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2)
2023(15756)
2022(13343)
2021(12631)
2020(10656)
2019(24290)
2018(23829)
2017(45408)
2016(24594)
2015(27656)
2014(27277)
2013(27149)
2012(25003)
2011(22571)
2010(22071)
2009(20088)
2008(19490)
2007(16818)
2006(14506)
2005(12701)
作者
(72847)
(60605)
(60209)
(57178)
(38534)
(28952)
(27122)
(24083)
(23067)
(21337)
(20651)
(20405)
(19150)
(19133)
(18738)
(18617)
(18220)
(18199)
(17360)
(17098)
(15329)
(14688)
(14681)
(13606)
(13551)
(13341)
(13305)
(13268)
(12195)
(12023)
学科
(98346)
经济(98239)
管理(71345)
(67418)
(53997)
企业(53997)
方法(46515)
数学(41000)
数学方法(40655)
中国(28409)
(26836)
(26577)
(21664)
业经(20861)
(20566)
贸易(20557)
(20073)
技术(19648)
农业(18540)
地方(17509)
(17465)
环境(15758)
(15311)
银行(15244)
(14841)
(14559)
理论(14311)
(14274)
金融(14273)
(14122)
机构
大学(354514)
学院(349868)
(145562)
经济(142818)
管理(138910)
研究(123279)
理学(121574)
理学院(120192)
管理学(118287)
管理学院(117661)
中国(90993)
科学(77803)
(76177)
(63470)
(63307)
(62682)
研究所(57828)
业大(56909)
中心(54293)
财经(51512)
农业(50144)
北京(48335)
(47661)
(47345)
经济学(44541)
(44364)
(44195)
师范(43829)
经济学院(40438)
财经大学(38673)
基金
项目(248204)
科学(194402)
基金(182255)
研究(175617)
(162124)
国家(160850)
科学基金(136456)
社会(112503)
社会科(106773)
社会科学(106744)
基金项目(96949)
(94165)
自然(89964)
自然科(87911)
自然科学(87883)
自然科学基金(86343)
(80796)
教育(79418)
资助(74802)
编号(68651)
重点(55816)
(55335)
成果(54422)
(52608)
(52073)
创新(48744)
科研(47925)
国家社会(47459)
课题(47275)
教育部(47004)
期刊
(150342)
经济(150342)
研究(101831)
中国(64522)
学报(62763)
(56468)
科学(56151)
管理(48985)
大学(46559)
(46322)
学学(44222)
农业(39549)
教育(33687)
技术(29518)
(26959)
金融(26959)
经济研究(26000)
财经(24994)
业经(23117)
(21452)
(21209)
问题(19760)
科技(19256)
技术经济(18049)
(16864)
图书(16777)
(16634)
业大(16528)
理论(16002)
世界(15625)
共检索到499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晓飞  于同申  
为了研究技术进步和政府作用对中国铁路行业收入的影响,在索洛余值法基础上构建扩展型的索洛模型,配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技术进步、政府投资、非政府投资和劳动投入等因素对铁路行业增长的贡献率。得出了中国铁路行业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技术进步,与政府作用密不可分,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和支持,帮助中国铁路企业进入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导的内生驱动式发展阶段,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中国铁路行业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世川  雷钦礼  
本文利用CES生产函数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与资本-劳动收入份额比值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工业1979-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率小于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率,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的,资本-劳动收入份额比值提高;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偏向、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是我国工业资本收入份额持续上升、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份额失衡的影响最大。工业要素分配份额的演变直接体现了国民收入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俊玲  林季红  
基于中国1995—2009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探索不同贸易类型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贸易的开展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不仅存在贸易种类间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行业间的差异。其中,对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来说,中间品出口、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最终消费品出口和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最终消费品出口、进口和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中间品出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燕  陈欢  
以技术进步偏向影响要素收入份额为主线,在原有厂商理论基础上考虑政府税收因素,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率分解为乘数效应、资本深化速度、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和税收的变化率,并选取199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但乘数效应减弱了这一作用;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和生产税率的提高,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向作用。其中,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金秋  杜育红  
基于1980~2011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数据,本文运用VAR模型研究了分行业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机械工业、交通运输、电气机械等、仪器仪表办公设备、家具制造等12个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在短期内显著的促进了劳动力就业,这种就业"创造效应"在中期逐渐减少,长期几乎无影响。而对于饮料行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蒸汽行业、石油加工这4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则短期内显著地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即产生了"破坏效应",但这种效应到了中期以后开始转为"创造效应",长期几乎无影响。政策启示在于:继续加强对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机械工业、交通运输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所需的专科劳动力的培养;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白文扬  郭耀煌  张炜  
关于我国铁路技术进步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文扬,郭耀煌,张炜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首先要求铁路运输能力高速增长。但是,1992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12.8%,铁路货运只增长3%;1993年国民经济增长13...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徐驰  
