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8)
2023(11116)
2022(9612)
2021(8774)
2020(7743)
2019(18013)
2018(18034)
2017(34823)
2016(19132)
2015(21884)
2014(22565)
2013(22398)
2012(21106)
2011(19352)
2010(19569)
2009(18556)
2008(18961)
2007(17268)
2006(15045)
2005(13797)
作者
(57856)
(48794)
(48686)
(46355)
(31035)
(23299)
(22203)
(19190)
(18340)
(17489)
(16463)
(16350)
(15730)
(15655)
(15427)
(15118)
(14911)
(14424)
(14196)
(14129)
(12396)
(12062)
(11943)
(11088)
(11052)
(10889)
(10876)
(10846)
(9954)
(9786)
学科
(82809)
经济(82694)
管理(63226)
(60333)
(51555)
企业(51555)
方法(39147)
数学(33224)
数学方法(32866)
(24296)
(21117)
中国(20630)
(19574)
(19421)
业经(17800)
技术(16963)
(15215)
贸易(15212)
(14807)
财务(14760)
(14738)
财务管理(14723)
理论(14681)
企业财务(13998)
农业(13938)
地方(13776)
(13628)
银行(13586)
(13400)
金融(13396)
机构
大学(296426)
学院(290843)
(121531)
经济(118938)
管理(111961)
研究(98940)
理学(96537)
理学院(95389)
管理学(93792)
管理学院(93232)
中国(74182)
(62638)
科学(59976)
(58798)
(51356)
(48545)
研究所(46359)
财经(46265)
中心(44775)
(44705)
业大(42846)
(41797)
北京(39799)
(38387)
农业(38229)
经济学(38051)
师范(37995)
(35007)
(34945)
经济学院(34308)
基金
项目(187825)
科学(147684)
基金(136861)
研究(136484)
(119304)
国家(118332)
科学基金(100628)
社会(87076)
社会科(82440)
社会科学(82414)
基金项目(72503)
(72148)
自然(64704)
教育(64077)
自然科(63209)
自然科学(63190)
自然科学基金(62116)
(61511)
资助(56054)
编号(55233)
成果(46470)
(43255)
重点(42685)
(39452)
(39408)
课题(38003)
(37770)
教育部(37211)
创新(36975)
科研(36051)
期刊
(135323)
经济(135323)
研究(86546)
中国(58387)
(47680)
学报(46446)
(43241)
科学(43064)
管理(41290)
大学(35133)
学学(32969)
教育(31900)
农业(28574)
技术(26676)
(25025)
金融(25025)
财经(23488)
经济研究(21061)
(20188)
业经(20061)
问题(17944)
技术经济(16048)
(15417)
(14617)
(14510)
理论(13964)
科技(13964)
统计(13525)
图书(13343)
商业(12976)
共检索到435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晖明  丁娟  
从制度安排角度解释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解释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辨证关系;而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对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关系又各有阐述。对上述理论围绕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关系进行了分析评述,并对两者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皮建才  
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变量,但是却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模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笔者把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统一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已成定论的观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景章  
本文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入手进行分析,根据台湾IC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技术进步、制度变迁是促进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关键,并给出对大陆产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玉祥  方云梅  
认识技术与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制度历史,清晰地把握未来的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具有主动性和先导性。突破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视角的局限,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节约,以及新产品的出现,构建基于技术的企业制度变迁模型,我们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蓉  贾根良  
战后以来,“新熊彼特”在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新熊彼特”技术变迁理论的兴起进行了概要性的评述,着重介绍了知识、学习与组织的关系,以及创新起源的争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并简要说明了“新熊彼特”对目前五大研究领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志峰  
从诺斯概括的制度变迁一般理论出发,评述这一理论最新的发展,即引入制度变迁的主观博弈过程和进化博弈过程。同时分析各种思路的假设前提,强调在解释现实的制度变迁时,应该注意假设与现实的一致性,指出与中国现实相对接近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祖君  
本文利用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草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草地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与草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趋势在长期上能较好地耦合,但二者变化速度的非一致性成为常态。本文在引入技术进步变量之后对该现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依据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草地产权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是工业化进程中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变量,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相互决定且共同作用于工业化,二者良性互动是工业化强大而又持久的动力源,会大大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的道路还远未走完,需要以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造就新型复合推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此,要做到"三个一揽子解决"。即,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一揽子解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高端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揽子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揽子解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峰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旭朝  丁昌锋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不管政府的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不容置疑的。当前,民间金融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仅就如下四个问题阐述我们的观点,国内外民间金融的范畴比较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与民间金融问题的关系;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浅化的结果;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制度的变迁。更深层次地,我们认为:对民间金融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事实上是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一个具体阐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恩全  郑尚植  
本文主要从经济思想比较的视角出发,深刻而详实地比较了新老制度学派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解,从而展现了一直以来被人遗忘的老制度学派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另一种解释,这一方面为进一步挖掘老制度学派的理论价值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同时也有助于主流新制度经济学的不断完善并吸收其中有益的见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尚涛  樊增强  
本文将技术标准联盟看作是技术经济环境变动下的局部技术制度创新,该技术制度安排来源于技术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的制度非均衡而导致的潜在利润,并探讨技术标准联盟制度变迁的主体和驱动因素等。认为技术标准联盟的效率决定于技术本身的优劣和制度效率,从而导致技术标准联盟的不断演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