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2)
- 2023(11386)
- 2022(9486)
- 2021(8610)
- 2020(7351)
- 2019(16676)
- 2018(16236)
- 2017(31057)
- 2016(17243)
- 2015(19286)
- 2014(19408)
- 2013(19132)
- 2012(17860)
- 2011(16090)
- 2010(16210)
- 2009(15158)
- 2008(15285)
- 2007(14017)
- 2006(12063)
- 2005(10802)
- 学科
- 济(73586)
- 经济(73508)
- 业(53725)
- 管理(51596)
- 企(43024)
- 企业(43024)
- 方法(36614)
- 数学(31818)
- 数学方法(31560)
- 农(20984)
- 中国(20168)
- 财(19529)
- 学(17379)
- 技术(16268)
- 业经(15724)
- 农业(14956)
- 贸(14872)
- 贸易(14871)
- 易(14451)
- 务(12652)
- 财务(12630)
- 财务管理(12605)
- 制(12361)
- 理论(12156)
- 企业财务(12006)
- 地方(12003)
- 和(10885)
- 银(10772)
- 银行(10711)
- 融(10681)
- 机构
- 大学(262923)
- 学院(260913)
- 济(108940)
- 经济(106867)
- 管理(99267)
- 研究(88727)
- 理学(86709)
- 理学院(85725)
- 管理学(84282)
- 管理学院(83804)
- 中国(64810)
- 科学(57746)
- 京(54809)
- 农(53122)
- 财(47791)
- 所(46966)
- 业大(44933)
- 研究所(43321)
- 农业(42680)
- 中心(40261)
- 财经(39142)
- 江(38457)
- 经(35641)
- 经济学(34694)
- 北京(34027)
- 范(32687)
- 师范(32205)
- 经济学院(31684)
- 院(31109)
- 州(29953)
- 基金
- 项目(177950)
- 科学(138880)
- 基金(129848)
- 研究(122352)
- 家(116508)
- 国家(115535)
- 科学基金(97206)
- 社会(78903)
- 社会科(74768)
- 社会科学(74743)
- 省(69858)
- 基金项目(69417)
- 自然(64717)
- 自然科(63272)
- 自然科学(63246)
- 自然科学基金(62170)
- 划(59712)
- 教育(56529)
- 资助(52409)
- 编号(47589)
- 重点(40734)
- 部(39411)
- 发(37936)
- 创(37903)
- 成果(37558)
- 创新(35436)
- 科研(35053)
- 计划(35006)
- 教育部(33197)
- 国家社会(33064)
- 期刊
- 济(112324)
- 经济(112324)
- 研究(69530)
- 学报(49928)
- 中国(48879)
- 农(46687)
- 科学(43322)
- 财(37698)
- 大学(36158)
- 学学(34674)
- 管理(33454)
- 农业(31336)
- 教育(23445)
- 技术(22866)
- 财经(20060)
- 融(19886)
- 金融(19886)
- 经济研究(18849)
- 业经(17660)
- 业(17324)
- 经(17270)
- 问题(15518)
- 技术经济(14891)
- 版(14189)
- 科技(14001)
- 业大(12940)
- 贸(12426)
- 商业(12283)
- 统计(11759)
- 理论(11534)
共检索到369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鑫
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了城乡分离和城乡融合的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如何受制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研究发现:在城乡分离的状态下,若不存在技术进步,则农业就业比重不会持续下降,而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当出现技术进步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将使经济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动态过程;在城乡融合的状态下,若加速的资本积累未匹配正的就业增长率,则经济将被导入一个低水平的动态过程中。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 劳动力就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晨 冯志轩
本文将劳动力价值决定置于资本积累的视角下,探讨了技术变化及阶级关系对劳动力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以"无储蓄原则"识别劳动力价值的新方法。根据这一方法,本文测算了中国全国平均的劳动力价值。结果表明,尽管存在改善的趋势,但是中国的收入分配形势实际上非常严峻,目前,城镇中约有40%的居民的收入低于劳动力价值水平,即难以通过自身收入实现正常的劳动力再生产。这不仅意味着约40%的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令人忧虑,而且如此高比例居民的收入低于劳动力价值将会使经济面临全面失衡的问题。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劳动力价值 测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润东
技术进步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长期以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它客观上受到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又与人们考察的时期长短相关。早期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不乏一些有见地的结论。当代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的事实,为进一步研究其就业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对不同劳动力群体的需求模式与失业效应变化做了理论描述,形成了关于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判断,由此说明技术进步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劳动力 就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王文静
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以青年劳动者为对象,采用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人力资本积累对当下青年劳动者职业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积累仍然是劳动力市场识别青年劳动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积累促使青年劳动者选择更高层次的职业,抑制青年劳动者选择非法职业和蓝领职业。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年劳动者职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越倾向于选择白领和精英职业,而较少考虑蓝领职业。目前,多层次完善教育环境将更有利于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怡安
