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4)
- 2023(9916)
- 2022(8433)
- 2021(7503)
- 2020(6532)
- 2019(14675)
- 2018(14304)
- 2017(27328)
- 2016(15198)
- 2015(16980)
- 2014(17047)
- 2013(16818)
- 2012(15601)
- 2011(14134)
- 2010(14115)
- 2009(13059)
- 2008(13023)
- 2007(11986)
- 2006(10143)
- 2005(8904)
- 学科
- 济(63948)
- 经济(63881)
- 业(46118)
- 管理(45021)
- 企(36413)
- 企业(36413)
- 方法(33007)
- 数学(29761)
- 数学方法(29547)
- 农(18043)
- 中国(16654)
- 财(16334)
- 技术(15514)
- 学(14285)
- 贸(14055)
- 贸易(14054)
- 易(13695)
- 业经(13025)
- 农业(12523)
- 地方(10869)
- 务(10422)
- 财务(10400)
- 财务管理(10375)
- 制(10300)
- 企业财务(9820)
- 环境(9646)
- 技术管理(9009)
- 银(8936)
- 银行(8878)
- 和(8854)
- 机构
- 大学(228506)
- 学院(227682)
- 济(94358)
- 经济(92569)
- 管理(86711)
- 研究(77978)
- 理学(76020)
- 理学院(75159)
- 管理学(73861)
- 管理学院(73453)
- 中国(56063)
- 科学(51790)
- 农(49753)
- 京(47567)
- 所(41641)
- 业大(41629)
- 农业(40134)
- 财(39696)
- 研究所(38573)
- 中心(36016)
- 江(33530)
- 财经(32856)
- 经(29942)
- 经济学(29675)
- 北京(29277)
- 范(27812)
- 经济学院(27364)
- 师范(27350)
- 院(27247)
- 农业大学(26740)
- 基金
- 项目(159191)
- 科学(123628)
- 基金(115657)
- 研究(107746)
- 家(104560)
- 国家(103702)
- 科学基金(86839)
- 社会(68960)
- 社会科(65471)
- 社会科学(65446)
- 省(63161)
- 基金项目(62100)
- 自然(58629)
- 自然科(57324)
- 自然科学(57300)
- 自然科学基金(56315)
- 划(53898)
- 教育(49548)
- 资助(46757)
- 编号(41661)
- 重点(36450)
- 部(35100)
- 发(34141)
- 创(34075)
- 计划(32373)
- 成果(32017)
- 创新(31952)
- 科研(31648)
- 业(29585)
- 教育部(29226)
共检索到316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戚淳 董瑾 彭红斌
文章提出以遗传算法(Generic Algorithm)作为分析经济数据的工具,这种分析工具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适应性方程来进行决定因素选择。Discriminant分析法将作为判断技术发展和就业之间关系的一种参数评定方法。通过对选取的18个自变量的运算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力资源投资相比较,与资本相关的投资对就业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发展 遗传算法 就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春燕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技术进步通过影响资本存量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对就业产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之中有不同的表现,在短期之中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就业,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各个方面的调整,在长期之中又会促进就业的增长,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资本存量促进了就业的增长,而在我们所考虑的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促进就业,这就要求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就业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 产业结构 就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利 潘志远
在考察地区就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各地区就业产生负向影响,同时对不同地区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别: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第一、三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对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就业有负向影响。为优化地区就业结构,应在加快技术进步的同时,选择适合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先进技术。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地区就业结构 劳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书祥 曾国彪
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一定时期内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将TFP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运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分析了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比较显著的负效应,当期技术效率的改善对就业没有显著影响,而滞后期技术效率的改善却对就业量的增加具有负效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就业总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因此,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友平 金玉国 王晓
文章首先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测算了1995~2013年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数。其次,通过实证分析讨论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数对我国区域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均显著为负,但是技术效率对于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对就业具有负效应,而产出水平的增加有利于就业人口的增加。因此,文章建议,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出的效率,从供需两个角度为就业量的增加创造机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涛
本文试图从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存在有"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不同范式的角度,对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出的"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的非相关性"命题进行评析。本文认为,事隔半个世纪,重新检讨这一论战,辨析论战中提出的问题,对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就业率 人口老龄化 评估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本文研究了分工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首先建立增加值率分析的投入产出模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分工发展和技术进步如何对增加值率产生影响,然后利用WIOD现价和上年价格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国际分工对各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变化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有:缺乏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分工必然导致增加值率的下降,但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分工则有不同结果;对于发生分工的产品部门,伴随效率提高的分工未必带来增加值率的下降,一定条件下会使得其增加值率上升,对于其他部门,增加值率则会提高。实证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7年,伴随技术和生产效率改变的国际分工使得某些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率上升,比如美国、日本、印度等,而我国
关键词:
增加值率 分工 技术 投入产出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鑫
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了城乡分离和城乡融合的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如何受制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研究发现:在城乡分离的状态下,若不存在技术进步,则农业就业比重不会持续下降,而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当出现技术进步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将使经济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动态过程;在城乡融合的状态下,若加速的资本积累未匹配正的就业增长率,则经济将被导入一个低水平的动态过程中。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 劳动力就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冯钟
对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进行建模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使用第二代工业机器人一方面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使用智能机器人替代第二代工业机器人,将会在前两种就业效应的基础上再新增智能机器人的就业挤出效应,即这一替代过程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我国政府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分阶段稳步推进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要做好被替代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制造业的人力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江 骆俊根
本文首先测算广东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然后检验技术进步与来源地分别为香港特区、欧洲、美国、日本和其他地区的FDI及内资的Granger因果关系,找出与技术进步因果关系最强的变量,并围绕着这一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建立协整方程及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港资与广东技术进步的因果关系最强,1988至2002年,港资是推动广东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动力。而港资主要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广东的技术进步。从长期来看,港资对广东技术进步的作用存在较大波动性,不能成为广东技术进步的可靠来源。
关键词:
港资 技术进步 协整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程夷 周焯华
传统的专利价值评价方法没有考虑专利投资的实物期权价值,存在很大的缺陷,即低估专利的价值。目前用实物期权来评估专利价值的文献又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专利价值的影响,从而高估专利的价值。为了准确评估专利的价值,本文将考虑技术进步对专利价值的影响,用跳-扩散过程来描述技术进步过程。通过介绍专利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再对不考虑技术进步时专利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和存在技术进步时专利评估的实物期权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有竞争条件和无竞争条件下专利的实物期权价值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引入技术进步来评估专利价值的准确性。
关键词:
专利 实物期权 竞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基于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统计数据,在考虑省际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内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省域社会经济因素。结果发现,省域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毕业生人数都对本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廷勇 周磊 安烨
通过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面板模型,本文对1999-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地区间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波动率较大;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变为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规模效率得到了初步改善;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的地区间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政府扶持力度、城市化进程和初始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各细分行业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