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4)
- 2023(17232)
- 2022(14843)
- 2021(13732)
- 2020(11464)
- 2019(26400)
- 2018(26173)
- 2017(50175)
- 2016(26793)
- 2015(30199)
- 2014(30201)
- 2013(29586)
- 2012(27450)
- 2011(24626)
- 2010(24483)
- 2009(21891)
- 2008(21255)
- 2007(18554)
- 2006(16325)
- 2005(14301)
- 学科
- 济(112385)
- 经济(112277)
- 管理(76819)
- 业(74654)
- 企(60763)
- 企业(60763)
- 方法(49691)
- 数学(42820)
- 数学方法(42251)
- 中国(31699)
- 农(30713)
- 地方(27409)
- 贸(26806)
- 贸易(26784)
- 易(25959)
- 财(25686)
- 业经(25499)
- 学(22217)
- 技术(21593)
- 农业(20828)
- 制(19513)
- 理论(18280)
- 银(18041)
- 银行(17996)
- 环境(17833)
- 行(17218)
- 和(17084)
- 融(16882)
- 金融(16880)
- 务(16101)
- 机构
- 大学(375644)
- 学院(375445)
- 济(153438)
- 经济(150201)
- 管理(149788)
- 理学(129505)
- 理学院(128109)
- 研究(127285)
- 管理学(125802)
- 管理学院(125136)
- 中国(95150)
- 京(80380)
- 科学(77901)
- 财(67311)
- 所(62966)
- 农(60350)
- 中心(58403)
- 研究所(57343)
- 业大(56068)
- 江(55017)
- 财经(53990)
- 北京(50813)
- 范(50173)
- 师范(49689)
- 经(49271)
- 院(47026)
- 农业(46905)
- 经济学(45469)
- 州(44909)
- 经济学院(41138)
- 基金
- 项目(259304)
- 科学(204072)
- 研究(190853)
- 基金(187221)
- 家(163018)
- 国家(161649)
- 科学基金(139220)
- 社会(119759)
- 社会科(113609)
- 社会科学(113579)
- 省(101556)
- 基金项目(99345)
- 自然(90366)
- 自然科(88303)
- 自然科学(88282)
- 教育(87866)
- 自然科学基金(86672)
- 划(85168)
- 编号(78203)
- 资助(77171)
- 成果(62211)
- 发(58325)
- 重点(58059)
- 部(57088)
- 创(54380)
- 课题(53631)
- 创新(50751)
- 科研(49434)
- 国家社会(49107)
- 教育部(49107)
- 期刊
- 济(166976)
- 经济(166976)
- 研究(110487)
- 中国(73952)
- 学报(57453)
- 管理(55771)
- 农(54830)
- 科学(53847)
- 财(49963)
- 大学(44538)
- 教育(44412)
- 学学(41776)
- 农业(38675)
- 技术(36604)
- 融(33313)
- 金融(33313)
- 业经(28586)
- 经济研究(26832)
- 财经(25465)
- 问题(22452)
- 经(21840)
- 贸(20169)
- 图书(20166)
- 业(20103)
- 技术经济(19460)
- 科技(19048)
- 理论(17671)
- 国际(17340)
- 商业(17230)
- 现代(16813)
共检索到557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路 刘帷韬
日益增多的对华贸易摩擦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现象。某一行业或产品的技术进步可能给一国的出口贸易带来比较优势,但也可能引发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基于1996年~2014年间中国遭受12个重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据,从行业层面实证检验我国行业技术进步招致贸易摩擦可能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行业技术进步越快,该行业遭遇他国贸易救济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技术进步对贸易救济的影响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和国别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后发新兴行业的技术进步对贸易救济的影响更为显著,进口额大且进口渗透率高的行业更容易出现实质性的贸易救济措施裁决,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更为敏感。为应对频繁的贸易摩擦,我国应善于使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避开容易引发贸易救济的相关政策,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出口产品的性价比优势,积极开拓更多新兴贸易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捷 齐颖妮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日渐增多,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无论从保护的范围还是强度上都是十分典型的国家,本文在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的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外部依赖性和两国要素禀赋相近的共同作用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李明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同时也处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那么日趋激烈的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冲击?本文基于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Global Trade Alert,GTA),构建2005—2018年贸易摩擦发起国-承受国-产品-时间维度的面板数据,利用泊松伪极大似然(PPML)估计技术实证分析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的直接效应和第三国效应。研究发现:当前全球贸易摩擦的目标对象国已经从我国转移到多个目标国,而且主要围绕中低端产品和关税、进口控制措施以及边境后措施等方面。我国因其独特的大国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全球贸易摩擦总体导致我国出口增长19.43%,进口增长6.08%;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南北间和南南间的贸易摩擦。虽然贸易摩擦导致我国与发起国和承受国的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呈现不对称效应;同时,与进口限制措施显著促进我国与承受国、发起国的贸易不同,出口限制措施显著抑制我国从承受国的进口和对发起国的出口,而促进我国从发起国的进口。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全面理解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以及检验我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眺眺
2011年1月18日,胡锦涛主席应奥巴马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中美双方不仅签署了系列经济合作协议,更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燕琼
中国加入WTO十年来涉华贸易摩擦经历了比较明显的3个阶段。如今的涉华贸易摩擦至少呈现出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摩擦对象从微观经济层面转向宏观经济层面、摩擦的强度和影响程度明显上升以及摩擦日趋政治化四大特点。可以预见的是,涉华贸易摩擦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持续高发,反补贴将成为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武器,宏观经济层面的贸易摩擦将继续呈上升趋势,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
加入WTO十年 贸易摩擦 回顾 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方 彭诚
