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67)
- 2023(2903)
- 2022(2536)
- 2021(2143)
- 2020(1930)
- 2019(4242)
- 2018(4320)
- 2017(8044)
- 2016(4221)
- 2015(4984)
- 2014(5099)
- 2013(5114)
- 2012(4745)
- 2011(4232)
- 2010(4299)
- 2009(3954)
- 2008(3963)
- 2007(3621)
- 2006(3156)
- 2005(2734)
- 学科
- 济(23533)
- 经济(23519)
- 业(18503)
- 管理(17685)
- 企(16306)
- 企业(16306)
- 方法(13901)
- 数学(12254)
- 数学方法(12040)
- 技术(11392)
- 技术管理(6345)
- 学(5345)
- 中国(4409)
- 财(4212)
- 农(4207)
- 业经(3885)
- 贸(3628)
- 贸易(3626)
- 理论(3599)
- 易(3497)
- 地方(3301)
- 环境(3278)
- 农业(3260)
- 和(3096)
- 划(3035)
- 务(2770)
- 财务(2752)
- 财务管理(2744)
- 策(2658)
- 新技术(2650)
- 机构
- 大学(71526)
- 学院(70408)
- 济(29470)
- 管理(29362)
- 经济(28846)
- 理学(25855)
- 理学院(25570)
- 管理学(24921)
- 管理学院(24816)
- 研究(23294)
- 中国(16775)
- 科学(15666)
- 京(15298)
- 所(12353)
- 业大(11775)
- 农(11525)
- 研究所(11377)
- 财(11355)
- 中心(10447)
- 江(10357)
- 财经(9692)
- 北京(9659)
- 农业(9211)
- 技术(9086)
- 经(8811)
- 经济学(8792)
- 范(8630)
- 师范(8551)
- 院(8469)
- 州(8094)
- 基金
- 项目(49512)
- 科学(39824)
- 基金(36916)
- 研究(33440)
- 家(32966)
- 国家(32759)
- 科学基金(28502)
- 社会(22033)
- 社会科(21110)
- 社会科学(21104)
- 自然(19357)
- 省(19223)
- 基金项目(19161)
- 自然科(19014)
- 自然科学(19011)
- 自然科学基金(18665)
- 划(16332)
- 资助(15743)
- 教育(15519)
- 编号(12082)
- 重点(11162)
- 部(11106)
- 创(10955)
- 创新(10331)
- 发(10091)
- 计划(9599)
- 国家社会(9476)
- 科研(9444)
- 教育部(9335)
- 人文(9058)
共检索到10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珩君 贺昌政
研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间的定量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结合指标体系法,对技术进步和能耗之间关系进行定量测度,并且建立数学模型,弥补了指标体系法测度技术进步的缺陷。该方法在四川省能耗定量研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耗 定量测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华 陈圻
梳理了国内关于能耗回弹效应的相关研究,提出了考虑技术进步与结构变动的产业能耗回弹效应测度方法。基于我国1978~2010年的数据,在对各项参数进行合理估算的基础上,测算了考虑技术进步与结构变动条件下产业的能耗回弹效应。结果表明,就多数年份而言,我国的产业能耗回弹效应在100%~200%范围变动,且没有出现明显减缓的趋势。这样的结论为正确认识节能减排形势和制定考虑能耗回弹效应的能源政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回弹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中文 赵井会 高朋钊
文章以1990~2009年的能源消耗原始数据为样本,从能耗角度分析了CO2的排放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确定了碳排放测度模型,并对未来五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碳排放 能耗 测度方法 低碳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龚雅云
针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研究1997-2011年我国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总效应与强度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强度效应下降及反转是总效应下降及反转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未促进用水强度下降;利用完全模型得到,各省份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东部发达地区是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并未推动总效应下降,区域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较弱;利用简化模型得到,总效应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与完全模型一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促进总效应下降的效果好于中西部地区;改进的LMDI方法符合残差检验和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明懿 陈瑞 赵留彦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次问题是能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影响能耗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未包括西藏及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能耗强度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有效减少能耗;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工业体系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高耗能产品份额的持续增加影响了能耗强度的降低;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与地区禀赋有关;且回归结果经GMM分析检验后是稳健的。据此,应加大节能技术研发并制定耗能标准,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而不同地区应制定差异化能源政策并加强协作。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业化程度 能耗强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永喜 张叶 宋世雄
科学预测技术进步推动下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其节能减排潜力,对于农业“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构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系统模拟模型,从技术进步视角设计模拟情景方案,系统性模拟2022—2035年粮食作物生产的能耗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节能减排潜力。研究发现:(1)如果缺乏足够有效技术进步,粮食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在较长时期将处于较高水平;(2)能源增进型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粮食生产节能减排潜力优于产出增进型技术进步,而协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潜力最大;(3)技术进步推动下各种作物生产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玉米等三大主粮的节能减排潜力较大。未来要协同推进多种类型技术进步,尤其重视能源增进型技术的研发推广,并基于作物种类制定针对性粮食生产节能减排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林辉 杨博
