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2)
- 2023(12059)
- 2022(10150)
- 2021(9079)
- 2020(7522)
- 2019(16895)
- 2018(16725)
- 2017(32250)
- 2016(16876)
- 2015(19245)
- 2014(19052)
- 2013(19215)
- 2012(18653)
- 2011(17111)
- 2010(17305)
- 2009(15963)
- 2008(15345)
- 2007(13612)
- 2006(12437)
- 2005(11482)
- 学科
- 济(101290)
- 经济(101214)
- 管理(47355)
- 业(47048)
- 方法(35883)
- 企(34938)
- 企业(34938)
- 数学(32188)
- 数学方法(32029)
- 地方(29168)
- 中国(25657)
- 农(24441)
- 业经(19654)
- 农业(17589)
- 技术(17087)
- 地方经济(16683)
- 财(16596)
- 学(16097)
- 贸(14411)
- 贸易(14397)
- 制(14009)
- 融(13884)
- 金融(13882)
- 环境(13773)
- 易(13753)
- 发(13026)
- 银(12744)
- 银行(12729)
- 行(12351)
- 产业(10996)
- 机构
- 学院(251851)
- 大学(250510)
- 济(117608)
- 经济(115353)
- 管理(94144)
- 研究(92304)
- 理学(79861)
- 理学院(78932)
- 管理学(77853)
- 管理学院(77364)
- 中国(69608)
- 京(53427)
- 科学(52925)
- 财(50782)
- 所(46411)
- 中心(42048)
- 研究所(41440)
- 农(41004)
- 江(40050)
- 财经(39832)
- 经济学(37523)
- 经(36017)
- 范(34652)
- 业大(34578)
- 师范(34359)
- 北京(34154)
- 经济学院(33634)
- 院(33141)
- 州(31831)
- 农业(31517)
- 基金
- 项目(161899)
- 科学(128035)
- 研究(121677)
- 基金(116379)
- 家(99860)
- 国家(98979)
- 科学基金(85184)
- 社会(79921)
- 社会科(75943)
- 社会科学(75928)
- 省(65582)
- 基金项目(61679)
- 教育(55023)
- 划(52928)
- 自然(51688)
- 自然科(50465)
- 自然科学(50457)
- 自然科学基金(49535)
- 编号(48384)
- 资助(47659)
- 发(41207)
- 成果(38985)
- 重点(36475)
- 部(36266)
- 课题(34652)
- 创(34067)
- 发展(33995)
- 展(33461)
- 国家社会(33365)
- 创新(32005)
- 期刊
- 济(141684)
- 经济(141684)
- 研究(82412)
- 中国(55903)
- 农(38138)
- 财(37729)
- 管理(36164)
- 学报(34997)
- 科学(33959)
- 大学(27086)
- 融(27056)
- 金融(27056)
- 教育(26623)
- 农业(26368)
- 技术(25477)
- 学学(25276)
- 经济研究(23458)
- 业经(22079)
- 财经(20954)
- 问题(18433)
- 经(18200)
- 技术经济(15733)
- 贸(14246)
- 业(14214)
- 世界(13312)
- 统计(12557)
- 国际(12244)
- 资源(12123)
- 商业(12049)
- 图书(11988)
共检索到40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昶 李嵩然
四川作为西部最大的科教文化和经济中心,掌握其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应用的贡献程度,对四川及西部的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四川技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广义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四川省1985~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当前技术进步与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十分微弱,资本投入仍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因此提出,在进一步优化巩固资本投入结构的同时,加快我省技术进步步伐,提高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带动力度。
关键词:
创新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苏梅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直备受学者争论。本文根据四川省1993~2010年的存贷款余额和人均GDP数据,通过平稳性和协整检验说明四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二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并且通过向量误差模型的检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显示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强烈地拉动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是很明显。针对实证检验结果,建议四川省在金融发展方面采取如下改革措施:加大"利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专题研究力度;完善行业竞争体系,改善金融发展环境;鼓励金融创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王昕宇
探寻县域经济发展效率,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对2013年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不均衡,根据研究结果,文中对这些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川省 DEA 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艺 陈井安
新时代,县域经济已成为承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战略的综合经济形态。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回顾了新中国70周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取得成就和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历史演变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西琴 何芬 高吉喜
本文采用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协调度的概念,建立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二者的协调度测度模型,以四川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为不协调阶段,协调度为负值;2000年后进入协调时期,协调度为正值,同时表现出空间差异,2005年全省各市(州)分别属于五种协调类型,成都市和攀枝花市的协调度较高,其他大部分地区协调度较低。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协调度 四川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杰 杜受祜
后发地区同时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进行的研究表明:后发地区可以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实现后发地区的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外部合作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后发地区 广元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佳宝
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的行业选择,并在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炳康
一、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四川城市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城市历史悠久,但发展很缓慢四川许多城(镇)都有上千年,甚至二、三千年的历史。山城重庆,从古代巴国建都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远在汉代,重庆的手工业与商业已相当发达。唐宋以后,重庆已发展为长江上游的物资集散中心。1876年后,重庆成为英、日商埠,便成为长江上游对外贸易中心。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内迁工业的大部分也集中于此,人口由50万增至百万以上。盆西平原上的成都,从古代蜀国迁都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颖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人口与生态资源大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其摆脱仅仅依靠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模式,有效缓解四川的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最终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方法,利用四川省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对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十一五"期间四川低碳经济发展效率不高,高能耗、高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评价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钊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以四川地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分析这种影响。从1993年到1998年,先后对原南充地区、达县地区、乐山市和内江市进行了拆分,在保留原有四个地级行政区建制的同时,新设了广安地区、巴中地区、眉山地区和资阳地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自区域拆分后,新设地区和保留地区经济均取得了高于周边同类地区的发展速度,而这种拆分对新设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有更大的推动。
关键词:
行政区划调整 区域经济 四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耀辉 刘强 熊鹰 何鹏 杜兴端 李晓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农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路径。四川作为全国农业大省,面源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四川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基于四川省省情筛选了17个测评因子,采用BPEIR概念模型,结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21个市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及障碍度。结果显示,根据四川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将21个市州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发展指数>1. 2)包括甘孜州、资阳市、成都市、宜宾市;第二梯队(1<发展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余 詹懿
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研究四川省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指数(ACEI),选用人均GDP作为指标来讨论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1994~2010年的各年人均GDP数据中,计算得出每一年的经济发展协调指数,结果表明,四川省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为同步型,即老龄化完全或基本同步于经济发展。基于这一分析结果,从中分析人口老龄化加速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进而提出一些政策思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发展 ACEI数学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晓明 刘琳 杜娟
基于对石油产业投入与经济发展质量产出两系统间的相互促进、耦合协调关系的分析,本文梳理了石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建立耦合关联模型。研究采集四川省(涵盖12个市)油气资源丰富区域的2013—2014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石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同区域间石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耦合协调较差。据此,研究提出可从科技创新,优化石油产业资源配置,加强政府政策配套等多方面推动石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加明 杨英强
经济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的四大传导效应(国民收入、财政收入、资本市场和消费传导)来实现的。四川省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要对养老保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必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措施是: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夯实养老保险基金的经济基础;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基本养老基金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基本养老基金的增值潜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养老保险 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