保罗·萨缪尔逊在2004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在四种和N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并相互转化。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摩擦 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本文在拉尔夫.戈莫里、威廉.鲍莫尔和保罗.萨缪尔逊有关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摩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四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对两种类型的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摩擦进行统一分析。本文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技术进步才会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在这一条件以外,两国贸易均能够获得顺利发展。
关键词:
李嘉图模型 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摩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建国
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计数模型,本文对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的经济、政治及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因素仍然是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其中,美国国内工业产出的波动与对华贸易逆差显著提高了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频率,实证结果同时显示中美政治联系与美国对华反倾销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中美政治联系的恶化将强化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冲突。
关键词:
反倾销 制度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求索
[作者]
屠新泉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和动机,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极限施压获取经济实惠、减少对华技术溢出,同时打击中国的信心和形象。与此同时,美国通过所谓破坏性建设严重削弱WTO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以利于达到按照其目的改革或改造WTO的效果,而其主要是试图构建一个有利于美国单边优势发挥、限制中国体制特色的规则体系,达到约束或减缓中国发展势头、维护美国永久霸权的最终目的。对此,中国一方面要坚决回击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坚守达成平等、双向协议的底线,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自主的改革开放,展现主动参与WTO改革的姿态,打破美国的话语主导和权力控制,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WTO改革 策略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常烃
本文使用2006~2014年31个国家对华贸易摩擦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下行趋势扩大贸易摩擦规模显著;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摩擦显著正相关,且东道国相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摩擦呈正相关,表明东道国是对华贸易摩擦的"主导者"。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应对外部市场环境、降低不确定性,化解贸易争端、改善贸易质量,构建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建言献策。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建萍 张乃丽
文章将贸易摩擦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企业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发现山东省的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悖论1"是生产率越高的企业选择出口的概率越大,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小;"悖论2"是贸易摩擦强度越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生产率越高。贸易摩擦使企业选择出口的概率下降,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上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悖论1"。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贸易摩擦 出口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玉红
一国产业政策与其贸易关系息息相关,外国对华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反思产业政策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产业政策的结构性问题。不同产业类型与其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存在相关性,而且从外国对华贸易摩擦的国别特征中透视出中国产业政策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由此警示我们应对中国产业政策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善:更加关注贸易摩擦背后不同产业竞争的需要;有机协调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在增强自身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做好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工作。
关键词:
对华贸易 贸易摩擦 产业政策 结构性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邱彩霞
如何有效应对贸易摩擦,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与50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月度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美国和非美国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涉事产品年均增速31.34%,主要围绕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且显性的关税保护措施逐步被隐性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替代。第二,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94.48%,同时中国对非美国市场出口仅增加8%,可见虽然中国利用出口偏转来应对贸易摩擦,但还不足以抵消巨大的负面冲击。第三,面对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主要偏转到日本、荷兰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且高技术产品出口偏转到发达国家的现象更明显,而中低技术产品、不同生产阶段产品以及不同贸易摩擦类型均呈现对部分国家增加出口而对部分国家减少出口的分化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中美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格局。据统计,中美货物贸易规模已由本世纪初的700亿美元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约5800亿美元;2016年双边服务贸易额超过11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亚飞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交往中,一方面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缩小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各国之间的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层出不断。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已步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其中中美贸易摩擦格外引人注目。因此,重视贸易摩擦问题,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就成为最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