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4)
- 2023(7438)
- 2022(6621)
- 2021(5863)
- 2020(5326)
- 2019(12427)
- 2018(12242)
- 2017(23495)
- 2016(13159)
- 2015(15117)
- 2014(15644)
- 2013(15605)
- 2012(14655)
- 2011(13293)
- 2010(13428)
- 2009(12492)
- 2008(12513)
- 2007(11701)
- 2006(9954)
- 2005(8749)
- 学科
- 济(59343)
- 经济(59299)
- 业(39085)
- 管理(38358)
- 方法(31511)
- 企(31435)
- 企业(31435)
- 数学(28405)
- 数学方法(28122)
- 农(15967)
- 技术(14125)
- 财(13283)
- 中国(13076)
- 学(12756)
- 业经(11237)
- 地方(10945)
- 农业(10878)
- 贸(10845)
- 贸易(10844)
- 易(10511)
- 环境(9017)
- 和(8967)
- 制(8762)
- 理论(8581)
- 务(8377)
- 财务(8351)
- 财务管理(8324)
- 企业财务(7832)
- 技术管理(7508)
- 划(7395)
- 机构
- 大学(201734)
- 学院(200783)
- 济(81485)
- 经济(79704)
- 管理(77812)
- 研究(68104)
- 理学(67303)
- 理学院(66523)
- 管理学(65349)
- 管理学院(64973)
- 中国(48965)
- 科学(45378)
- 京(43012)
- 农(41125)
- 所(36303)
- 业大(35339)
- 财(34070)
- 研究所(33473)
- 农业(32965)
- 中心(31780)
- 江(30903)
- 财经(27773)
- 北京(26687)
- 范(26286)
- 师范(25978)
- 经(25025)
- 经济学(24589)
- 技术(23913)
- 院(23894)
- 州(23860)
- 基金
- 项目(136430)
- 科学(105532)
- 基金(96523)
- 研究(95825)
- 家(85568)
- 国家(84883)
- 科学基金(71142)
- 社会(59164)
- 社会科(56177)
- 社会科学(56150)
- 省(55689)
- 基金项目(51826)
- 自然(46874)
- 划(46710)
- 自然科(45766)
- 自然科学(45748)
- 自然科学基金(44917)
- 教育(44858)
- 资助(39881)
- 编号(38807)
- 重点(31261)
- 成果(30926)
- 部(30323)
- 发(29689)
- 创(28708)
- 课题(27174)
- 计划(27063)
- 创新(26992)
- 科研(26587)
- 教育部(25086)
共检索到285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东方社奇
技术进步的指标评价与因素分析东方社奇技术进步属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范畴,它是指通过提高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从而能在不增加或减少增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量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社会财富的支出。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在于使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西明 刘贵基 姜庆华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江苏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技术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3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技术进步因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增长速度方程 指标选择 江苏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本文通过将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进行分解,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指数,并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投资比重等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受生产侧与消费侧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中国工业总体产能过剩现象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技术偏向于资本,导致生产过程中偏爱资本投入,加速了投资对产能过剩的恶化程度,这在重工业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纠正生产过程的要素使用偏好,有利于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现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阮文彪
农业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农徽农业大学农经系阮文彪(一)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明显低落,技术投入相对普遍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成果推广率也只有60%左右,平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建军 仇怡
通过分析东道国的人力资本、R&D存量、产业集聚以及制度等因素对一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机理,构造了相关的理论模型。结论表明,人力资本、R&D存量、产业集聚与制度等因素是制约一国获得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影响因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道臣 张新兰
进入现代经济发展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除资本和劳动带来的经济增长外,还有超额增长,它被定义为“技术进步”的作用。人们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测算“技术进步”,也能定性地解释“技术进步”是由细分行业技术水平提高、规模经济性、资源配置优化等因素形成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技术进步因素”能否量化?能否定量地从“技术进步”中分离出这些因素?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长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技术进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企业技术进步的程度。对经济发展资料分析的结果显示,美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喻金田 晏敬东
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因素分析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喻金田晏敬东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技术进步决不是一个偶然的、单因素的决定过程,而是一项内容多、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定因素,也有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决定因素。本文应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分析了1980年到2003年中国宏观能源强度以及1993年到2003年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发现技术进步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因素分解法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涛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资金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李涛、企业技术进步资金制约的环境因素(一)财政补贴额度有限且难以落实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的财政政策,增加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这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较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建军
笔者从东道国的视角,研究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相关因子并构建理论模型,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以及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选取相关数据分析比较东道国的相关因素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东道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首要因素,但东道国通过专利溢出的研发资本存量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影响因素 东道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廷勇 周磊 安烨
通过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面板模型,本文对1999-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地区间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率较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变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规模效率得到了初步改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城市化进程和初始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细分行业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唐成伟
出口贸易产生的"干中学"效应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291家中国高技术企业在2003-2009年的调查数据,从企业规模、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水平、所有制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五个方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出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异质性因素。研究表明,企业规模的扩大、研发强度的增加以及清晰的产权制度都有利于企业利用出口贸易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以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区分的贸易方式并未对出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异质性 出口中学 技术进步 高技术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成伟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价投资的效果,以全国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多输入和多输出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找出相对有效的标杆,同时分析技术进步的效率,并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技术进步评价的信息,供其做出优化的决策。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投资 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