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3)
- 2023(15871)
- 2022(13580)
- 2021(12387)
- 2020(10508)
- 2019(23632)
- 2018(23360)
- 2017(45155)
- 2016(24443)
- 2015(27146)
- 2014(26812)
- 2013(26906)
- 2012(24773)
- 2011(22396)
- 2010(22207)
- 2009(20493)
- 2008(19558)
- 2007(17203)
- 2006(15254)
- 2005(13316)
- 学科
- 济(117285)
- 经济(117174)
- 管理(71758)
- 业(68647)
- 企(55705)
- 企业(55705)
- 方法(50349)
- 数学(44463)
- 数学方法(44105)
- 农(27216)
- 中国(26083)
- 地方(24978)
- 财(24823)
- 学(24404)
- 业经(22933)
- 技术(19492)
- 农业(19179)
- 贸(19047)
- 贸易(19039)
- 易(18372)
- 制(16857)
- 环境(16764)
- 和(15530)
- 务(15452)
- 理论(15434)
- 财务(15385)
- 财务管理(15360)
- 地方经济(15056)
- 企业财务(14597)
- 融(14516)
- 机构
- 大学(357177)
- 学院(354980)
- 济(151154)
- 经济(148261)
- 管理(140270)
- 理学(122506)
- 研究(122404)
- 理学院(121149)
- 管理学(119167)
- 管理学院(118537)
- 中国(87881)
- 科学(76570)
- 京(74993)
- 财(64865)
- 农(62486)
- 所(62033)
- 研究所(56914)
- 业大(56887)
- 中心(54395)
- 财经(53200)
- 江(50761)
- 农业(49278)
- 经(48501)
- 北京(46932)
- 经济学(46748)
- 范(44401)
- 院(43890)
- 师范(43864)
- 州(43078)
- 经济学院(42149)
- 基金
- 项目(247880)
- 科学(194120)
- 基金(181115)
- 研究(175096)
- 家(160053)
- 国家(158790)
- 科学基金(135636)
- 社会(112514)
- 社会科(106855)
- 社会科学(106825)
- 基金项目(96647)
- 省(96407)
- 自然(89585)
- 自然科(87495)
- 自然科学(87471)
- 自然科学基金(85946)
- 划(81156)
- 教育(79289)
- 资助(74618)
- 编号(68824)
- 重点(55558)
- 部(54451)
- 成果(54065)
- 发(53118)
- 创(51757)
- 创新(48406)
- 科研(47659)
- 课题(47162)
- 国家社会(46908)
- 教育部(46478)
- 期刊
- 济(163528)
- 经济(163528)
- 研究(104246)
- 中国(62224)
- 学报(61989)
- 农(55440)
- 科学(54683)
- 管理(50686)
- 财(47863)
- 大学(45815)
- 学学(43824)
- 农业(38116)
- 教育(31861)
- 技术(31167)
- 融(28169)
- 金融(28169)
- 经济研究(27859)
- 财经(26833)
- 业经(24849)
- 经(22938)
- 问题(21187)
- 技术经济(19734)
- 业(19422)
- 科技(18630)
- 理论(16609)
- 版(16409)
- 商业(15975)
- 图书(15931)
- 业大(15897)
- 统计(15638)
共检索到510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斌
"苏州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招商引资来发展出口加工业的外向型经济的典型模式,这种模式在赢得赞许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质疑。为了辩证地看待苏州模式,我们运用新古典理论中的增长模型,分解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苏州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发现技术进步对于苏州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主导作用,这是苏州模式中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是由于苏州市存在明显的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二元化格局,即先进技术往往为外资所牢牢掌握,因此,在新苏州模式中,如何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资本投入 劳动力投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萍
本文采用Panel-data模型对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专利申请授权量的影响大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内部各省,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小。本文的政策结论是:技术进步政策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应该而且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萍
本文采用Panel-data模型方法,利用1991-2003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就技术进步的两个指标——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高于全国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但是,其贡献度很低。本文的政策结论是:通过技术进步政策提高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加快湖北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文洁 高丛 杨光磊
文章采用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在全局DEA框架下SBM模型基础上分解GML指数得到绿色技术进步指数,运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关于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和我国东部和中部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就业率、产业结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严格正相关关系;城镇化对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对我国东中部有负相关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腾 陈曦 张铁英
技术进步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199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只有跨越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才会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首先在东部地区显现,然后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日本能源消费 日本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日本能源消费 日本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文
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产业进行了范围界定 ,测算了信息技术产业在 1990 - 2 0 0 0年的产业增加值 ;在用产业贡献率估计了信息技术产业对GDP的短期影响后 ,通过估计附加了信息化指数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估计信息技术产业的长期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全洲 王莹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阻碍因素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霞 谢宗棠
当今,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2~2008年间甘肃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技术进步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途径,这为实现甘肃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超 刘媛 吕玲
选取1993~2011年云南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数据,采用改进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运用索罗余值的思维,将技术效率看做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的余值,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判断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类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总产出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总体上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提高的,但个别年份波动较明显。劳动力要素贡献率基本上保持平稳的态势,然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要素贡献率在研究样本年限期间波动幅度较大,相对而言,土地要素贡献率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晓波 王继源 陈璋
本文以技术进步方式为分析视角,将中国经济分为引进技术和非引进技术两部门,分析引进技术对各部门的影响,并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提出测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TFP(全要素生产率)算法依赖GDP增速,从而避免了使用TFP降低解释经济增速下降而可能存在的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我们通过选取WIOD公布的2000年到2014年投入产出表,根据测算方法,对各部门和经济总体的增长动力进行测算。发现中国的主要技术进步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过去的引进技术方式已经进入末期,难以再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自主创新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增长源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转换 引进技术 自主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青青
本文从企业角度测度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和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绿色金融发展尚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据此,本文建议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支持绿色业务开展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远芬 许统生
在概述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总体层面考察了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着波动关系。
关键词:
技术引进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