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56)
2023(22712)
2022(19508)
2021(17960)
2020(15260)
2019(35220)
2018(35010)
2017(67031)
2016(36599)
2015(41665)
2014(41881)
2013(41447)
2012(38692)
2011(35082)
2010(35551)
2009(33241)
2008(32864)
2007(29604)
2006(26307)
2005(23948)
作者
(109923)
(91857)
(91463)
(86988)
(58545)
(44316)
(41601)
(35885)
(34942)
(33197)
(31337)
(31059)
(29687)
(29424)
(28804)
(28465)
(27383)
(27267)
(26634)
(26438)
(23142)
(22877)
(22586)
(21036)
(20750)
(20543)
(20539)
(20482)
(18834)
(18183)
学科
(159699)
经济(159497)
管理(108240)
(103137)
(85242)
企业(85242)
方法(67882)
数学(58663)
数学方法(57797)
中国(42648)
(41658)
(40721)
(34958)
业经(34859)
地方(33695)
(32016)
农业(28040)
(27714)
贸易(27695)
(26775)
理论(25890)
(25218)
银行(25135)
(24850)
财务(24736)
财务管理(24672)
技术(24616)
(24414)
金融(24408)
(23947)
机构
大学(535203)
学院(533667)
(217228)
经济(212408)
管理(202501)
研究(186054)
理学(173397)
理学院(171363)
管理学(167935)
管理学院(166967)
中国(139913)
(115742)
科学(115538)
(102453)
(96369)
(92717)
研究所(87066)
中心(83889)
(82223)
业大(80954)
财经(80217)
北京(73864)
农业(72608)
(72542)
(70359)
师范(69576)
(67176)
经济学(66022)
(65498)
经济学院(59120)
基金
项目(351024)
科学(274251)
研究(252892)
基金(252759)
(221904)
国家(220053)
科学基金(187376)
社会(157616)
社会科(149274)
社会科学(149232)
(138204)
基金项目(132210)
自然(123087)
自然科(120214)
自然科学(120178)
自然科学基金(118014)
教育(117879)
(116371)
资助(106490)
编号(102841)
成果(84861)
重点(79599)
(77080)
(76003)
课题(72621)
(72215)
创新(67546)
科研(67289)
教育部(65634)
大学(65122)
期刊
(247831)
经济(247831)
研究(160974)
中国(111309)
学报(88508)
(84240)
(80632)
科学(79558)
管理(77249)
大学(66698)
学学(62766)
教育(62197)
农业(57164)
(49802)
金融(49802)
技术(49768)
财经(40200)
经济研究(39894)
业经(38778)
(34485)
问题(31541)
(30347)
技术经济(27523)
统计(26823)
图书(26344)
(25795)
(24972)
科技(24834)
理论(24605)
(24129)
共检索到812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惠儿  姜翔程  曹家和  
本文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将技术进步要素引入生产过程中,分析其对生产、消费、闲暇、汇率等经济变量的冲击以及对各国国民福利的影响,并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的变动作了实证分析。理论结果显示,黏性价格下的货币扩张性政策在短期内促进了消费和闲暇的增长,而在长期内使产出、消费、闲暇都有明显的增长,实证研究表明国内外的福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占锋  段小梅  
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资源要素结构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了要素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通过扩展人力资本MRW模型,构建了包含教育投资、健康投资以及产业结构的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索性地对成渝城市群要素结构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中的教育投资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大,而物质资本由于其过多的存量积累而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弱;人力资本结构中的健康投资受总人口死亡率小幅上升影响,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负效应。因此,成渝城市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通过改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的投资质量,使之与物质资本存量和产业结构形成最佳匹配比例,共同推动其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青青  
本文从企业角度测度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和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绿色金融发展尚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据此,本文建议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支持绿色业务开展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焕明  
文章在分析传统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边干边学、受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后发能力等非价格因素的变量,提出了一个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性及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性,而全国各省份也存在趋同性;三个地区与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趋同路径的相似之处在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不同之处在于,实际产出的积累、进出口价格指数、居民收入等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菲  
文章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1994—2010年间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出口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技术外溢的正外部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但中国各出口贸易结构部门以及整体出口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然较低,并由此提出通过实施贸易商品结构战略化、贸易方式结构一般化、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以及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静  李星敏  解鹏  
本文在对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我国1985-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用VAR模型对我国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岭回归方法对我国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我国保险发展主要通过与消费、投资、技术进步和出口的交互作用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磊  杨颂成  王美玲  
本文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研究了我国减税政策选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采用动态模型平均方法,重点比较了我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金等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模型可以灵活捕捉政策变量显著性,动态评价预期政策效果,更符合对减税政策研究的要求。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所得税的经济增长效果最为明显。最后,本文针对减税政策选择、减税空间调整和减税环境优化等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浦阳  张蕊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一直是不明确的,本文旨在解释清楚金融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包括金融创新对微观技术的支持,以及进一步扩展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应用工具变量法对全球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基础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金融创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与金融发展不同,金融创新单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可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并且这种作用更多地通过企业的技术进步来体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长林  
以Solow模型(1956)为基础,把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时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构造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的扩展Solow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conditional convergence)特征,即在控制了各省间人口增长率、物质资本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和制度因素差异后,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收敛趋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林  
目前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是非均衡增长,其典型化事实不同于基于均衡增长的卡尔多事实。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一种非均衡增长模型。在扩展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经济非均衡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孕育了经济增长必然放缓的内在矛盾。近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趋势是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式演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传志  孔祥明  朱专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继亮  
本文使用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人口转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口出生率、劳动力占比、人口增长率、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等人口变量对人均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不一致,说明了人口转变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冲击处于一定的转折期,但是技术进步可以弥补这个阻碍作用,起到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此外,东部省份除了广东和福建之外对人均经济增长的作用均为负值,并且2004年是人口转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的转折点。这意味着中国东部省份的产业转型和经济方式转变已经非常关键,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要注意推进产业转型和发挥科技进步的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建国  
文章对已有的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已有的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文章指出,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不应把眼光和精力放在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而应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上述观点和方法的目的是使经济效益最大,而不是使经济增长最大,更不是为了将技术进步从经济增长中分离出来。按照上述观点,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新思路,并且提出了为了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运用正交设计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健  
通胀目标制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货币政策实践成果,对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和市场机制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学术界对通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绩效还存在诸多模糊性认识。基于此,通过对通胀目标制的经济绩效分析框架进行辨识和确立,在对基本DID模型的偏差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扩展DID分析模型,并运用32个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实施效果要明显好于工业化国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江  叶林  
随着经济系统的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越来越明显。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的一个关键时期,重工业比重的上升导致了资源约束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一个资源约束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通过推导和数值模拟来探讨缓解资源约束的方法,为我国顺利完成工业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