
关键词:
技能偏向 技术进步 异质性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晓光 路国栋
为考察区域物流能力对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在测度选取的我国各省份区域物流能力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区域物流能力对流通企业经营绩效、财务绩效、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物流能力对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财务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流通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区域物流能力对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其中对批发零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对餐饮业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对物流的经营绩效、财务绩效、创新绩效均有显著影响。据此,建议强化中西部省份区域物流能力建设,带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流通企业研发投入和数字化转型,提高流通企业创新绩效;推动流通企业结构质效变革,助力高效畅通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翟胜宝 张胜 谢露 郑洁
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银行关联与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的风险显著高于非银行关联企业;区分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后发现,上述关系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我们进一步将银行关联区分为高管关联和持股关联两种形式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关联形式的企业风险均显著高于非银行关联企业。此外,我们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结果保持不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关联会加大企业风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银行关联的经济后果及企业风险领域的文献,同时对企业及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银行关联 关联方式 企业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