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5)
2023(2191)
2022(1833)
2021(1552)
2020(1376)
2019(2908)
2018(3008)
2017(5269)
2016(2805)
2015(3279)
2014(3321)
2013(3312)
2012(3103)
2011(2737)
2010(2799)
2009(2504)
2008(2518)
2007(2415)
2006(2119)
2005(1920)
作者
(10159)
(8478)
(8400)
(8033)
(5357)
(4057)
(3785)
(3376)
(3147)
(3038)
(2905)
(2885)
(2774)
(2757)
(2692)
(2678)
(2647)
(2645)
(2514)
(2455)
(2172)
(2163)
(2141)
(1966)
(1920)
(1904)
(1897)
(1851)
(1816)
(1714)
学科
(13764)
经济(13755)
(13461)
管理(12111)
(11723)
企业(11723)
技术(10620)
方法(8186)
数学(7108)
数学方法(6895)
技术管理(5758)
(3734)
(2708)
理论(2563)
新技术(2545)
高新(2538)
高新技术(2538)
(2484)
中国(2450)
业经(2313)
农业(2236)
(2038)
贸易(2036)
(2009)
环境(1933)
(1870)
(1839)
财务(1822)
财务管理(1818)
教学(1770)
机构
大学(47532)
学院(47290)
管理(18925)
(18914)
经济(18478)
理学(16486)
理学院(16318)
研究(16075)
管理学(15715)
管理学院(15633)
中国(11613)
科学(11259)
(10623)
(8717)
(8476)
业大(8421)
研究所(8030)
技术(7591)
中心(7474)
(7275)
(6870)
农业(6805)
北京(6779)
(5838)
财经(5760)
经济学(5622)
(5619)
(5592)
工程(5528)
师范(5520)
基金
项目(33140)
科学(26219)
基金(24148)
研究(22228)
(21944)
国家(21824)
科学基金(18701)
社会(13758)
社会科(13240)
社会科学(13235)
(13173)
自然(12981)
自然科(12748)
自然科学(12747)
自然科学基金(12493)
基金项目(12124)
(11252)
资助(10667)
教育(10309)
编号(8230)
重点(7638)
(7580)
(7247)
创新(7240)
计划(6906)
(6829)
科技(6535)
技术(6525)
科研(6349)
成果(6128)
期刊
(18174)
经济(18174)
研究(12314)
中国(10442)
学报(8639)
技术(8549)
科学(8432)
管理(7847)
(6942)
大学(6419)
学学(6174)
技术经济(5379)
(5261)
农业(5145)
教育(5103)
统计(5020)
(4609)
科技(4608)
决策(3903)
(3124)
论坛(3124)
经济研究(3036)
(2961)
财经(2706)
业大(2669)
图书(2536)
情报(2460)
(2374)
(2368)
农业大学(2118)
共检索到69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边文莉  白凤山  
技术进步的研究方法有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生产前沿的DEA方法及因素分析方法等。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R.M.Solow提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方程的数学模型,用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即由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求得产出的增长速度,然后减去由于投入所产生的增长速度之后的剩余部分。Diewert于1981年给出一种度量生产前沿移动率的计算方法,f~t(X_0)和f~(t+1)(X_0)分别代表t和t+1时期的前沿生产函数,则X_0处的技术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盛法生  
再论计量技术进步新方法的参数选择盛法生一、引言用熵增加方程计算企业技术进步,所采用的参数,应该是直接与企业人、财、物和数据、计划、图表、资料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企业的劳动力因素,它包括量的因素和质的因素,在熵增加方程中若把劳动力质的因素(即人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水龙  
一、引言 技术进步评估主要包括对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的测算和研究。由于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仅从定性上而且从定量上对技术进步进行正确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技术进步评估方法主要有二类:指标体系法和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存在的问题是指标确定较困难,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永涛  钱水土  
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1983-2007年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了估算,并建立VAR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三者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协整关系;(2)综合长期和短期来看,对外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强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且为从前者指向后者;(3)脉冲效应函数表明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均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对技术进步也表现出长期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修渝  黄仕川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重庆市直辖后区县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与技术效率的变动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全市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呈下降趋势,技术效率波动上升;三大经济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秀娟  廖先玲  赵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经济高速发展,在1996—2008年间,山东省GDP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2.3%。本文在索洛余值法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进行了估计,并对山东省近年来多个期间的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之一,山东省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较低,山东省必须采取措施,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令杰  
本文指出万广华先生所提出的技术进步测定新方法的不足之处及产生原因;并对其他的技术进步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珩君  贺昌政  
研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间的定量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结合指标体系法,对技术进步和能耗之间关系进行定量测度,并且建立数学模型,弥补了指标体系法测度技术进步的缺陷。该方法在四川省能耗定量研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钟志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饭店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饭店业1997年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省份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的饭店业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也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有限,仍属于粗放式增长;北京等17个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生延超  欧阳峣  
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复制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汽车工业入世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汽车工业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TFP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因素共同推动的,但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对有限,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子行业中差异明显,汽车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且都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车用发动机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改装汽车业的技术含量不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规模效应的发挥;摩托车业的产业地位导致其TFP、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都呈下降趋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长风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它的研究在当代经济增长模型中占重要地位。然而,对技术进步作用程度如何准确测定的问题,实践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计算结果往往失真,缺乏地区间,国际间的可比性。本文试图从技术进步测定的理论基础——中性技术进步理论入手,在对技术进步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技术进步类型来测度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满强  
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因是已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证实的基本事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建立了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结果是:1909-1949年40年间技术进步对美国非农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高达87.5%。其他学者利用这一方法对各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的结果是:美国1948-1969年间为55.5%,英国1950-1962年间为63.9%,法国1950-1962年间为81.9%,德国1950-1962年间为58.1%,日本1953-1971年间为60.6%。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平  覃广华  
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要素在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动态组合方式。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产业组织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竞争型和垄断型。垄断型产业的生产集中程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别程度等比竞争型产业都要高。西方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产业组织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如丁、穆勒(J.miu)在1852年就提出,竞争型产业比垄断型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往往更快。近年来,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学者广泛注意和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天仕  徐现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技术进步方向却被忽略了。本文从Acemoglu(2002)的定义出发,推导出度量技术进步方向的方法,并据此考察了中国1978~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结果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的技术进步大体上是偏向资本的;而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中国的技术进步更有助于提高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而且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