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3)
- 2023(8269)
- 2022(7222)
- 2021(6604)
- 2020(5927)
- 2019(13860)
- 2018(13623)
- 2017(26546)
- 2016(14735)
- 2015(17186)
- 2014(17455)
- 2013(17640)
- 2012(16833)
- 2011(15216)
- 2010(15321)
- 2009(14399)
- 2008(14653)
- 2007(13628)
- 2006(11774)
- 2005(10745)
- 学科
- 济(64771)
- 经济(64688)
- 业(51369)
- 管理(49428)
- 企(44440)
- 企业(44440)
- 方法(34082)
- 数学(29821)
- 数学方法(29573)
- 财(20601)
- 农(16648)
- 学(15376)
- 技术(15066)
- 务(14824)
- 财务(14799)
- 财务管理(14767)
- 中国(14371)
- 企业财务(14180)
- 业经(12923)
- 制(12471)
- 贸(12061)
- 贸易(12054)
- 易(11736)
- 农业(11251)
- 地方(10433)
- 和(10187)
- 理论(9790)
- 体(9216)
- 融(8901)
- 金融(8898)
- 机构
- 大学(229220)
- 学院(225830)
- 济(92140)
- 经济(90194)
- 管理(86688)
- 研究(78340)
- 理学(74754)
- 理学院(73947)
- 管理学(72691)
- 管理学院(72288)
- 中国(58908)
- 科学(50277)
- 京(49147)
- 农(45364)
- 所(42325)
- 财(42143)
- 研究所(38512)
- 业大(37824)
- 农业(36374)
- 中心(35775)
- 江(34788)
- 财经(33618)
- 北京(31036)
- 经(30606)
- 经济学(27883)
- 范(27875)
- 院(27542)
- 师范(27444)
- 州(27096)
- 经济学院(25359)
- 基金
- 项目(147995)
- 科学(114834)
- 基金(107294)
- 研究(102097)
- 家(95885)
- 国家(95135)
- 科学基金(79680)
- 社会(63196)
- 社会科(59835)
- 社会科学(59815)
- 省(57849)
- 基金项目(56999)
- 自然(54322)
- 自然科(53052)
- 自然科学(53031)
- 自然科学基金(52108)
- 划(49693)
- 教育(47935)
- 资助(45448)
- 编号(40306)
- 重点(34103)
- 部(33757)
- 成果(33197)
- 发(31008)
- 创(31001)
- 科研(29407)
- 计划(29156)
- 创新(29128)
- 教育部(28253)
- 课题(28071)
共检索到335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性美 李耀
一、论点的提出1.当代技术进步是基础科学迅速发展的结果。技术进步的成果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同时,技术进步带来了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引起新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技术进步是通过创新机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从新技术发明到商业上的广泛应用,这一过程要求相应的组织形式变动与之适应。为了迅速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获得优势,产生了一系列的企业竞争策略问题:如何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安同良
公司改制并上市并不是终级目的,而是通过上市的各种优势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因此,应该以技术进步为导向目标,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合理而明智的技术进步战略是上市公司竞争战略的题中之义。然而实证表明,江苏省上市公司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技术进步优势,并且对此认识不清,需要引起重视。一、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铭
本文比较了美、日、德三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总结出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主要类型:即市场主导型和网络主导型,并分析这两种类型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形成的原因,提出不同类型公司治理结构的趋同现象,从而用于指导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峰 王学真
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农业的技术进步。诱发性技术进步和创新理论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进步取得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依据。中国农业资源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土地和水资源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巨大,这决定了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只能走“综合型、非均衡、动态式”技术进步路线。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诱发性创新 资源禀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利民
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具有显著技术优势,吸收500强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是我国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但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既有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又有技术垄断的负面影响。吸收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性投资有利于营造竞争环境,打破技术垄断,并将我国国内产业竞争推进到国际竞争的前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小平 覃广华
产业组织是指生产要素在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动态组合方式。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产业组织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竞争型和垄断型。垄断型产业的生产集中程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别程度等比竞争型产业都要高。西方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产业组织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如丁、穆勒(J.miu)在1852年就提出,竞争型产业比垄断型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往往更快。近年来,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学者广泛注意和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宏伟 冀朝旭 于焕杰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动态关系。构建了投资与技术进步动态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给出了一个理论分析切入点。从微观层面看,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溢出效应和负向的替代效应,技术进步对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集聚效应和负向的挤出效应;从宏观层面看,微观上投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双重正向和负向影响的耦合,推动形成了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导入阶段、加速阶段、协同阶段、成熟阶段。结合上述基于对投资与技术进步动态关系的机理分析以及对旧金山湾区的典型案例分析,从持续强化投资对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龚崇高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较慢;育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同时,大豆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较低,而且1990年以来没有显著提高;大豆生产集中在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和大豆种植比重是影响大豆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
与较早时期相比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变化 ,是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额的增加。大跨国公司增加在华投资的重要性 ,不仅体现在通过资本供给推动经济增长 ,更重要的是 ,对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加大经济国际化程度都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以全球 5 0 0家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为主要对象 ,分析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为和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
使用1999~201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和VAR模型,分析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都会使得中国制造业工资上涨。从制造业的不同行业看,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会对绝大多数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产生确定方向的影响,而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的工资影响方向不确定;工资本身的惯性和刚性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国际贸易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不是工资变动的主要原因,但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的工资变化中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凤祥 李景元 李文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盛丹
文章从技术垄断和技术扩散两个角度考察了1985-2003年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研发溢出对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策略性联盟产生的技术垄断则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采取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及与之建立纵向的策略性联盟等措施,以有效地利用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策略性联盟 技术溢出 技术垄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万丛颖
零售生产率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研究了1998~2007年间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变化情况。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本土零售业上市公司生产率在2005年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增长最为迅猛,而且技术进步,尤其是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起了主导作用。零售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东部地区MI、技术进步指数最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阳
对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量的分析计算更为突出。本文就此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为抛砖引玉。一、采用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践证明,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插上了翅膀。经济增长对科技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难怪西方熊彼特学派要把科技进步作为他们建立和发展创新理论的基础(当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