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3)
- 2023(10108)
- 2022(8683)
- 2021(7713)
- 2020(6756)
- 2019(15649)
- 2018(15260)
- 2017(29456)
- 2016(16035)
- 2015(18456)
- 2014(18996)
- 2013(19126)
- 2012(18443)
- 2011(16933)
- 2010(17187)
- 2009(16272)
- 2008(16044)
- 2007(14720)
- 2006(13194)
- 2005(12173)
- 学科
- 济(91563)
- 经济(91472)
- 管理(46815)
- 业(45047)
- 企(35194)
- 企业(35194)
- 方法(34588)
- 数学(30761)
- 数学方法(30529)
- 地方(22239)
- 农(20909)
- 中国(20075)
- 学(18743)
- 财(17765)
- 业经(16167)
- 制(14935)
- 技术(14626)
- 农业(14382)
- 地方经济(14163)
- 贸(13344)
- 贸易(13339)
- 易(12842)
- 和(12209)
- 环境(11877)
- 融(11619)
- 金融(11616)
- 银(11081)
- 银行(11050)
- 体(10936)
- 行(10563)
- 机构
- 大学(249485)
- 学院(248139)
- 济(114124)
- 经济(111921)
- 管理(91731)
- 研究(90482)
- 理学(77926)
- 理学院(77005)
- 管理学(75793)
- 管理学院(75301)
- 中国(67763)
- 科学(54590)
- 京(53096)
- 财(50135)
- 所(47660)
- 江(43817)
- 农(43688)
- 研究所(43097)
- 中心(40985)
- 财经(39367)
- 业大(36760)
- 经济学(36568)
- 经(35388)
- 农业(34215)
- 北京(33043)
- 经济学院(32793)
- 范(32206)
- 师范(31878)
- 院(31747)
- 州(30680)
- 基金
- 项目(157860)
- 科学(123157)
- 研究(114650)
- 基金(113712)
- 家(99350)
- 国家(98559)
- 科学基金(82925)
- 社会(73978)
- 社会科(70085)
- 社会科学(70062)
- 省(62315)
- 基金项目(60075)
- 自然(51897)
- 划(51624)
- 教育(51453)
- 自然科(50593)
- 自然科学(50576)
- 自然科学基金(49685)
- 资助(46751)
- 编号(45704)
- 成果(37773)
- 重点(36264)
- 发(35787)
- 部(35606)
- 创(32498)
- 课题(31980)
- 国家社会(30837)
- 创新(30668)
- 教育部(30067)
- 科研(29997)
- 期刊
- 济(134290)
- 经济(134290)
- 研究(76327)
- 中国(50241)
- 财(39916)
- 学报(39471)
- 农(38957)
- 科学(35945)
- 管理(33445)
- 大学(29150)
- 学学(27331)
- 农业(25860)
- 技术(23834)
- 融(22855)
- 金融(22855)
- 经济研究(21874)
- 教育(21146)
- 财经(20769)
- 业经(19290)
- 经(17973)
- 问题(17590)
- 技术经济(15765)
- 业(13986)
- 贸(13618)
- 统计(13229)
- 世界(12424)
- 图书(12147)
- 策(11907)
- 理论(11625)
- 商业(11486)
共检索到385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昱宁
本文利用索洛“剩余法”对技术进步在浙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量,得出结论:尽管人们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意识增强,但是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还很小,浙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资本投入来完成。因此,加强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势在必行。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贡献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炎涛 李伟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本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条件下,运用广义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然后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出年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继而测算出湖北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广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明
本文使用客观历史资料,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得出技术的人力资本化,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为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把经济增长的技术内生化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技致富”、“科技强国”的现代化蓝图的结论
关键词: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技术内生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子云 朱土兴
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技术进步的效用结果和完整体现。本文引入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概念,以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指数来体现总体技术进步水平,构建经济增长中资本规模、劳动力规模和总体技术进步三因素贡献的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期间的技术进步贡献及其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资本规模增长,劳动力投入规模贡献不大,技术进步贡献不小。技术进步贡献主要源于生产技术质量和生产技术效率,产业间劳动力构成和其他管理技术进步贡献微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国民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和分析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991-2004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54%,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2.18%,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28%;"八五"、"九五"、"十五"的前4年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表明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邱璐轶 汪娟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结构转化大趋势下得以迅猛发展,相对而言,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采用浙江省1995年~2010年国际服务贸易和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与GDP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国际服务贸易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出口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丹宇
在采用国际经济学界最为成熟的丹尼在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进行定量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推进浙江经济增长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贡献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闯
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率 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岩 李兴绪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平 郑海莎
本文分析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与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产函数计量估计方法、增长核算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增长核算方法这三种主流测度方法,概述了其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适应性,并指出测度方法需要进行新的探索的必要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测度方法 研究进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昌亚波 陶长崎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国际上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国家度量技术进步贡献作用的基本工具是生产函数。我国在技术进步贡献作用测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1980年),但生产函数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测算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伟伟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测算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现了"波动式上扬"的趋势,而近十多年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围绕30%的水平上下波动,近三年来贡献率虽有回升但空间较为有限。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熀松 高一兰
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方法未考虑资本投入中蕴含的技术进步,低估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改进的Solow模型构建技术进步测度方程,对中国1953~2011年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53~1978年,技术进步率-0.19%,对经济增长贡献8.61%;1979~2011年,技术进步率4.43%,对经济增长贡献44.35%,技术进步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