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6)
- 2023(12822)
- 2022(11190)
- 2021(10578)
- 2020(8776)
- 2019(20405)
- 2018(20298)
- 2017(38717)
- 2016(20832)
- 2015(23622)
- 2014(23421)
- 2013(23445)
- 2012(21516)
- 2011(19625)
- 2010(19147)
- 2009(17383)
- 2008(16843)
- 2007(14398)
- 2006(12549)
- 2005(11170)
- 学科
- 济(87952)
- 经济(87858)
- 管理(60585)
- 业(57564)
- 企(47584)
- 企业(47584)
- 方法(42311)
- 数学(37171)
- 数学方法(36815)
- 中国(24826)
- 农(21981)
- 财(19891)
- 学(18437)
- 业经(18171)
- 技术(17892)
- 贸(17582)
- 贸易(17574)
- 易(17166)
- 地方(15490)
- 农业(14778)
- 和(14285)
- 制(14256)
- 环境(14212)
- 理论(13652)
- 银(12496)
- 银行(12456)
- 务(12306)
- 财务(12239)
- 财务管理(12223)
- 融(12106)
- 机构
- 大学(302300)
- 学院(296612)
- 济(126045)
- 经济(123649)
- 管理(120718)
- 理学(105265)
- 理学院(104137)
- 研究(103883)
- 管理学(102570)
- 管理学院(102039)
- 中国(76896)
- 京(65256)
- 科学(62987)
- 财(52975)
- 所(51652)
- 研究所(47487)
- 中心(45789)
- 农(45155)
- 财经(43671)
- 业大(43556)
- 北京(42000)
- 经(40103)
- 江(39870)
- 范(39206)
- 师范(38882)
- 经济学(38440)
- 院(37483)
- 农业(35440)
- 经济学院(34759)
- 财经大学(32778)
- 基金
- 项目(207649)
- 科学(164022)
- 基金(152698)
- 研究(152657)
- 家(133183)
- 国家(132165)
- 科学基金(113411)
- 社会(97310)
- 社会科(92443)
- 社会科学(92417)
- 基金项目(81196)
- 省(77795)
- 自然(73074)
- 自然科(71416)
- 自然科学(71400)
- 自然科学基金(70133)
- 教育(69165)
- 划(66433)
- 资助(63018)
- 编号(60818)
- 成果(48976)
- 部(47168)
- 重点(46230)
- 发(44149)
- 创(43466)
- 课题(41402)
- 国家社会(40761)
- 创新(40669)
- 教育部(40652)
- 科研(39477)
- 期刊
- 济(131183)
- 经济(131183)
- 研究(89404)
- 中国(54370)
- 学报(46143)
- 科学(43906)
- 管理(43766)
- 农(39875)
- 财(37584)
- 大学(34993)
- 学学(32310)
- 教育(32264)
- 农业(28985)
- 技术(27577)
- 经济研究(22001)
- 融(21898)
- 金融(21898)
- 财经(20909)
- 业经(19209)
- 图书(18567)
- 经(17897)
- 问题(16938)
- 技术经济(16289)
- 业(15905)
- 科技(15636)
- 理论(14672)
- 贸(14458)
- 世界(13759)
- 实践(13150)
- 践(13150)
共检索到428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滕玉华
为了缓解中国当前的能源约束,政府与诸多学者提出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式来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本文介绍了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效率研究的发展状况和脉络,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的节能降耗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文献综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文玲
中国OFDI与本国技术进步的关系引起学者关注,他们认为中国OFDI具有逆向技术外溢效应并能够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但是对于影响的程度则持有不同的意见:中国OFDI能够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但是影响效应不明显。分析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可以总结出中国技术吸收能力对促进技术进步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OFDI “走出去”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关键词:
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DEA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楠 贾丽静 张军桥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前沿型技术进步与追随型技术进步两类,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施加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影响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其正向作用力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 Tobit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鑫生
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国内外的经济学者把技术进步分为自主研发和技术扩散,使用专利作为技术进步或创新的测度指标,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基本上认同技术进步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慧 许超
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这一角度,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回归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原因,从而对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现象作出解释。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从外生偏向性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增长情况而言,能源增长型技术水平的提升显著地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强度,能源价格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分别解释28%与72%的能源强度变化;第二,就内生偏向性技术水平提升下的能源强度增长而言,二产比重、能源价格、研发投入是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强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和能源价格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林辉 宋冬林 董直庆
针对国内对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定量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回顾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前沿经验研究文献,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经济增长、高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根源在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作用,总结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计方法主要包括不变质量价格指数法、C-M方法和生产函数法。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国内文献还主要局限于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组成成分分解,或只涉及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定性分析或存在性检验。当然,如何有效剥离并精确测度依附于资本投资和设备更新过程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是前沿文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章成帅
本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和指标、效率水平、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结果发现,无论整体还是分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呈缓慢提高趋势,但处于较低水平;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未明显改善;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普遍较低,"高投入、低效益"矛盾依旧;竞争市场结构、大规模企业和出口有利于创新效率提高,国有成分起抑制作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效应模棱两可。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刚 孙婉璐
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创造新的生产力和新的产业模式的同时,也会对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变化。文章从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对就业均衡、劳动力市场结构、收入分配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四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出了为缓解技术进步、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负面冲击的相关政策建议。并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空白,对未来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静 韩维芳 刘念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对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了检验。本文讨论了现有文献中度量投资效率的经济学理论,对文献中使用的投资度量和研究模型及其优劣进行了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目前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成果,并对投资效率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投资效率 代理问题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燕
本文从南方国家的立场出发,以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根本方式为线索,就南北贸易对其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总结。分析表明,南北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同时具有两面性效应,并因技术进步方式和发展中国家特征的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综合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守春 董秀成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53—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Chow检验结果表明1978年的因果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内,只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冯梦黎 甘雨婕
能源回弹效应系数反映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产生新的能源需求的大小。基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环境负荷分解模型,运用IPAT方程,把能源消费的变化量分解成由经济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费增加量与由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引起的能源节约量,利用中国2001—2011年宏观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样本区间中,11个年度均属于逆反回弹效应,且能源回弹效应系数与能源消费回弹量呈同势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使用的巨大环境影响使能源消耗的生态占用问题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生态足迹分析法(EFA)的理念,计算了中国1980年-2007年的能源生态足迹,并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方法将广义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采用时间序列法实证分析了这3个部分和能源专有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确实能够降低能源生态足迹,但各因素的相对作用和作用周期有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广义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于能源专有技术的作用;规模效率的滞后性最明显;技术效率的相对作用较大,科技进步的贡献相对低些,但随着时间推移,技...
关键词:
能源生态足迹 科技进步 曼奎斯特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