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04)
- 2023(22253)
- 2022(19063)
- 2021(17534)
- 2020(15150)
- 2019(34330)
- 2018(34060)
- 2017(65219)
- 2016(35775)
- 2015(40265)
- 2014(40273)
- 2013(39917)
- 2012(37067)
- 2011(33758)
- 2010(34032)
- 2009(31726)
- 2008(31313)
- 2007(28252)
- 2006(25292)
- 2005(22537)
- 学科
- 济(156457)
- 经济(156287)
- 管理(100959)
- 业(100511)
- 企(77596)
- 企业(77596)
- 方法(65437)
- 数学(57090)
- 数学方法(56388)
- 农(52133)
- 中国(40259)
- 财(37465)
- 业经(34855)
- 学(34564)
- 农业(34497)
- 地方(32952)
- 制(29467)
- 贸(27497)
- 贸易(27482)
- 易(26637)
- 技术(23969)
- 银(23585)
- 银行(23491)
- 理论(22665)
- 务(22660)
- 财务(22573)
- 环境(22533)
- 财务管理(22515)
- 行(22417)
- 融(22409)
- 机构
- 学院(522060)
- 大学(522046)
- 济(213183)
- 经济(208590)
- 管理(198124)
- 研究(181425)
- 理学(170743)
- 理学院(168760)
- 管理学(165581)
- 管理学院(164647)
- 中国(136182)
- 科学(115470)
- 京(111325)
- 农(104010)
- 财(97154)
- 所(94442)
- 研究所(85938)
- 业大(84928)
- 中心(83067)
- 农业(81215)
- 江(79270)
- 财经(77374)
- 经(70218)
- 北京(70060)
- 范(67556)
- 师范(66764)
- 院(64659)
- 经济学(64449)
- 州(63195)
- 省(58252)
- 基金
- 项目(350080)
- 科学(272254)
- 基金(251979)
- 研究(248514)
- 家(223007)
- 国家(221158)
- 科学基金(187114)
- 社会(155723)
- 社会科(147308)
- 社会科学(147264)
- 省(138514)
- 基金项目(133143)
- 自然(123598)
- 自然科(120673)
- 自然科学(120636)
- 自然科学基金(118465)
- 划(116344)
- 教育(113731)
- 资助(104514)
- 编号(100701)
- 成果(81531)
- 重点(79258)
- 部(76280)
- 发(75596)
- 创(71963)
- 课题(69792)
- 科研(67568)
- 创新(67334)
- 计划(65439)
- 教育部(64141)
- 期刊
- 济(240265)
- 经济(240265)
- 研究(151874)
- 中国(100299)
- 农(98354)
- 学报(92617)
- 科学(81149)
- 财(74075)
- 管理(71402)
- 大学(68648)
- 农业(66192)
- 学学(65211)
- 教育(51829)
- 融(48743)
- 金融(48743)
- 技术(45764)
- 业经(40755)
- 财经(38143)
- 经济研究(37828)
- 业(33384)
- 经(32699)
- 问题(32035)
- 版(26938)
- 技术经济(26666)
- 科技(25699)
- 统计(25546)
- 图书(24965)
- 理论(24378)
- 业大(24171)
- 贸(24098)
共检索到779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志颖 李岩
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00—2022年的面板数据,将农业技术进步划分为机械型、生物化学型和专利型,采用个体和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械型、生物化学型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均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其中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大于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而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又优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且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显著性较低。最后,文章从深化机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的可持续性、加强专利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高水平农业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农业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黎 王晓君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深入探讨农业经济与农村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塑常规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区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环境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曲线关系,符合EKC假说,这表明随着经济水平增长,农村环境质量将呈现先恶化后好转变化态势。但EKC曲线并不意味着污染可以自然而然得到解决,深层原因分析显示只有技术进步及政府对环境问题实施治理,农村环境和经济发展才可实现"双赢"。(2)农村环境质量好转转折点为人均GDP 57393元/人(2000年不变价),目前上海、天津、江苏3省(市)达到了这一门槛,大部分省份离转折点有一定距离。(3)不同发展水平省份EKC假说所处阶段存在区域差异。东部省份已呈现倒"U"型曲线,中部和西南地区多数省份接近转折点,西北省份仍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在刚加入WTO时,有学者曾预测我国的农产品进口将大量增加,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了验证这一预测的正确性,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农业劳动力和播种面积的增减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显然,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没有出现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关键词:
农产品进口 农业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就业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宇飞 李烨
现代农业经济的转型与农村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2002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互联网、人力资本变量在内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地区探讨了二者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①互联网普及率、农村人力资本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各地区的贡献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东部的影响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②化肥施用量、种植面积、农村用电量以及乡镇文化站数量等传统要素的投入仍能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③当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配置的不合理对农业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重视农村劳动力和农用机械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立威 景峰
根据2003—2011年9年间我国31个省份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均实际GDP的数据,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基础上,建立了个体时点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互联网扩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2007年以后逐渐显著;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0%,人均实际GDP提高大约1.38%;由于各地工业化水平等发展基础的差异,互联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建立滞后效应模型发现,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滞后作用在第5年达到最大。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扩散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俊强 李大胜
