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8)
2023(5133)
2022(4230)
2021(3843)
2020(3251)
2019(7393)
2018(7262)
2017(12797)
2016(6342)
2015(7296)
2014(7384)
2013(7161)
2012(6683)
2011(6221)
2010(6130)
2009(5668)
2008(5880)
2007(5125)
2006(4545)
2005(4266)
作者
(19414)
(16823)
(16584)
(15586)
(10437)
(7798)
(7313)
(6457)
(6006)
(5786)
(5660)
(5423)
(5299)
(5282)
(5133)
(4985)
(4977)
(4886)
(4831)
(4794)
(4119)
(4047)
(4022)
(3735)
(3698)
(3628)
(3527)
(3483)
(3401)
(3259)
学科
(30872)
经济(30816)
管理(22258)
(21788)
(17832)
企业(17832)
(17485)
贸易(17477)
(16979)
方法(14139)
数学(12079)
技术(12054)
数学方法(11990)
中国(7678)
(7604)
(7387)
技术管理(7049)
(6685)
(6644)
关系(6592)
(6079)
出口(6059)
出口贸易(6059)
业经(6033)
地方(5331)
(4966)
(4878)
金融(4878)
(4746)
农业(4711)
机构
大学(103624)
学院(102578)
(51154)
经济(50405)
管理(38755)
研究(35488)
理学(33699)
理学院(33389)
管理学(32980)
管理学院(32779)
中国(25201)
(21235)
(20581)
科学(19166)
(17283)
财经(17262)
经济学(17051)
(15753)
中心(15718)
经济学院(15690)
研究所(15614)
(15147)
(14785)
业大(14179)
(13323)
(13157)
北京(12768)
财经大学(12732)
(12073)
师范(11960)
基金
项目(69490)
科学(54911)
基金(51620)
研究(51561)
(45426)
国家(45127)
科学基金(38075)
社会(34908)
社会科(33385)
社会科学(33381)
基金项目(26892)
(25747)
教育(23046)
自然(22808)
自然科(22308)
自然科学(22305)
自然科学基金(21915)
(21715)
资助(20527)
编号(19782)
(16385)
重点(15914)
国家社会(15766)
(15555)
成果(15349)
(15164)
(14783)
创新(14736)
教育部(14351)
人文(13897)
期刊
(52023)
经济(52023)
研究(31491)
中国(19810)
(15276)
学报(14713)
管理(14326)
科学(14025)
(13383)
(12704)
大学(11769)
学学(11253)
国际(11168)
技术(10780)
经济研究(10088)
农业(9463)
财经(8894)
教育(8859)
问题(8445)
(8384)
金融(8384)
业经(8094)
(7770)
技术经济(6872)
(6534)
贸易(6534)
世界(6430)
科技(5982)
商业(5596)
国际贸易(5504)
共检索到153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代迪尔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探讨了贸易开放度、技术进步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基于中国1960~2007年的时序数据,结合环境学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定量分析的温室效应估计方程。采用ARDL法估计的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强度、国际技术溢出、技术转化均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减轻温室效应;贸易开放度、能源消耗会加重温室效应;人均收入与温室效应无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杰  朱立志  浦华  
气候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升温,从而引起全球变暖,将对农业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使用一个CGE全球模型GTAP来预测全球变暖对农业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纬度地区将获益,而低纬度地区将受损。北美小麦出口的重心将从美国转向加拿大,中国将取代东盟成为主要的稻米出口国。农业经济占GDP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伟涛  盛丹  
本文采用2002年、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减少教育投资,不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贸易开放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大;随着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增加教育投资,有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影响相对更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春明  郭界秀  
文章对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发现进口贸易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口贸易主要通过进口总量效应、进口模式效应和进口竞争效应对一国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在综述的基础上,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评述,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梦泓  
我国的加工贸易将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工贸易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效应。加工贸易带动了机械设备等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直接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并建立起新的产业。加工贸易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强化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强了企业的模仿能力,加深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了人力资本的流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建军  仇怡  
通过分析东道国的人力资本、R&D存量、产业集聚以及制度等因素对一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机理,构造了相关的理论模型。结论表明,人力资本、R&D存量、产业集聚与制度等因素是制约一国获得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影响因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俊伟  张二震  
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进步的2×2×N,即两种要素,两个国家,N种产品的贸易模型,分析由于技术进步引发外包国技能溢价上升,如何导致外包国的企业通过产业链的片段化将部分环节外包给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而将要素投入转化为中间品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封闭条件以及技术垄断存在时,一国的产品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当垄断期结束后,由于自由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技术研发国将某些产品的全部生产都外包给别国,进而缩小了本国的产品空间。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假设下,外包国的贸易必将出现逆差,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的持续,贸易逆差将会持续,甚至增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俊玲  林季红  
基于中国1995—2009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探索不同贸易类型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贸易的开展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不仅存在贸易种类间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行业间的差异。其中,对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来说,中间品出口、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最终消费品出口和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最终消费品出口、进口和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中间品出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通过建立和扩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的理论模型,本文认为,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国相互贸易会获得不同的贸易利益,其中一些国家的贸易利润除了来自于本国的剩余价值外,还来自于贸易对手国的剩余价值,而贸易对手国将失去一些剩余价值,遭受贸易损失。如果在相互贸易的过程中,某个国家出现技术进步,则与技术进步前相比,这个国家一般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而另外一个国家是否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则依赖由一些参数形成的相关条件,在满足这种条件下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在不满足这种条件下会出现贸易损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鸿  
我国进口贸易为我国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技术引进 ,使我国快速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技术引进结构不尽合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不够 ,使得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 ,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克服缺点 ,以实现赶超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知  
本文构造了一个描述工业品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生产两种途径影响工业行业就业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然后基于2000—2007年中国22个分省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和序列DEA方法计算了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速率,并对工业品贸易、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的行业中,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方向是截然不同的;出口通过技术进步和产量对就业产生的整体影响显著为正,进口的整体影响则是负向的,但是不同行业中贸易对就业的净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受到技术进步速度的影响。此外,行业的出口比重过高不利于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回报率,相对降低劳动的报酬,使发达国家把越来越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技术进步使发达国家财富正效应增强,提高预期收入,从而使消费增加,储蓄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的报酬相对降低,会出现相反的情况,结果导致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出,发达国家出现贸易逆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黄燕  
目前,我国的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之中。为改善贸易条件,应该加快技术进步。基于我国的国情,应发展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加大R&D投入,鼓励发明专利;加快企业改制,为技术进步提供原动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飞  程瑶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发达国家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产权保护的强弱程度决定了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向,进而影响发达国家的工资变化,即产权保护具有门槛效应。文章通过建立内生技术创新模型研究了产权保护在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前,南北贸易将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南北贸易将促进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利用1995-2007年的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权保护程度存在3个门槛值,随着产权保护程度的增强,南北贸易对促进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晶晶  杨良  刘宏伟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本文利用1995-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分工对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有限。这可能是因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垂直分工使中国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和技术转让的控制较严。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依靠鼓励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等措施,加快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仅靠垂直分工拉动出口的传统贸易模式并不足以使中国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