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1)
- 2023(13862)
- 2022(12117)
- 2021(11011)
- 2020(9394)
- 2019(21318)
- 2018(21224)
- 2017(41593)
- 2016(22109)
- 2015(24890)
- 2014(24923)
- 2013(25016)
- 2012(23188)
- 2011(20950)
- 2010(20791)
- 2009(19210)
- 2008(18214)
- 2007(16013)
- 2006(14272)
- 2005(12612)
- 学科
- 济(112531)
- 经济(112425)
- 管理(65512)
- 业(62743)
- 企(50688)
- 企业(50688)
- 方法(47460)
- 数学(41895)
- 数学方法(41562)
- 农(26237)
- 地方(25868)
- 中国(24507)
- 财(22732)
- 学(22200)
- 业经(21794)
- 农业(18527)
- 技术(18412)
- 贸(16424)
- 贸易(16416)
- 易(15798)
- 环境(15609)
- 制(15462)
- 和(15251)
- 地方经济(15204)
- 理论(14696)
- 务(13871)
- 财务(13804)
- 财务管理(13778)
- 融(13434)
- 金融(13431)
- 机构
- 大学(323987)
- 学院(322072)
- 济(140228)
- 经济(137467)
- 管理(130090)
- 理学(113045)
- 理学院(111845)
- 管理学(110158)
- 管理学院(109576)
- 研究(109150)
- 中国(78997)
- 京(67639)
- 科学(66009)
- 财(60635)
- 所(54314)
- 农(49979)
- 研究所(49436)
- 财经(49203)
- 中心(48997)
- 业大(47541)
- 江(46744)
- 经(44798)
- 经济学(43347)
- 北京(42573)
- 范(41465)
- 师范(41129)
- 院(39242)
- 经济学院(38995)
- 农业(38886)
- 州(37643)
- 基金
- 项目(221127)
- 科学(174504)
- 研究(162289)
- 基金(161500)
- 家(139651)
- 国家(138539)
- 科学基金(119898)
- 社会(104146)
- 社会科(98893)
- 社会科学(98863)
- 省(87254)
- 基金项目(86131)
- 自然(77146)
- 自然科(75319)
- 自然科学(75303)
- 自然科学基金(73980)
- 教育(73437)
- 划(71376)
- 资助(66801)
- 编号(65231)
- 成果(51979)
- 部(49184)
- 重点(48937)
- 发(47774)
- 创(45945)
- 课题(44372)
- 国家社会(43023)
- 创新(42951)
- 教育部(42568)
- 人文(41960)
- 期刊
- 济(155332)
- 经济(155332)
- 研究(97699)
- 中国(57857)
- 学报(49599)
- 管理(47483)
- 科学(45603)
- 财(44828)
- 农(44732)
- 大学(37706)
- 学学(35382)
- 农业(31283)
- 教育(30962)
- 技术(30203)
- 融(25990)
- 金融(25990)
- 经济研究(25558)
- 财经(24784)
- 业经(23213)
- 经(21160)
- 问题(19898)
- 技术经济(18725)
- 图书(17824)
- 理论(16233)
- 科技(16042)
- 业(15528)
- 统计(14661)
- 实践(14546)
- 践(14546)
- 现代(14441)
共检索到473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超 刘媛 吕玲
选取1993~2011年云南省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数据,采用改进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运用索罗余值的思维,将技术效率看做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的余值,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判断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类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以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总产出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总体上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提高的,但个别年份波动较明显。劳动力要素贡献率基本上保持平稳的态势,然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要素贡献率在研究样本年限期间波动幅度较大,相对而言,土地要素贡献率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军 白玉兵 王华 韩春秀
以云南省1990~2009年的就业人员学历结构数据为依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对GDP的贡献率要大于研究生学历以下的人力资本。这说明高学历人才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低学历人才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提高云南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推动云南省经济稳步持续增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霞 谢宗棠
当今,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本文运用索洛的生产函数模型,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2~2008年间甘肃省全要素增长率,解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水平,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技术进步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途径,这为实现甘肃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华喜 廖晓祥
本文通过将制度变革量化 ,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份分析功能和C -D函数模型 ,对 1 978年以来的制度变革在云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经济体制变革对云南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是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变量
关键词:
云南省 制度变革 制度指数 经济增长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宝东 杨兵伟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解和比较,对云南第三产业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较充分论证了云南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指出了就业有效增长的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选择。研究表明:(1)近10年,云南一、二、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分别为27.8%、2.2%、69.9%,新增就业岗位的69.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2)云南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将是云
关键词:
就业贡献率 结构偏离度 就业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平 郑海莎
本文分析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与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产函数计量估计方法、增长核算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增长核算方法这三种主流测度方法,概述了其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适应性,并指出测度方法需要进行新的探索的必要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测度方法 研究进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明武 王辉 黄宜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研究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分析长期与短期的影响程度,利用回归法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根据云南省及16个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之间存在的协整系数,观察二者之间的影响趋势,判断各地的节能降耗效果趋势及各地减少能源消费所付出的经济代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冠 霍强
进口贸易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影响经济体系的生产、消费的总量和结构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因此,深入把握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一国制定适当的增长和发展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人们没有足够重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利用云南省1980~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云南省的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云南省的进口贸易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从而,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云南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云南 进口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炎涛 李伟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本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条件下,运用广义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然后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出年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继而测算出湖北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广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闯
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率 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明
本文使用客观历史资料,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并由此得出技术的人力资本化,发挥政府和企业行为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把经济增长的技术内生化原理与我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科技致富”、“科技强国”的现代化蓝图的结论
关键词: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技术内生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岩 李兴绪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回归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昌亚波 陶长崎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国际上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西方国家度量技术进步贡献作用的基本工具是生产函数。我国在技术进步贡献作用测算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1980年),但生产函数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测算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