该文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大量的案例,提出了适用于从国家宏观统计数据中选取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方法,建立了包括约330个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事件的数据库,归纳了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点,发现开展这类投资的国有企业以地方国企为主体,揭示了市场的充分开放与竞争是支撑和促进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  刘海峰  徐驰  
该文收集、整理和分析了大量的案例,提出了适用于从国家宏观统计数据中选取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方法,建立了包括约330个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事件的数据库,归纳了中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点,发现开展这类投资的国有企业以地方国企为主体,揭示了市场的充分开放与竞争是支撑和促进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条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徐方  
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支出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利用我国2000~2014年的数据,对比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速度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增加教育投入,调整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和加强对科技资金的管理以及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小春  王金龙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技术变迁的内生偏向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内部,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增加都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技术差异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的差距有显著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国际产品内贸易是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已经充分融入这一垂直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这种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诸多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国际产品内贸易对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收入水平带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如果国际产品内贸易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则会给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如果国际产品内贸易发生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则将会提升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并使这些行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得到改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景荣  黄令  宋瑛  
文章以2007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选取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产出量来衡量技术进步效率,实证考察了政府R&D投入、FDI等因素对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R&D投入、FDI对促进技术进步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与政府R&D投入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促进技术进步效率的提升有显著地正向影响。此外,文章以专利授权量作为产出量来衡量技术进步效率也证实了上述结论。文章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促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的相关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少锋   兰森   张紫洋   于泽  
中国收入分布在1995—2018年发生了阶段性演变:2007年之前,中、底层收入份额不断转移至顶层;2007年之后,底层收入份额转移至中层。本文认为偏向性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个体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系统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收入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收入分布的作用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总体上可以较好地解释这段时期中国收入分布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2007年之前,资本、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共同导致中、底层收入份额转移至顶层;2007年之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导致底层收入份额转移至中顶层,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部分抵消了前者对底层和顶层的影响,二者共同作用最终导致底层收入份额转移至中层。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这段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发现1995—2007年经济增长所引致的收入上升掩盖了分配格局的失衡,顶层群体收入增幅最大;2007—2018年收入分配格局有所改善,中层群体从增长中获益最多。本文有助于增进对中国收入分布和不平等演变的理解,也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建安  钟帅  沈镭  
在中国能源消费规模不断增长背景下,实现2030年中国对世界的节能减排承诺,只有两个基本路径:(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静态节能减排;(2)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因子,实现动态节能减排。动态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全面系统化工程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增加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类低碳能源供给;(2)主要耗能产业部门技术装备革新,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氧化因子,提升能源消费转换效率;(3)通过新材料开发和工艺技术进步,增加低碳原材料替代和消费规模。本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斌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路径与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流通结构变迁均可以直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其中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技术进步也可通过先影响流通结构变迁,再引发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改变;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变化过程中,技术进步效应的贡献率逐步提高,而流通结构变迁效应的贡献率虽然较高,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需从选择适宜性技术进步、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变迁等方面出发,优化要素分配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