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38)
2023(22328)
2022(19007)
2021(17601)
2020(14812)
2019(33633)
2018(33132)
2017(62275)
2016(33833)
2015(37824)
2014(37467)
2013(37120)
2012(34508)
2011(31318)
2010(31237)
2009(28617)
2008(27848)
2007(24366)
2006(21543)
2005(19457)
作者
(100413)
(83834)
(82912)
(79043)
(53304)
(40162)
(37795)
(32899)
(31961)
(29820)
(28656)
(28197)
(26774)
(26587)
(25901)
(25812)
(24900)
(24682)
(24022)
(24018)
(20939)
(20893)
(20336)
(19203)
(18921)
(18635)
(18462)
(18292)
(16911)
(16540)
学科
(149676)
经济(149529)
管理(94334)
(89582)
(71699)
企业(71699)
方法(61153)
数学(53225)
数学方法(52582)
中国(41840)
(39245)
地方(34073)
(32764)
(32186)
业经(32144)
(27137)
贸易(27119)
农业(26814)
(26292)
(25563)
技术(23866)
环境(22552)
(22141)
银行(22064)
(21771)
金融(21768)
理论(21510)
(21399)
(21244)
(19306)
机构
大学(483847)
学院(481057)
(200080)
经济(195999)
管理(183940)
研究(173649)
理学(158508)
理学院(156654)
管理学(153720)
管理学院(152859)
中国(129962)
科学(108456)
(104541)
(89103)
(88306)
(86440)
研究所(81333)
中心(78033)
业大(75314)
(71421)
财经(70424)
农业(67764)
北京(66446)
(64219)
(63972)
师范(63238)
(62804)
经济学(60864)
(57155)
经济学院(54601)
基金
项目(329571)
科学(257885)
基金(238619)
研究(235114)
(211459)
国家(209742)
科学基金(177982)
社会(149244)
社会科(141505)
社会科学(141465)
(128530)
基金项目(125513)
自然(116503)
自然科(113830)
自然科学(113798)
自然科学基金(111730)
(108860)
教育(107656)
资助(98967)
编号(93710)
成果(75512)
重点(74813)
(73160)
(72208)
(68319)
课题(65479)
创新(63938)
科研(63288)
国家社会(62216)
教育部(61225)
期刊
(222462)
经济(222462)
研究(143055)
中国(98563)
学报(83297)
(78574)
科学(74920)
管理(68968)
(65589)
大学(62377)
学学(58671)
农业(54154)
教育(52235)
技术(43384)
(42755)
金融(42755)
经济研究(36550)
业经(35239)
财经(34526)
(29831)
(29033)
问题(28718)
图书(25200)
技术经济(24564)
科技(24289)
(23688)
(23115)
统计(23076)
资源(22173)
世界(22105)
共检索到726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三毛  温治  
文章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选取2008-2017年31个省(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整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师文明  王毓槐  
根据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重新划分了中国的省级区域,通过检验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门槛效应。也就是说,金融发展在早期的低水平阶段不利于技术进步,但是越过某个门槛值以后,在高水平阶段金融发展就会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线性的。考虑到地区差距与技术进步差异有关,所以,解决金融发展地区间的非均衡问题就成为改善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初春  吴福象  
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2年—2015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构建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非均匀分布的特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并且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考虑到地理因素后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当然,从业人员规模、投资规模、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完善也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志颖   李岩  
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00—2022年的面板数据,将农业技术进步划分为机械型、生物化学型和专利型,采用个体和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械型、生物化学型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均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其中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大于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而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又优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且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显著性较低。最后,文章从深化机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的可持续性、加强专利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高水平农业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  董千里  申亮  
文章以全国性节点城市的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21个节点城市的物流业现状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研究针对性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指标体系,将物流业分为物流业投入、产出和外部发展环境三个指标,并进一步细化,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研究三个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最后,实证检验了各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度。研究结果显示节点城市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具有互动关系;21个节点城市物流业发展与经济水平互动关系各不相同,应当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物流业发展战略,促进区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玲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发现,商贸流通业的贡献率普遍较高,但是要素结构集中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较高,在相对落后地区较低。如果要继续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就必须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要素投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玲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发现,商贸流通业的贡献率普遍较高,但是要素结构集中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较高,在相对落后地区较低。如果要继续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就必须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要素投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周慧婷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以及知识密集的特点,充分而有效率的金融资源供给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股市和银行信贷市场作为企业的重要资金融通的平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域年度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信贷与股票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基于实证结论提出完善金融资源供给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兴  景维民  
本文利用中国200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地下经济的区域分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地下经济的区域相对发展水平可以用就业水平、税负水平等多个指标度量。最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下经济的区域发展程度差异明显,并且每种类型均有不同的主导驱动因素,这一事实的认定及解析对我国尽快形成差别化的地下经济治理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华  
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是现今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构建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利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较高程度的依赖。为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在宏观经济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华  
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是现今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构建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利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较高程度的依赖。为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在宏观经济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昊  胥莉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相互溢出效应的持续作用。文章通过构建GVAR模型,利用我国东部沿海5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了制度变迁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效应,包括正溢出效应、负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呈现紧密的正相关联动关系,其中,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双方或多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性,评估制度适应效率,有助于规划各省的经济发展模式,界定相互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