文章通过构建Multinominal Logit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相对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入城市较高层次行业就业的制约性因素,长期来看,加快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利于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经济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既是资本积累体制演变下劳动力商品化和降商品化的周期摆动过程,也是劳资矛盾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1980年代以来,劳动力就业的"临时性"和雇佣制度的"灵活性"成为资本全球化下的"新"发展。其实,所谓"新"的现象不过是资本主义积累体制演变的结果,是资本、国家和劳工力量失衡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复兴,是马克思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灵活、弹性的劳工就业体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这一现象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波兰尼式的"劳工抗争",其只是对既有生计模式的反抗,这种反抗模式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周期性变化而来回摆动,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劳资之间的关系,但终归不可能消除这一矛盾,更需要马克思式的"工人阶级联合统一的斗争",才能对资本主义的弹性积累体制予以有力的遏制。
关键词:
资本积累体制 劳动力商品化 灵活雇佣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既是资本积累体制演变下劳动力商品化和降商品化的周期摆动过程,也是劳资矛盾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1980年代以来,劳动力就业的"临时性"和雇佣制度的"灵活性"成为资本全球化下的"新"发展。其实,所谓"新"的现象不过是资本主义积累体制演变的结果,是资本、国家和劳工力量失衡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的复兴,是马克思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灵活、弹性的劳工就业体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这一现象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波兰尼式的"劳工抗争",其只是对既有生计模式的反抗,这种
关键词:
资本积累体制 劳动力商品化 灵活雇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丽丽 赵勇
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文章对FDI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渠道(劳动力就业、国内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内,FDI都通过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技术进步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虽然FDI在短期内对国内投资存在着正向的"挤入"效应,但在长期内却"挤出"了国内投资。比较二者之间的产出弹性,发现FDI的产出弹性要小于国内投资。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军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进步变量的劳动力就业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总体,也考察了以行业特点分组的子样本的劳动力就业受上述三项变量影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贸易和国内技术进步会拉动我国就业,而FDI则会抑制我国就业。从基于行业特点分组的研究来看,国际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FDI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抑制随着FDI进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小;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静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源泉。所有制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总量增加趋势明显,私营经济资本总量直追国有资本投资总量。体制改革使我国整体就业人数下降,私营企业吸纳就业量逐年增加,此外,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资本就业弹性数据也逐年变化。不同所有制结构下资本积累和就业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如何进行就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资本积累 所有制结构 就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滨
文章利用能源行业1985-2016年的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能源工业技术进步率后,与该行业内的劳动力就业变化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对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时期内,技术进步在当年并不会对劳动力就业量产生影响,而是从第二年开始对就业量产生影响,其影响具有时滞性、长期性和平稳性的特点;技术进步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同;在短期,挤出效应可能大于促进效应,从长期来看,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会稳定促进该行业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行业 挤出效应 区域经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陆敏辉 石家莉 陈宇淳
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我国能源行业1985年到2016年间的技术进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探讨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样本时期内,技术进步在当年并不会对劳动力就业量产生影响,而是从第二年开始对就业量产生影响,具有时滞性、长期性和平稳性的特点;第二,技术进步在不同时期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同,具有挤出效应和促进效应。从短期来看,挤出效应大于促进效应,从长期来看,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会稳定促进该行业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能源行业 VAR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俞敬忠 王永作
乡镇企业的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俞敬忠,王永作国家工业化将带来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各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国乡镇企业已是工业化的一支生力军,因此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用什么方法积累资本,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王永进 李坤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提高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也有助于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提升。另外,其对农村劳动者正式教育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城镇劳动者,而对农村劳动者脱产职业培训的促进作用却显著小于城镇劳动者;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对辅导班教育投入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基本教育投入。上述结论意味着,引导我国出口结构向具有生产率优势的行业转变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
关键词:
出口企业生产率 人力资本 二元劳动力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