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6)
2023(17193)
2022(14684)
2021(13738)
2020(11538)
2019(26281)
2018(25943)
2017(49326)
2016(26930)
2015(30229)
2014(29882)
2013(29699)
2012(27255)
2011(24793)
2010(24404)
2009(22655)
2008(22199)
2007(19288)
2006(16967)
2005(15209)
作者
(80243)
(66981)
(66415)
(62947)
(42415)
(31989)
(29961)
(26282)
(25409)
(23684)
(22913)
(22524)
(21283)
(21177)
(20773)
(20463)
(20044)
(19996)
(19124)
(19037)
(16789)
(16445)
(16054)
(15080)
(14911)
(14754)
(14719)
(14690)
(13459)
(13161)
学科
(106962)
经济(106814)
管理(81379)
(76328)
(63045)
企业(63045)
方法(48977)
数学(42827)
数学方法(42427)
中国(30123)
(29257)
(28962)
业经(23748)
(23700)
(23388)
(21702)
贸易(21692)
(21173)
技术(20476)
农业(19219)
地方(18433)
(17883)
环境(17807)
财务(17807)
财务管理(17776)
(17252)
银行(17181)
企业财务(16872)
(16612)
(16378)
机构
大学(391481)
学院(386572)
(159141)
经济(155976)
管理(150907)
研究(136259)
理学(131107)
理学院(129624)
管理学(127520)
管理学院(126833)
中国(101120)
科学(85019)
(84267)
(71801)
(69452)
(69441)
研究所(63698)
业大(62127)
中心(60216)
财经(57791)
农业(54957)
(54774)
北京(53479)
(52810)
(49155)
(48913)
经济学(48606)
师范(48574)
经济学院(43859)
(43755)
基金
项目(268850)
科学(210651)
基金(196767)
研究(191295)
(174542)
国家(173181)
科学基金(146930)
社会(122192)
社会科(115940)
社会科学(115909)
基金项目(104461)
(102587)
自然(96542)
自然科(94277)
自然科学(94248)
自然科学基金(92579)
(87857)
教育(86835)
资助(80672)
编号(75473)
重点(60735)
成果(60609)
(59970)
(56722)
(56238)
创新(52747)
课题(52124)
科研(51583)
国家社会(51264)
教育部(50959)
期刊
(169609)
经济(169609)
研究(113660)
中国(74650)
学报(68395)
(62395)
科学(61217)
管理(54807)
(54210)
大学(50814)
学学(48120)
农业(43165)
教育(38557)
技术(32562)
(31482)
金融(31482)
财经(28612)
经济研究(28102)
业经(26050)
(24494)
(23158)
问题(22255)
科技(20529)
技术经济(19311)
(18961)
(18693)
图书(18357)
业大(17842)
理论(17815)
资源(17041)
共检索到56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楠  贾丽静  张军桥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前沿型技术进步与追随型技术进步两类,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施加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影响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其正向作用力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滕玉华  
为了缓解中国当前的能源约束,政府与诸多学者提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式来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本文介绍了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效率研究的发展状况和脉络,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的节能降耗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奚潭  
为了探索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以进一步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文章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状况,在研读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的三大因素,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费结构,确立了反映这三大因素的五个具体指标,并收集了对应指标1989~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然后,使用路径分析模型对所选指标和数据进行建模实证分析,利用统计R语言编程求解路径分析模型并绘制出路径分析图,以直观形象展示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使用的巨大环境影响使能源消耗的生态占用问题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生态足迹分析法(EFA)的理念,计算了中国1980年-2007年的能源生态足迹,并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方法将广义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采用时间序列法实证分析了这3个部分和能源专有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确实能够降低能源生态足迹,但各因素的相对作用和作用周期有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广义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于能源专有技术的作用;规模效率的滞后性最明显;技术效率的相对作用较大,科技进步的贡献相对低些,但随着时间推移,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慧  许超  
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这一角度,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回归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原因,从而对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现象作出解释。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从外生偏向性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增长情况而言,能源增长型技术水平的提升显著地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强度,能源价格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分别解释28%与72%的能源强度变化;第二,就内生偏向性技术水平提升下的能源强度增长而言,二产比重、能源价格、研发投入是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和能源价格的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少华  陈浪南  
本文基于我国33个工业行业1992-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CSE稳健估计方法发现外包显著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技术进步、产权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等也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于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天营  宫芳  沈菊华  
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支撑的中国经济,能源使用效率的低下不仅造成中国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增大和能源国际依赖度的提高,威胁着能源和经济安全,而且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经济规模扩大同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少的负向关系能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创新企业能源利用技术、以产业链作为循环经济的实施途径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重要举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建勋  罗润东  
利用我国1953~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与资本融合在一起的技术进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结构,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小。同时还发现,2000年以后我国能源强度上升(或能源效率下降)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所带来的降耗潜力下降和产业结构重型化所带来的能耗上升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守春  董秀成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53—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Chow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的因果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内,只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安宝  李星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0~2010年相关数据对能源价格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在短期和长期都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对技术进步有"引致效应",但其对能源效率作用的发挥受能源市场化程度制约;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其自身的发展水平,且会通过降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产生负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以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能够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增加1%,能源利用效率提高0.06%,能源利用效率的滞后一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度水平都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积极影响因素,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回弹效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冯梦黎  甘雨婕  
能源回弹效应系数反映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产生新的能源需求的大小。基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环境负荷分解模型,运用IPAT方程,把能源消费的变化量分解成由经济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费增加量与由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引起的能源节约量,利用中国2001—2011年宏观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样本区间中,11个年度均属于逆反回弹效应,且能源回弹效应系数与能源消费回弹量呈同势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文章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纳入同一框架分析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环境规制通过抑制技术进步水平而降低能源碳排放效率。因此,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绿色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企业绿色转型,从而实现能源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