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8)
- 2023(8741)
- 2022(7147)
- 2021(6307)
- 2020(5420)
- 2019(12180)
- 2018(12146)
- 2017(24076)
- 2016(12313)
- 2015(13770)
- 2014(13623)
- 2013(13820)
- 2012(12742)
- 2011(10876)
- 2010(11171)
- 2009(10513)
- 2008(10660)
- 2007(9629)
- 2006(8648)
- 2005(8122)
- 学科
- 业(72640)
- 企(66627)
- 企业(66627)
- 济(64019)
- 经济(63951)
- 管理(53221)
- 方法(29941)
- 业经(24398)
- 农(21879)
- 数学(21849)
- 数学方法(21775)
- 贸(21517)
- 贸易(21506)
- 易(20943)
- 财(20767)
- 技术(19261)
- 务(16424)
- 财务(16409)
- 财务管理(16403)
- 农业(16132)
- 企业财务(15424)
- 中国(13436)
- 制(11995)
- 技术管理(11976)
- 策(11786)
- 理论(11449)
- 划(11308)
- 和(11235)
- 地方(10784)
- 企业经济(10424)
- 机构
- 学院(185724)
- 大学(179177)
- 济(90440)
- 经济(89036)
- 管理(79092)
- 理学(67740)
- 理学院(67257)
- 管理学(66644)
- 管理学院(66309)
- 研究(55028)
- 中国(45348)
- 财(39055)
- 京(36135)
- 财经(31183)
- 农(29533)
- 科学(29473)
- 江(29233)
- 经(28313)
- 经济学(27598)
- 所(26908)
- 中心(25477)
- 经济学院(25345)
- 业大(24556)
- 商学(23904)
- 研究所(23776)
- 商学院(23693)
- 农业(23119)
- 财经大学(22683)
- 州(22456)
- 经济管理(22407)
- 基金
- 项目(117498)
- 科学(94411)
- 研究(89328)
- 基金(87086)
- 家(73795)
- 国家(73103)
- 科学基金(64980)
- 社会(60248)
- 社会科(57467)
- 社会科学(57454)
- 省(46524)
- 基金项目(45876)
- 自然(39738)
- 自然科(38927)
- 自然科学(38922)
- 教育(38479)
- 自然科学基金(38326)
- 划(36378)
- 编号(35766)
- 资助(34989)
- 业(31413)
- 创(28629)
- 成果(27125)
- 部(26369)
- 发(26082)
- 创新(25847)
- 国家社会(25656)
- 重点(25458)
- 制(23937)
- 人文(23723)
共检索到285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远 谭文君
本文通过扩展Grossman—Rossi—Hansberg模型,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静态上,技术进步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不同外包形式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不同分离技术的相对进步程度;(2)动态上,技术进步对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市场开放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服务业技术密集度;(3)通讯技术和服务业R&D投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推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相关性指数的提高。实证部分进一步采用跨国产业面板数据证明了理论部分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对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结构优化协调推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服务技术外溢 服务外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大中
中国服务业总体增长速度虽然较快 ,但与其他经济体相比 ,存在明显的“三低”现象 ,即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偏低、就业比重偏低和人均增加值偏低 ;以人均产值增长率衡量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中国服务业增长的驱动力发生了变化 :资本—产出比增长率 (衡量资本深化的工业化进程 )对服务业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开始超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其原因在于 ,中国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并不是劳动增强型的 ,而是略微资本增强型的。有鉴于此 ,在推进服务业发展战略时 ,应重新审视通过服务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失业人员的就业措施 ;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服务业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战...
