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3)
- 2023(11548)
- 2022(9763)
- 2021(8736)
- 2020(7373)
- 2019(16778)
- 2018(16465)
- 2017(31643)
- 2016(17041)
- 2015(19467)
- 2014(19760)
- 2013(19889)
- 2012(19127)
- 2011(17567)
- 2010(17812)
- 2009(16484)
- 2008(16519)
- 2007(15170)
- 2006(13458)
- 2005(12355)
- 学科
- 济(84181)
- 经济(84106)
- 业(50348)
- 管理(48673)
- 企(38448)
- 企业(38448)
- 方法(34096)
- 数学(29990)
- 数学方法(29750)
- 中国(24383)
- 农(24094)
- 地方(22911)
- 业经(18072)
- 财(17632)
- 技术(17383)
- 农业(16671)
- 学(16105)
- 贸(15936)
- 贸易(15926)
- 易(15384)
- 制(13744)
- 融(13606)
- 金融(13604)
- 银(13399)
- 银行(13362)
- 环境(13066)
- 行(12921)
- 地方经济(12791)
- 发(12432)
- 和(11907)
- 机构
- 学院(260403)
- 大学(258397)
- 济(112236)
- 经济(109897)
- 管理(97187)
- 研究(94033)
- 理学(82622)
- 理学院(81642)
- 管理学(80317)
- 管理学院(79823)
- 中国(70550)
- 科学(58242)
- 京(55954)
- 财(49573)
- 所(49486)
- 农(48776)
- 研究所(44789)
- 中心(42960)
- 江(41086)
- 业大(39862)
- 财经(39050)
- 农业(38319)
- 北京(35825)
- 经(35343)
- 范(35213)
- 经济学(34909)
- 师范(34836)
- 院(33376)
- 州(32700)
- 经济学院(31702)
- 基金
- 项目(168494)
- 科学(131781)
- 研究(122683)
- 基金(120073)
- 家(105231)
- 国家(104338)
- 科学基金(88120)
- 社会(77814)
- 社会科(73908)
- 社会科学(73885)
- 省(67619)
- 基金项目(63501)
- 划(56461)
- 教育(55869)
- 自然(55682)
- 自然科(54389)
- 自然科学(54374)
- 自然科学基金(53372)
- 编号(49636)
- 资助(49359)
- 发(42103)
- 成果(39986)
- 重点(38451)
- 部(37304)
- 创(35581)
- 课题(35106)
- 发展(33816)
- 创新(33423)
- 展(33241)
- 国家社会(32164)
- 期刊
- 济(128206)
- 经济(128206)
- 研究(78431)
- 中国(55560)
- 农(45312)
- 学报(41457)
- 科学(38670)
- 财(37557)
- 管理(35416)
- 农业(31060)
- 大学(30738)
- 学学(28955)
- 教育(28677)
- 融(25910)
- 金融(25910)
- 技术(25698)
- 业经(22068)
- 经济研究(20877)
- 财经(19270)
- 问题(17213)
- 业(17093)
- 经(16675)
- 技术经济(15604)
- 贸(13675)
- 科技(13256)
- 商业(13070)
- 统计(12577)
- 世界(12303)
- 图书(12134)
- 版(12040)
共检索到400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波 郭军华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资源的瓶颈和环境承载的超限,技术要素的提升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促进技术进步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生态足迹的动态冲击效应,从而提出技术进步层面上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应致力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当前刻不容缓的是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改进纯技术效率;在制定政策时不可盲目扩大规模;为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快高效率的、能改善环境状况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清洁技术"的研发。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可持续发展 动态冲击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径
对冲基金作为国际投机集团的主要成员,在上个世纪的多次金融危机中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对冲基金的冲击理论和模型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采用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以1997亚洲金融危机为分析背景,探讨了对冲基金是怎样在危机的第一个爆发国—泰国发动冲击的,同时也研究了为什么中国在那次危机中能够幸免于难,避免了对冲基金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的结论。
关键词:
对冲基金 冲击 金融市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文 唐兆希
本文基于新熊彼特垂直创新的思想,构建了不可再生能源约束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较为完整地分析了能源消耗、研发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笔者采用n种连续中间产品产出效率来刻画技术创新,求解并讨论了社会计划最优的均衡增长路径,运用比较静态方法分析了各类参数的长期最优产出增长效应和耗能增长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能源约束 技术进步 内生增长 中间产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武仙 甄朝党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理论特别是技术创新理论,对企业增长主要要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竞争要素的生成与发展是企业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内容;在明确技术要素的关键功能后分析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商用价值;最后论述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微观经济效应,其中提出了企业技术树和技术丛林的企业解释。
关键词:
企业 竞争要素 技术进步 企业扩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巨勇
一、技术进步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体生产力虽然明显提高,但由于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例如,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土壤质量下降,我国大约有1/3的农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达180万Km2,沙漠化及沙质荒漠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婧
设计VAR结构模型探讨"消费需求"与"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美国、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对集成电路产业冲击效应的时间路径。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 IC产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机器人技术进步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冲击、资本要素替代冲击和投资转化率冲击三种形式。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通过综合引入机器人技术进步的三种冲击研究了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者就业的短期影响波动较大,长期将导致就业减少,但对劳动者工资有持久的正向作用。征收资本所得税、扩大政府支出以及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稳定就业有积极作用,但是长期内对稳定就业无效,只可作为稳定就业的短期宏观调控手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张磊
商业保险发展和人口结构息息相关,人口结构因素是影响商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变量。在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变迁的主要趋势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人口教育结构的高等化以及人口城乡结构的城镇化等。基于中国1990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考察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商业保险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中长期内,老年抚养比、教育深化度和人口城镇化率对商业保险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少儿抚养比对商业保险发展有反向影响。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商业保险 动态冲击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包群 赖明勇
本文通过将不可再生资源引入生产函数 ,构建了一个基于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 ,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 ,给出了最优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最优解存在的条件 ,系统地分析了在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其次 ,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并给出经济学解释 ,本文还进一步对系统的动态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 ,给出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超 姚义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周文洁 耿紫珍
基于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路径。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样本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正向影响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制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环境规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发挥部分正向中介效应,政府补贴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第二阶段的中介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政府干预在各自的最优区间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环境规制对可持续发展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复明 景普秋
煤炭资源与生产大省——山西省获准设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其目标是解决煤炭开发带来的严重的外部性问题,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产煤地区转型发展。本文从完善煤炭成本的核算机制入手,运用供求理论,分析了煤炭基金对煤炭生产者、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基金的设立对煤炭市场、关联市场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跃勤
开放条件下,外部冲击对积极利用全球化红利加速自身经济发展的新兴国家影响日渐加深。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金砖四国"这些大新兴经济体所产生的巨大震荡表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在享受全球化红利进行追赶式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消除其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软肋。要克服外部危机冲击并实现未来持续稳定增长,需要构建有效的防火墙并实现经济增长转型。本文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金砖四国"的冲击及政策反应,探讨新兴国家通过取得利用外部条件和防范外部风险之间的均衡、实现自身稳健持续赶超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金砖四国 反危机 转型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彩虹
文章分别建立二元和三元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实证检验了市级地方政府支出对市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