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3)
- 2023(5926)
- 2022(4805)
- 2021(4623)
- 2020(3822)
- 2019(8881)
- 2018(8547)
- 2017(16223)
- 2016(8310)
- 2015(9431)
- 2014(9180)
- 2013(9389)
- 2012(8868)
- 2011(8207)
- 2010(7997)
- 2009(7353)
- 2008(7203)
- 2007(6218)
- 2006(5518)
- 2005(5284)
- 学科
- 济(44039)
- 经济(44014)
- 业(24910)
- 管理(24193)
- 方法(19591)
- 企(19374)
- 企业(19374)
- 数学(18117)
- 数学方法(18052)
- 中国(14717)
- 技术(12198)
- 贸(10869)
- 贸易(10864)
- 易(10727)
- 农(10080)
- 财(8370)
- 制(7845)
- 业经(7732)
- 产业(7199)
- 学(7094)
- 技术管理(6964)
- 出(6805)
- 农业(6610)
- 环境(6506)
- 结构(6438)
- 银(6378)
- 银行(6365)
- 融(6236)
- 金融(6236)
- 行(6232)
- 机构
- 大学(129220)
- 学院(126383)
- 济(67875)
- 经济(67099)
- 研究(51401)
- 管理(47664)
- 理学(41137)
- 理学院(40687)
- 管理学(40282)
- 管理学院(40030)
- 中国(39619)
- 京(28210)
- 科学(27937)
- 财(26376)
- 所(25621)
- 研究所(23496)
- 经济学(23401)
- 财经(21862)
- 中心(21515)
- 经济学院(21180)
- 经(20312)
- 北京(18582)
- 农(18505)
- 院(18487)
- 江(16642)
- 财经大学(16478)
- 业大(16397)
- 科学院(15948)
- 范(15365)
- 师范(15210)
- 基金
- 项目(85406)
- 科学(69163)
- 基金(65775)
- 研究(62627)
- 家(58255)
- 国家(57910)
- 科学基金(49163)
- 社会(43921)
- 社会科(42060)
- 社会科学(42053)
- 基金项目(33715)
- 自然(29420)
- 省(29215)
- 自然科(28815)
- 自然科学(28808)
- 自然科学基金(28367)
- 教育(27729)
- 资助(27367)
- 划(25868)
- 编号(21924)
- 部(21341)
- 国家社会(20482)
- 中国(20476)
- 重点(19944)
- 发(19469)
- 教育部(18514)
- 创(18441)
- 创新(17620)
- 成果(17302)
- 人文(17047)
共检索到191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智峰 汪伟 吴化斌
文章基于非均衡增长的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问题。在厘清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部门的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拟合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经验事实,并对模型经济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1)从供给侧角度考察,轻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的相对变化是中国工业产出结构变化的动因;而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2)重工业技术进步对轻工业产出具有溢出效应。(3)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相对高于轻工业时,投资率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消费份额逐步下降,同时重工业产品...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业结构 升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小平
文章将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创新,并沿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等路径,探讨了消费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及条件。文章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引导着资源的配置方向;沿着不同的路径,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前沿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效率。当发明专利得到更好的保护时,生产者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会提高,这时,可用的科技成果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能推动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还能推动企业突破现有的生产前沿,实现技术创新。由于小企业运营更灵活、竞争压力更大,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市场结构中,消费结构升级更能推动技术创新;而政府主导的研发往往缺乏行业需求等信息,可能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脱节,因此,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难拉动技术创新。不仅如此,在开放条件下,企业还可以通过模仿去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新需求,进口越多,模仿的空间越大,这种模仿会提升技术效率,但可能会不利于技术创新。基于1999-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论断成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龚雅云
针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研究1997-2011年我国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总效应与强度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强度效应下降及反转是总效应下降及反转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未促进用水强度下降;利用完全模型得到,各省份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东部发达地区是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并未推动总效应下降,区域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较弱;利用简化模型得到,总效应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与完全模型一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促进总效应下降的效果好于中西部地区;改进的LMDI方法符合残差检验和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刚 袁帅 张玉巧
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引起了人们对"机器替代人工"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厘清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结构性失业就有重要意义。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会对就业产生促进和破坏两方面的作用,企业对在职员工培训愿望不强和大学教育同市场要求技能错配是产业升级过程中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应对这次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所造成的冲击,应该加大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减小结构性失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 结构性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唐朱昌
本文对1985—2003年来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做了评估,用DEA法计算期间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TFP)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对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和论证了:(1)中国工业部门在1991—1995和1999—2003年间两度有重化工业化趋势,在1993—1998年间发生了加速资本深化,1999年后,资本深化逐年趋缓。不同产权类型的资本产出比、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存在很大差异;(2)工业行业在1990—1993年和1999—2003年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两个期间的技术进步主要分别归因于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3)国企比例或垄断程度高的行业在技术变化方面...
关键词:
技术选择 技术进步 资本深化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博 温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出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以此来衡量工业技术进步,并将其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将工业整体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部门,利用行业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我国不同工业部门就业的相应影响。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效应 工业结构 数据包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世川 刘岳平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模型,并用1978~2011年的中国工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技术进步增长率小于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1987年前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劳动,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资本偏向性,不同阶段的行业技术偏向性不一致;技术研发能力、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资本深化是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静 张建华
本文通过建立金融错配下两厂商生产模型,并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国有经济比重高的企业偏好于通过技术引进和购买方式促进技术进步,而金融错配制度加剧了这一效应。本文用2001—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3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验证了上述结论,指出调整金融资源配置、加快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有助于倒逼企业减少技术引进依赖。
关键词:
金融错配 所有制结构 技术引进与购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斌 赵新华
文章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混合技术效应、结构生产技术效应、结构治理技术效应和综合效应,并运用37个工业行业2001-2009年三种主要废气排放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气减排的贡献,得到如下结论:纯生产技术效应、纯污染治理技术效应在减排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工业废气减排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相对2001年甚至还加剧了环境污染;结构生产技术效应和结构治理技术效应都对废气减排起到了促进作用,环境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业结构的不合理。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环境污染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寿平
要素流动推动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影响着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在估计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工业结构变化的技术进步率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率在不断改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较明显倾向于第二、三类产业;资本要素对技术进步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劳动力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但是主要依靠内部增长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率的增长,其中劳动力的流动对第三类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
关键词:
工业结构变化 技术进步率 结构红利假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天仕 徐现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技术进步方向却被忽略了。本文从Acemoglu(2002)的定义出发,推导出度量技术进步方向的方法,并据此考察了中国1978~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结果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的技术进步大体上是偏向资本的;而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中国的技术进步更有助于提高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而且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理解。
关键词:
技术进步方向 经济增长 劳动报酬份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李菁昭 汤文静 匡熠
基于2014Q1-2016Q1时期中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依赖性;互联网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总体空间溢出效应,"硬性"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有显著的驱动作用,"软性"技术进步更倾向于推动省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邻近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互联网金融和技术进步的交互作用未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样本期内互联网金融与技术进步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更倾向于具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