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3)
2023(12941)
2022(10703)
2021(9774)
2020(8470)
2019(19524)
2018(19086)
2017(36973)
2016(19698)
2015(22400)
2014(22458)
2013(22647)
2012(21307)
2011(19017)
2010(19123)
2009(18260)
2008(18550)
2007(16774)
2006(14632)
2005(13546)
作者
(58237)
(48928)
(48715)
(46634)
(31315)
(23241)
(22171)
(19124)
(18380)
(17477)
(16785)
(16241)
(15899)
(15453)
(15437)
(15039)
(14566)
(14520)
(14234)
(14019)
(12128)
(12092)
(11933)
(11097)
(11007)
(10964)
(10908)
(10847)
(9934)
(9794)
学科
(98526)
经济(98425)
(85202)
(74971)
企业(74971)
管理(70008)
方法(45804)
数学(37229)
数学方法(37014)
(30428)
(29096)
业经(28523)
中国(25099)
农业(21389)
技术(20910)
(20638)
财务(20613)
财务管理(20585)
(19523)
贸易(19514)
企业财务(19457)
(18944)
(18248)
(16815)
地方(15738)
(15298)
(15190)
(14916)
理论(14671)
(13786)
机构
学院(300507)
大学(297257)
(139455)
经济(137195)
管理(119585)
理学(102472)
研究(101777)
理学院(101470)
管理学(100263)
管理学院(99687)
中国(81015)
(62681)
(62168)
科学(58769)
(52343)
(51933)
财经(49836)
研究所(46837)
中心(46181)
(45336)
(45071)
经济学(43878)
业大(42504)
农业(41269)
北京(40034)
经济学院(39935)
财经大学(36660)
(35733)
(35121)
(34609)
基金
项目(191774)
科学(152687)
基金(142066)
研究(141212)
(123003)
国家(121981)
科学基金(105373)
社会(93418)
社会科(88832)
社会科学(88808)
基金项目(74626)
(73609)
自然(65995)
自然科(64522)
自然科学(64503)
自然科学基金(63466)
教育(63125)
(61082)
资助(58202)
编号(55162)
(44164)
成果(43569)
重点(43034)
(42894)
(42421)
(41468)
国家社会(40005)
创新(39499)
教育部(38011)
课题(37348)
期刊
(155198)
经济(155198)
研究(90534)
中国(56221)
(51407)
(48377)
管理(47175)
学报(42290)
科学(42092)
农业(33262)
大学(32322)
学学(30794)
技术(28879)
(27327)
金融(27327)
经济研究(26287)
业经(25946)
财经(25764)
教育(22807)
(22334)
(20971)
问题(20711)
技术经济(19715)
(18683)
世界(17301)
国际(15936)
商业(15335)
统计(15288)
现代(14360)
(14301)
共检索到452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文章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模型,对1992~2004年间中国流通业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增长仍然是要素驱动型,而且是典型的资本拉动型,其技术贡献甚微、效率水平低、粗放型增长的痼疾非常突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流通业中技术进步贡献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的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3-2008年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6%,其中技术效率改善0.4%,技术进步率为0.2%,不同时期生产率增长的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大中  
中国服务业总体增长速度虽然较快 ,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 ,存在明显的“三低”现象 ,即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偏低、就业比重偏低和人均增加值偏低 ;以人均产值增长率衡量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中国服务业增长的驱动力发生了变化 :资本—产出比增长率 (衡量资本深化的工业化进程 )对服务业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开始超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其原因在于 ,中国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并不是劳动增强型的 ,而是略微资本增强型的。有鉴于此 ,在推进服务业发展战略时 ,应重新审视通过服务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失业人员的就业措施 ;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服务业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席利卿  彭可茂  
本文运用DEA的马姆奎斯特指数法,测定了我国1999—2007年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渔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指数、规模效率,并且对省际间渔业的经济趋同效应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TFP的增长模式不同,沿海地区以技术进步为主,忽视了技术效率,内陆地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同时发展。TFP促使沿海和内陆各省渔业出现趋同趋势,而TFP的分解指数在全国、沿海和内陆省际间对趋同效应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闯  
本文把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载的经济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出我国分地区以及全国在四个发展阶段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率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指标的平均数值。经过对这三个指标具体数值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后发现: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各地区以及全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率高低不同,第二阶段政治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甚至造成技术退步;各地区以及全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经济发展的后两个阶段稳步提高,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再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平  骞金昌  
科技活动对就业增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一方面,新技术的采用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可能是节约劳动的技术,它使企业雇用更少的劳动力,同时扩大产出。本文基于1998—2004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数据,首先分析科技活动对企业生存可能性的影响,进而分析科技活动对生存企业的就业增长率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科技活动对企业生存有正面影响,但对就业增长无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鹤  唐诗磊  李杜  
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着重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2.57%,并在2000年以后增幅有所回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燕梅  
1998年以来,中国机床工业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很高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率。但分析结果表明,估算的TFP高贡献率,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而非技术进步。从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因素状况看,目前中国机床工业的技术创新、企业制度、规模经济、企业网络和产业外部支持系统等尚无法形成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足够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静  雷厉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对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但随时间推移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增长态势;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必将成为制造业行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春  郭江  
本文采用1979~2003年中国农业和农业乡镇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重构的增长速度方程,确定了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与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本期和滞后一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将提高0.4443个百分点和0.5643个百分点。这说明,不仅本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对农业增加值有重要影响,而且,滞后一期的农业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率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更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景荣  刘冬冬  王亚飞  
文章运用2003年~2011年中国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自主R&D、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察了中国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自主R&D对提高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作用没有显著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起负面影响;国内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是目前适宜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路径。但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适宜技术进步路径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依靠国内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中部地区则不适宜运用国外技术引进来促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勋  
本文通过模型观察和研究36家新材料上市公司2002-2007年数据,解释和分析2002-2007年间新材料产业总产出及其增长是如何决定的。通过分析可知,中国新材料行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资本量提高迅速,但在目前还没有取得与资本规模增长幅度相一致的产出增长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还发生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却不断降低的现象。本文认为,这是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大量新材料上市企业采用的是购并等外延式的产业扩张模式,在短时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扩展了行业规模,真正依赖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的模式十分少见。因此,要加大科技进步对产出的贡献,必须通过改革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立  姜春海  
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剔除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对技术进步与乡镇企业产出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分别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绝对拉动作用和相对贡献份额,并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杭帆  郭剑雄  
在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出的可持续增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载体的,农村人口转型带来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中国1985-2012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增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高生育率)向质量偏好(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即人口转型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