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0)
- 2023(16711)
- 2022(13987)
- 2021(12800)
- 2020(11146)
- 2019(24958)
- 2018(24783)
- 2017(47694)
- 2016(25570)
- 2015(28523)
- 2014(28046)
- 2013(27493)
- 2012(25010)
- 2011(22243)
- 2010(22490)
- 2009(21026)
- 2008(20718)
- 2007(18594)
- 2006(16513)
- 2005(14726)
- 学科
- 济(110332)
- 经济(110205)
- 业(103045)
- 管理(86722)
- 企(85101)
- 企业(85101)
- 方法(52291)
- 农(47941)
- 数学(43190)
- 数学方法(42479)
- 业经(33622)
- 财(32009)
- 农业(31888)
- 中国(26123)
- 技术(23138)
- 务(23009)
- 财务(22949)
- 财务管理(22915)
- 企业财务(21714)
- 制(21253)
- 学(19850)
- 理论(19660)
- 划(18619)
- 贸(18429)
- 贸易(18417)
- 策(18267)
- 和(18027)
- 环境(17912)
- 易(17873)
- 地方(17649)
- 机构
- 学院(368486)
- 大学(360821)
- 济(152465)
- 经济(149580)
- 管理(148722)
- 理学(128939)
- 理学院(127769)
- 管理学(125290)
- 管理学院(124657)
- 研究(115997)
- 中国(91092)
- 京(75044)
- 农(74746)
- 科学(72313)
- 财(67902)
- 业大(60014)
- 所(58237)
- 农业(57975)
- 江(56453)
- 中心(55511)
- 财经(54595)
- 研究所(52865)
- 经(49763)
- 北京(46047)
- 经济学(45727)
- 州(44070)
- 范(43107)
- 师范(42543)
- 院(41783)
- 经济学院(41444)
- 基金
- 项目(251177)
- 科学(199431)
- 基金(184234)
- 研究(180841)
- 家(161443)
- 国家(160011)
- 科学基金(139204)
- 社会(116575)
- 社会科(110423)
- 社会科学(110389)
- 省(100467)
- 基金项目(96903)
- 自然(91575)
- 自然科(89597)
- 自然科学(89572)
- 自然科学基金(87983)
- 划(82833)
- 教育(82654)
- 资助(76068)
- 编号(72774)
- 成果(56185)
- 重点(56078)
- 部(55103)
- 创(54941)
- 发(54060)
- 创新(50843)
- 业(49683)
- 课题(48974)
- 国家社会(48707)
- 科研(48583)
- 期刊
- 济(169289)
- 经济(169289)
- 研究(98540)
- 农(73545)
- 中国(70563)
- 管理(57912)
- 学报(57909)
- 财(55126)
- 科学(54924)
- 农业(50066)
- 大学(45198)
- 学学(43212)
- 技术(37114)
- 业经(33514)
- 教育(32811)
- 融(32539)
- 金融(32539)
- 财经(26879)
- 业(26806)
- 经济研究(25635)
- 经(23204)
- 问题(22456)
- 技术经济(21333)
- 统计(19692)
- 版(18907)
- 策(18483)
- 科技(18108)
- 世界(17194)
- 现代(16685)
- 商业(16538)
共检索到539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姚增福 刘欣
为了能够深入分析要素禀赋、技术进步约束及其不确定性对农户农业环境效率的差异化影响,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和农业环境效率框架,采用广西、甘肃2省(区)730份微观农户数据,遵循技术进步的过程,利用改进的两步法DEA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全样本农户农业环境效率的均值为0.635,具有明显两极分化的趋势特点;(2)在全样本和不同规模组中,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方向匹配度较低进而降低了农业环境效率,劳动要素质量与技术进步方向匹配度较高进而提高了农业环境效率;(3)不同规模组中,要素禀赋、技术进步约束及其不确定性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且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更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的路径"锁定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规模农户技术进步的约束条件,以期为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粮食生产提供微观实证依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约束 不确定性 农业环境效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鑫 于博
以2008—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结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结构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单一门限效应,适度的不确定性不会引起融资约束预期明显变化,企业投资结构保持稳定。但当不确定性大于门限值时,企业存在跨期融资约束预期,进而激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导致投资结构发生扭曲,向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偏移。异质性分析发现,不确定性较低时,高调整成本及高投资机会的企业修正流动性结构向高调整成本的固定资产偏移,表现出平滑效应。以上结论从企业投资结构变化视角为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企业融资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投资结构 不确定性 预防性动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青
笔者利用1998—2008年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以及房价、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房价、利率和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著影响;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分别达0.83和-0.21;利率和购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教育和医疗等体制改革导致的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姚增福 唐华俊 刘欣
本文以甘肃和广西两省(区)770户微观数据为样本,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从行为动机、要素投入和要素配置等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不同规模组农户规模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外部性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规模经营行为动机没有必然导致环境效率的下降,相反对环境产生了显著的正外部性;(2)在不同规模组中农业成本投入对环境造成了显著的负外部性。其中,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投入均对环境产生了显著正外部性,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投入只在小规模组和大规模组中对环境产生了显著负外部性。劳动数量和质量规模投入是造成农业环境效率下降的
关键词:
农户 规模经营行为 外部性 农业环境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嘉歆 黄国良
资源依赖理论从环境权变角度出发,提出CEO权力配置应结合环境变化性考察的观点。基于此,文章以2002—2013年中国A股上市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区分环境不确定性基础上,实证检验CEO权力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CEO权力与公司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当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CEO权力与公司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还发现,当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产权性质会削弱CEO权力与投资效率正相关关系;当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国有产权性质会增强CEO权力与投资效率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田岗
有关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和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本文专注于分析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风险感受以及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约束感受显著地差别于城市。通过构造一个包含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专门针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特点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强,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与融资约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谨慎,储蓄存款的倾向越来越高,这也印证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锋 谭清美 周德群 李晓晖
