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0)
- 2023(19243)
- 2022(16473)
- 2021(15290)
- 2020(12900)
- 2019(29546)
- 2018(29033)
- 2017(55402)
- 2016(30013)
- 2015(33836)
- 2014(33386)
- 2013(32969)
- 2012(30057)
- 2011(27027)
- 2010(26800)
- 2009(24343)
- 2008(23499)
- 2007(20134)
- 2006(17314)
- 2005(14824)
- 学科
- 济(121693)
- 经济(121562)
- 管理(87033)
- 业(82520)
- 企(67978)
- 企业(67978)
- 方法(60715)
- 数学(53976)
- 数学方法(53182)
- 中国(32504)
- 农(31807)
- 财(29251)
- 学(26485)
- 业经(25856)
- 贸(24216)
- 贸易(24205)
- 易(23571)
- 技术(22076)
- 农业(21520)
- 地方(21386)
- 环境(20732)
- 制(19773)
- 理论(19538)
- 和(18752)
- 务(18721)
- 财务(18632)
- 财务管理(18596)
- 企业财务(17607)
- 划(17116)
- 银(17091)
- 机构
- 大学(428110)
- 学院(426606)
- 济(172130)
- 经济(168819)
- 管理(168359)
- 理学(147782)
- 理学院(146172)
- 研究(143231)
- 管理学(143205)
- 管理学院(142467)
- 中国(105460)
- 科学(91275)
- 京(90635)
- 农(74575)
- 财(74248)
- 所(71816)
- 业大(68872)
- 研究所(66361)
- 中心(64678)
- 财经(61525)
- 农业(59134)
- 江(58741)
- 北京(56831)
- 经(56387)
- 范(54003)
- 师范(53331)
- 经济学(52631)
- 院(52047)
- 经济学院(47738)
- 州(47545)
- 基金
- 项目(303258)
- 科学(238069)
- 基金(221576)
- 研究(214087)
- 家(196512)
- 国家(194982)
- 科学基金(166749)
- 社会(135500)
- 社会科(128631)
- 社会科学(128596)
- 省(117275)
- 基金项目(116684)
- 自然(111382)
- 自然科(108894)
- 自然科学(108864)
- 自然科学基金(106913)
- 划(99930)
- 教育(99214)
- 资助(92719)
- 编号(84910)
- 重点(68491)
- 部(66642)
- 成果(66494)
- 发(63959)
- 创(63400)
- 创新(59284)
- 科研(58823)
- 课题(58669)
- 教育部(56826)
- 国家社会(56602)
- 期刊
- 济(173559)
- 经济(173559)
- 研究(117396)
- 中国(75675)
- 学报(74247)
- 科学(66417)
- 农(66031)
- 管理(59888)
- 大学(55780)
- 财(54851)
- 学学(53029)
- 农业(46138)
- 教育(44005)
- 技术(39108)
- 融(31498)
- 金融(31498)
- 经济研究(29920)
- 财经(29287)
- 业经(28101)
- 业(25226)
- 经(25091)
- 问题(22512)
- 科技(22140)
- 技术经济(21617)
- 统计(21398)
- 版(20868)
- 策(19741)
- 业大(19647)
- 图书(19454)
- 贸(19026)
共检索到597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并以其作为技术进步的指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和中国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内技术进步可以减少碳排放,而短期内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碳排放 技术进步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厦
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选择影响碳排放因素的变量,分析碳排放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总量、能源强度的协整关系,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4个变量的内在关系。模型结果显示:碳排放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总量、能源强度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均GDP和人口总量的增长会增加碳排放,而技术进步则会降低碳排放,技术进步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效应较大;短期内各变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相互影响。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节能减排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宏 孙林岩 何哲
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在5个变量系统内分析了1981~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政府科研投入、外资投入、技术进步自身和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自身在短期内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存在阻碍作用;政府科研投入推动作用滞后期较大,但持续作用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持续力度作用不明显;此外,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实证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当前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自身和政府科研投入。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燕 高静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本文运用1999年至2008年三个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利用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等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与中国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中的合理配置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但现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产业结构中的配置不尽合理,只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才可使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建群
文文章介绍了四种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方法;分析了每种识别方法的输出形式,并给出变量间协整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五种不同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最后利用SAS统计软件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小玲 李冉
中国家具产业在过去20年里得到蓬勃发展,出口额与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呈现出相似的增长趋势。为了探析家具的出口是否显著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利用协整理论,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家具产业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家具业的专利数量与出口额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出口额的增长显著地促进了专利数量的增长,贸易的发展对产业技术的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出口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魁
文章采用单位根、协整等方法检验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结构变化、城市化水平与石油需求等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建立了石油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考察了模型样本外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重工业化对石油需求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城市化水平正处于影响石油需求的初级阶段。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消费引导、促进技术升级、缓解供需矛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石油需求 单位根检验 协整关系 误差修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杲 宋迎昌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呈现出生产要素由乡村和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大城市化现象,即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其中,农业生产要素率先由农村集聚至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为大城市化发展起到了"蓄水池"和"中转站"的作用;大城市则通过其巨大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在直接吸纳农业生产要素融入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还具有短期动态效应。未来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使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主要途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田志华 王忠
在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分析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中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正向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机制会调整因短期冲击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均衡关系的偏离,短期环境政策将失效;相对于空气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的情形更为严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小松 张楚雯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机制更加复杂,运用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即当货币政策调控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货币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方向相反,它们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小;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呈同方向波动,且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大;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为了保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有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结构特征,审慎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互联网金融 阈值 非线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宏 李智
本文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造东中西部省级面板模型,深入分析技术进步的三种不同途径即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不同影响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的增加作用,模仿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西部地区上述三种技术进步方式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在此结论基础上,本文以工业产值占比为门限变量构造面板门限模型,对模仿创新的减排效应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业产值占比越大,模仿创新的减排效应越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源源
利用中国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就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收缩效应";在长期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扩张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作用较小,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作用的程度逐渐减弱。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就业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方正
文章利用通信行业中大样本真实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位置广告的动态效果以及其比较效果。文章研究发现位置广告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均优于弹出广告,但影响持续时间短于弹出广告。
关键词:
位置广告 动态效果 比较效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冉茂盛 邹亚丽
通过研究技术进步的就业总量及结构效应,就如何促进就业、保证各产业就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有力的政策建议,为完善我国就业保障机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采用隐性变量法对期间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估算,建立技术进步率与就业增长率的VAR模型,对两者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增长的动态影响;利用Johansen最大似然法对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人数进行协整分析,研究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短期内(1~3年)技术进步对就业变化的影响显著为负,但长期(4~8年)则显著为正;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就业量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全要素生产率 就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