本文设定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使用供给侧标准化四方程方法测量中国30个省区市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以技术进步方向视角考察国际贸易对区域环境影响,并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进口和出口贸易均与区域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出口贸易先通过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能源要素,再通过技术效应使技术进步转向节能,进口贸易受技术溢出影响先使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能源,再偏向于节能方向。(2)进口和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方向作用受环境规制强度影响,环境规制强度过低对技术进步方向无效或使其偏向能源,只有环境规制强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国际贸易才会有利于技术进步朝节能方向转变,并且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高能耗、中能耗与低能耗贸易产品作用方向与大小具有异质性;(3)贸易结构升级区域其结构升级有利于技术进步偏向节能,而对贸易结构降级区域进行结构升级反而不利于技术进步转向节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 季永宝 李春
通过梳理自希克斯有偏技术进步测算方法以来众多学者对测度方法的研究,并以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与否为主线,分别得出希克斯模型、要素份额模型和变替代弹性模型。希克斯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素份额模型最为细致地区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技术偏向;变替代弹性测度模型改良了希克斯模型,从有偏技术进步的本质进行测度,应用性最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师萍 张其凯
用生产函数测算企业技术进步的优点在于,它用精练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生产的投入与产出过程。从世界范围讲,对生产函数的研究已有了较长的历史,并有一部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用生产函数理论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分别计算出技术进步和投入要素在总产出中各自贡献的份额,它是一项概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瞿友喜
根据技术进步与投入产出的内在联系,技术进步决定了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化,而动态投入产出关系正好可以反映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或效益.因此,在有若干年(或时期)投入产出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单位产品直接消耗的降低以及各部门消耗结构的变化,来度量技术进步的作用.据此可得到以下两种具体的投入产出估计方法: (一)分要素估算法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技术进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原材料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化;②活劳动消耗系数的变化;③生产基金占用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改善管理和应用科技成果带来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本文作者首先就广义技术进步测算范围、内容庞大,提出了测算精确性的异议,继而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狭义技术进步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山东省1985-1994年资料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平 郑海莎
本文分析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与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产函数计量估计方法、增长核算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增长核算方法这三种主流测度方法,概述了其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适应性,并指出测度方法需要进行新的探索的必要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测度方法 研究进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菊英 许冰
本文利用非参数路径收敛设计,建立了测度政府投入驱动经济增长效率的方法。基于浙江省级公立医院2005~2008年的数据,本文发现经典的Malquist指数和线性回归估计方法无法识别政府投入对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和2008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政府投入显著促进了浙江省级公立医院技术进步,生产率大幅提升;然而,在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期间政府投入失败。这一结果不仅论证了本文测度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也纠正了投入产出比导致的直观错误判断。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 季永宝 李春
通过梳理自希克斯有偏技术进步测算方法以来众多学者对测度方法的研究,并以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与否为主线,分别得出希克斯模型、要素份额模型和变替代弹性模型。希克斯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素份额模型最为细致地区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技术偏向;变替代弹性测度模型改良了希克斯模型,从有偏技术进步的本质进行测度,应用性最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东黎
技术进步的价值决定于投资品交易的收益:投资品的购买者通过购买投资品并将其投入生产获利。在开放经济情况下,投资收益在初次分配上产生差异,表现在投资收益相同情况下,我国实行自主创新型技术进步(购买国产投资品)优于引进技术型技术进步(购买进口投资品),更优于引进生产型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在1993—2007年,对我国技术进步总体而言,自主创新型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最大但趋于下降,引进技术型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次之而趋于提高,引进生产型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最小且趋于下降。鉴于这种情况,鼓励技术进步-自主创新的政策应该有所调整。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投资 初次分配 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