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4)
2023(12728)
2022(11147)
2021(10132)
2020(8491)
2019(19428)
2018(19515)
2017(37873)
2016(20162)
2015(22860)
2014(22960)
2013(22940)
2012(21121)
2011(19018)
2010(19093)
2009(17545)
2008(16718)
2007(14713)
2006(13155)
2005(11693)
作者
(59888)
(49701)
(49614)
(47218)
(31736)
(23831)
(22489)
(19610)
(18906)
(17725)
(16953)
(16879)
(15879)
(15813)
(15366)
(15273)
(14822)
(14490)
(14210)
(14200)
(12413)
(12379)
(11972)
(11399)
(11231)
(11041)
(10962)
(10896)
(10074)
(9675)
学科
(103203)
经济(103112)
管理(60192)
(56481)
(46791)
企业(46791)
方法(42468)
数学(36981)
数学方法(36515)
地方(22809)
中国(22121)
(21887)
(21569)
业经(19899)
(19285)
技术(17493)
农业(15550)
(14806)
理论(14471)
地方经济(14469)
(14377)
贸易(14368)
环境(14296)
(13847)
(13728)
(11853)
(11846)
(11795)
金融(11793)
财务(11775)
机构
大学(298724)
学院(296136)
(127078)
经济(124480)
管理(119546)
理学(103677)
理学院(102557)
研究(101181)
管理学(100799)
管理学院(100274)
中国(73299)
(63505)
科学(62174)
(53903)
(50797)
研究所(46285)
中心(44699)
(44326)
财经(43834)
业大(43369)
(42380)
北京(40322)
(39787)
经济学(38689)
(38329)
师范(38017)
(36607)
经济学院(34597)
农业(34495)
(34340)
基金
项目(202391)
科学(159420)
研究(147786)
基金(147462)
(127963)
国家(126969)
科学基金(109581)
社会(94045)
社会科(89334)
社会科学(89306)
(78371)
基金项目(77976)
自然(70762)
自然科(69122)
自然科学(69111)
自然科学基金(67875)
教育(66722)
(65413)
资助(61429)
编号(59439)
成果(47669)
重点(44781)
(44491)
(43561)
(41861)
课题(40555)
创新(39127)
国家社会(38885)
教育部(38274)
科研(38220)
期刊
(141422)
经济(141422)
研究(89939)
中国(52847)
学报(45551)
管理(44940)
科学(42462)
(39493)
(39301)
大学(34372)
学学(32130)
教育(29452)
技术(28852)
农业(27865)
经济研究(23463)
(21824)
金融(21824)
财经(21482)
业经(20591)
(18408)
技术经济(17890)
问题(17881)
图书(17676)
科技(15196)
统计(15094)
理论(14927)
(13744)
现代(13518)
实践(13461)
(13461)
共检索到435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平  郑海莎  
本文分析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与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产函数计量估计方法、增长核算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增长核算方法这三种主流测度方法,概述了其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适应性,并指出测度方法需要进行新的探索的必要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闯  
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旭  田艳慧  郝翌  张伊珍  
研究目标:更准确地估算我国的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方法: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利用AMOS软件,构建以技术进步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潜变量的多指标多原因结构方程模型(MIMIC Model)。利用MCMC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最后用贝叶斯插补法估算两个潜变量。研究发现:利用新方法估算出的技术进步率更加合理,新方法也显示出了技术进步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更为明确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首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估算中国技术进步率。研究价值:为SEM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明  
本文使用客观历史资料,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得出技术的人力资本化,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为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把经济增长的技术内生化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技致富”、“科技强国”的现代化蓝图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岩  李兴绪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昌亚波  陶长崎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国际上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国家度量技术进步贡献作用的基本工具是生产函数。我国在技术进步贡献作用测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1980年),但生产函数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测算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伟伟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测算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现了"波动式上扬"的趋势,而近十多年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围绕30%的水平上下波动,近三年来贡献率虽有回升但空间较为有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熀松  高一兰  
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方法未考虑资本投入中蕴含的技术进步,低估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改进的Solow模型构建技术进步测度方程,对中国1953~2011年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53~1978年,技术进步率-0.19%,对经济增长贡献8.61%;1979~2011年,技术进步率4.43%,对经济增长贡献44.35%,技术进步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丰  杜雪樵  
本文是文献[1]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采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对文献[1]中给出的部分定性分析结论加以深化。本文的工作也支持了文献[2,3,4]的结论。 1 符号和定义定义i=(1,2,3,…,n表示不同的产业,我们定义:(Ⅰ)d为t年社会对第i产业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霞  谢宗棠  
当今,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2~2008年间甘肃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技术进步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途径,这为实现甘肃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超  刘媛  吕玲  
选取1993~2011年云南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数据,采用改进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运用索罗余值的思维,将技术效率看做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的余值,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判断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类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总产出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总体上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提高的,但个别年份波动较明显。劳动力要素贡献率基本上保持平稳的态势,然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要素贡献率在研究样本年限期间波动幅度较大,相对而言,土地要素贡献率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鸿  刘豫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首先对技术进步的内涵、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广西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