关键词:
服务业 技术进步 资本深化 工业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兴扬
自从1972年中美经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发展成果显著.从美国进口中国农产品方面看,尽管在平缓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低;从美国向中国出口农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玉娟
以服务业FDI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服务业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的产生可以通过两条渠道:外资企业相对国内企业的要素生产率优势和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基于中国1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6.0实证分析了服务业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服务业FDI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是通过外资企业提高自身要素生产率相对优势实现的,没有产生技术外溢。在研究期间,服务业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技术进步效应为负,没有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服务业FDI 技术进步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王静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消费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二者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利用面板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类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东西部地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服务业技术进步均有明显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对服务业技术进步有阻碍作用,且这一趋势在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志庆 陈银娥
长期以来,贸易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效应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理论对它的解释力十分微弱,许多实证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且存在广泛争议。本研究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将知识贸易从贸易活动中抽象出来,引入知识贸易方程,构建数学模型,并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贸易政策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这既填补了新增长理论未对贸易进行建模的空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理论对上述效应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原因;但它并不能使技术进口国实现对技术出口国的反超战略;另外,贸易保护政策阻碍技术进步,并降低经济福利。
关键词:
知识贸易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理论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出口贸易增长是以出口竞争优 势为依托的,而技术进步则是形成和强化出日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约束,尽管我国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对出口贸易发展的贡献还很有限。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主要集中于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出口增长主要靠体制改革对企业内部活力的激发和资源优势的调动来实现。不可否认资源优势是支持我国对外贸易长期高速增长的条件之一,但要实现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仅仅依靠劳动和要素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扩大是不够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卫民 李猛 董哲昱
基于拓展的知识生产和技术进步两部门模型,从小微企业主知识溢出视角深入分析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对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中国2000-2018年30个省际地区面板数据,探析知识外溢到技术部门并通过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带来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途径。得到结论与政策启示:要高度重视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小微企业对于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知识溢出通过改进技术水平和扩大技术服务市场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中人口流动过程必须促进劳动力知识的有效增长;知识溢出的过程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和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更为明显,为避免成本病和抽租模式发生,对于小微企业主群体,大力推进知识共享与溢出、出版更多的管理或经营方面的图书等出版物、提高其知识量,对于完善企业家市场、提高服务业的竞争程度、提高劳动力重组的可能性和劳动力流动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一、外贸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基本原理适用于服务贸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贸易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和先锋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都证明了,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的综合性引擎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根据经济学原理和中国的实证情况,对外贸易发展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引擎作用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方面: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翔硕 尹翔康
19世纪下半叶欧美国家和20世纪下半叶东亚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都显示:关税(及 非关税)保护相对较高的时期经济增长较快,而保护较低的时期经济增长反而较慢。 理论显示:贸易与增长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贸易对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是 否有利于技术进步。从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来看,在发展较落后的阶段,一定的保 护将有利于一国获得先进的技术,从而加快其增长;而当一国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后, 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这时较高的关税等保护将不利于其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贸易保护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贺执中 盛敏
本文借助计量分析方法,对外商投资的流量与行业投向效应,资本存量效应、进出口贸易效应以及技术进步效应作了如下实证分析,有若干结论是值得深思的。 一、外商投资的净流量与行业投向效应分析 本文中,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的净流量(NFDOI)是指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各年实际值(亿元);外商投资的存量是指各年外商投资净流量和扣除折旧费用之后的累积值。由于我国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朱钟棣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DEA方法将中国32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分别就出口和进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1998—2003年期间,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贸易开放度高的行业并不比贸易开放度低的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出口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但进口显著地促进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增长。所以,调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模式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 生产率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爱民
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且服务贸易进口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影响比较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顺勇 朱屿 李翔
实现中国对日韩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实现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利用2007—2018年OECD的相关数据,采用修正的CMS模型对中日、中韩服务贸易增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韩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总效应高于中日,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推动中日、中韩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对日本的服务贸易中,出口产业结构效应由负转正且不断增大,出口价格竞争效应则由正转负且不断变小;在对韩国的服务贸易中,出口产业结构效应在对韩国服务出口中总体偏低但在不断增加,出口价格竞争效应对总效应增长的贡献较大。新时期应继续优化中国对韩国服务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对日本服务产品价格竞争力,充分利用双边贸易协定来促进中国服务出口增长。
关键词:
CMS模型 服务贸易 中日韩 贸易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佃凯
本文从增长率的角度,利用HP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波动周期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有8个波动周期,均为3~4年短周期,目前正处于第8个周期内的下降阶段。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的波动性在减弱,稳定性在增强。虽然根据目前的数据还不能判断中国服务贸易中长周期的时间跨度,但是从发展趋势上来看,服务贸易增长率已经处在下降通道之中。因此在近期,服务贸易的增长很难有大的改观,依靠服务贸易增长来缓解外贸下滑的希望不大。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周期 波动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危机冲击、贸易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
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服务业FDI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方法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与中国制造业增长——基于后向关联调节效应的研究
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分析
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电力消费增长的影响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
汇率波动下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中日贸易的经验分析
贸易集约边际扩张、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福利波动的比较静态分析
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增长动态波动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因素分解及测算
从结构角度看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