通过对2000年到2005年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份广义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广义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贡献最大,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减现象。规模经济报酬递减与农业本身分工困难有关。因此,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应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经济报酬递增。
关键词:
广义农业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面板协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龙飞
文章对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研究发现信息化已经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来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其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随信息化水平提升而不断增强,并且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这对我国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化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延吉 陈祺超 秦波
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要素。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分化,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的估测显示,2000-2010年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的比重已达45%左右。但庞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经济总产出的带动作用是城镇正规就业的25%,但强于农村劳动力。而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增速之间呈曲线关系,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在9.6%-100%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速呈倒U型关系;而当城镇非正规就业比重由9.6%逐步降低时,经济增速将得到更迅速的提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美娟 左平桂 张兵
以江苏省为例对金融支持和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江苏省13个城市在1996至2005年农业产量与相关金融支持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江苏省3大区域各自财政农业支出和金融机构农业信贷等投入;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农业生产的固定影响变截距panel data模型。结果显示苏南地区农业总产值总体变化不大,其中苏南每年金融支持量的增长速度缓慢则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苏中、苏北地区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因为金融支持量的增长速度相对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琳子 肖卫
在考察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劳动力有效流动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二元经济均衡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模型,研究发现二元经济中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流向现代产业部门的前提条件,并构成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动力。基于1992-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和现代产业对农业的反哺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作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劳动力有效流动、投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前期的研发投入是决定二元经济均衡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晓敏 张俊飚 何可
为综合考察政府的一系列监管带来的农业增长贡献,基于FAO的全球45个国家数据,选用世界银行监管质量指标实证分析政府监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比较不同产业结构下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政府面向私有部门经济的高质量监管能直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并存在以农业要素为中介的间接影响,其中监管提升了土地要素产出弹性,但抑制了劳动和政府农业支出的贡献;这种直接、间接的作用多发生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中,而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中两种作用关系均不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通过对中国东部农村教育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1991-2005年期间,教育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农业经济的产出就提高21%。进一步分析各文化层次劳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小学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经济的回归系数为负值,高中文化劳动力比例与农业经济的回归关系不显著,初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业经济增长 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景荣 刘冬冬 王亚飞
文章运用2003年~2011年中国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自主R&D、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察了中国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自主R&D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作用没有显著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起负面影响;国内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是目前适宜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路径。但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适宜技术进步路径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依靠国内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中部地区则不适宜运用国外技术引进来促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卫涛 张俊飚 周万柳
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农业发展处于资源消耗快速增长阶段,必须尽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武汉城市圈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房地产投资、体现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OFDI反向技术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我国东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面板VAR的实证分析
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
有偏技术进步下的要素替代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稳定增长的影响——基于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互联网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探讨技术进步对乌盟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