中国能源消费量除与GDP有关外,还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有关,本文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变量选择,通过计算各变量与中国能源消费量的灰色综合关联度,选择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表征技术进步,第三产业比重表征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表征对外开放程度。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方法,本文对中国能源消费量、GDP、技术进步等五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和第三产业比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起到负向作用,外贸依存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起到正向作用,能源消费量的技术进步弹性为-0.007 2,产业结构弹性为-7.724 5,对外开放程度弹性为0.579 1,误差修正模型...
关键词:
能源消费量 灰色关联 协整检验 技术进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霍远 刘炳荣 魏涛
本文基于Baker等(2016)测算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运用2007—2017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金融化和企业创新三者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实证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企业金融化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地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中介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以及不同企业成长性的企业间表现出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必好 梁荣成
本文在大量数据集合中提炼共同因子,与不可观测变量构成预测器,建立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方差构成,精准测度其不确定性程度。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变动具有3种效应,即水平效应、规模效应和稳定性效应;(2)水平效应表现为线性冲击作用,而后两种效应是非线性冲击作用;(3)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程度可以由自回归随机变动幅度表示,各组成部分是由自回归扰动项、共同因子和不可观测变量共同引起的。研究意义在于坚持效率导向,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推动协同创新,减少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变动中的随机因素冲击,使之持续平稳提升。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效率 不确定性测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先国,周礼,来君
文章在对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理论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利用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用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形式的计量模型,对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技能偏态性的特点,导致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高技能劳动力所占的就业比重和收入比重的增加。同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中“技工荒”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能需求 就业结构 技能偏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莉萍 戴薇
选取2011~2014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其生态效率,运用TobiT回归模型检验企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4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生态效率在逐步提高,但是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上市年限、财务绩效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生态效率,企业规模也具有正向作用;制造业企业的生态效率明显优于资源型产业企业的生态效率;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生态效率更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春春
市场不确定性与股票流动性有何联系?该联系受哪些因素影响?本文充分考虑内幕交易者的特征,为两者构建了理论模型,并结合沪深A股的数据证实:(1)市场不确定性越大,持股的风险越高,这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意愿,对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2)大宗交易制度将常规交易与大宗交易分离,减小了市场不确定性对个股的冲击,使"不确定性—流动性"关系减弱;(3)融资融券为资金或头寸短缺者提供了交易的可能,因此个股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更大,"不确定性—流动性"关系更强。文章为"当局积极干预证券市场、维持市场稳定"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帆 余成群 曾嵘 许少云
为剔除环境效应和随机因素对生产效率值测算结果的影响,以三阶段DEA模型和农户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2009年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生产补贴、受教育年限和非农收入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显著影响了其农业生产效率,而将生产环境和随机因素同质化之后,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与管理效率较为有效,且区域间并未呈现出显著差异,规模效益成为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最主要瓶颈。在此基础之上,基于投影分析,本文提出了发展农区畜牧业、优化农业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丽娜 刘钧霆
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以关税衡量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研究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参与出口市场、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促进了高技术企业参与出口以及出口扩展边际的提升,但对出口集约边际起到抑制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外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加工贸易企业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更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外资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集约边际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此外,进一步研究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出口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内在影响机制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中国应积极建立自由贸易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经贸环境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洪民
文章立足于中国垄断竞争型的信贷市场,探讨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与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假设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同,文章以借贷双方根据对项目成功概率的主观判断进行贷款供求决策为基本假设,建立了一个有利于解释中国现实信贷市场运作机制的模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参数范围内,贷款供求之间可能出现完全配给、贷款供给限制、贷款需求限制和借贷宽松等四个区域。这种分析方法也有利于辨别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