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4)
- 2023(14851)
- 2022(12511)
- 2021(11704)
- 2020(9830)
- 2019(22622)
- 2018(23025)
- 2017(44924)
- 2016(24586)
- 2015(27923)
- 2014(28198)
- 2013(27655)
- 2012(25042)
- 2011(22637)
- 2010(22856)
- 2009(20953)
- 2008(20524)
- 2007(18125)
- 2006(16143)
- 2005(14547)
- 学科
- 济(102932)
- 经济(102827)
- 管理(72946)
- 业(71833)
- 企(58532)
- 企业(58532)
- 方法(49383)
- 数学(43526)
- 数学方法(42831)
- 农(28919)
- 中国(28892)
- 财(23780)
- 业经(23534)
- 学(20439)
- 技术(19845)
- 制(19280)
- 农业(19154)
- 地方(18820)
- 贸(18350)
- 贸易(18339)
- 易(17853)
- 理论(17224)
- 银(16214)
- 银行(16172)
- 和(15556)
- 行(15422)
- 环境(15364)
- 务(14825)
- 财务(14735)
- 财务管理(14710)
- 机构
- 大学(357388)
- 学院(356794)
- 济(143385)
- 管理(143220)
- 经济(140298)
- 理学(124146)
- 理学院(122865)
- 管理学(120541)
- 管理学院(119917)
- 研究(116046)
- 中国(86610)
- 京(76665)
- 科学(72180)
- 财(64732)
- 所(58265)
- 农(57113)
- 业大(53557)
- 研究所(53061)
- 财经(52395)
- 中心(52022)
- 江(51297)
- 北京(48727)
- 经(47482)
- 范(46395)
- 师范(45990)
- 农业(44759)
- 经济学(42905)
- 州(42336)
- 院(41764)
- 财经大学(38895)
- 基金
- 项目(240452)
- 科学(189054)
- 研究(176127)
- 基金(173802)
- 家(151117)
- 国家(149895)
- 科学基金(128949)
- 社会(110296)
- 社会科(104656)
- 社会科学(104626)
- 省(94188)
- 基金项目(91779)
- 自然(83896)
- 自然科(81968)
- 自然科学(81951)
- 教育(81341)
- 自然科学基金(80453)
- 划(78934)
- 编号(72836)
- 资助(72474)
- 成果(58339)
- 重点(53612)
- 部(52938)
- 发(51094)
- 创(50102)
- 课题(49716)
- 创新(46781)
- 科研(45593)
- 教育部(45371)
- 国家社会(45035)
- 期刊
- 济(155569)
- 经济(155569)
- 研究(105469)
- 中国(64654)
- 学报(54586)
- 管理(53527)
- 农(52054)
- 科学(51175)
- 财(46965)
- 大学(41459)
- 教育(40450)
- 学学(38940)
- 农业(36352)
- 技术(34802)
- 融(29769)
- 金融(29769)
- 业经(26575)
- 经济研究(25288)
- 财经(25148)
- 经(21425)
- 问题(21091)
- 技术经济(19737)
- 业(18997)
- 图书(18732)
- 科技(18038)
- 理论(17933)
- 统计(17134)
- 现代(16529)
- 商业(16520)
- 实践(16410)
共检索到516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新 林立 黄海蓉
[目的]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旨在探究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两个重要着力点对农业种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利用2003—2017年中国甘蔗主产区甘蔗种植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了在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对各甘蔗主产区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经营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我国以及广东、广西的甘蔗生产效率呈下降的趋势,海南和云南则呈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是提升广东和云南甘蔗种植业生产效率的直接因素,而对广西和海南甘蔗种植业生产效率贡献最大的是规模化经营;近年来,广东、广西的甘蔗种植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出现技术衰退;广东、广西和海南3地的甘蔗规模化经营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尤其是广东和海南地区。[结论]我国及各甘蔗主产区应根据农业种植业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因地制宜为首要原则,重视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同步改进的同时,更应注重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一帆 杨林生 孟博 战健 邓燕
【目的】对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讨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消减产量差的潜力,以期为中国甘蔗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收集,从国家统计局获得1999—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家的甘蔗产量及种植面积数据147条;从数据库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对1980—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甘蔗主产区的下种量、施肥量、品种及对应产量的国内外期刊与硕、博士论文等进行检索,排除异常数据后,共获文献93篇,其中广西54篇,云南14篇,广东25篇。以不同产区试验产量数据前5%的平均值为产量潜力,以统计数据平均值为农户产量,以此计算各产区的产量差;进一步分析产量与施肥量、下种量及甘蔗品种的关系,得出各产区的推荐施肥量、下种量及高产品种,并讨论了优化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消减产量差的潜力。【结果】广西、云南、广东是中国三大甘蔗主产区,产量潜力分别为137.1、147.2、145.8 t·hm~(-2),农户平均产量分别为74.2、62.0、78.3 t·hm~(-2),分别实现产量潜力的54.1%、42.1%和53.7%。施肥量、下种量和品种是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并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为提高甘蔗产量,广西产区推荐施肥量270 kg N·hm~(-2)、99 kg P_2O_5·hm~(-2)、208 kg K_2O·hm~(-2),云南产区推荐施肥量228 kg N·hm~(-2)、117 kg P_2O_5·hm~(-2)、281 kg K_2O·hm~(-2),广东产区推荐施肥量240 kg N·hm~(-2)、71 kg P_2O_5·hm~(-2)、193 kg K_2O·hm~(-2);广西、云南、广东推荐下种量分别为8×10~4—10×10~4、10×10~4—12×10~4、8×10~4—10×10~4芽/hm~2;三大产区高产品种分别是桂辐系列、桂糖系列和粤糖系列。【结论】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产区甘蔗的增产潜力分别为62.9、85.2、67.5 t·hm~(-2);优化施肥可使广西、云南、广东分别增产16.9、28.4、25.3 t·hm~(-2),优化下种量可分别增产23.6、27.9、22.1 t·hm~(-2),优化品种可分别增产26.8、42.4、15.1 t·hm~(-2)。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梦升 颜廷武 罗斯炫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而实现“增产”与“减碳”双赢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题中之义。为了揭示粮食主产区增产压力下的农业碳减排机制与路径,本文运用199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2004年国家设立13个粮食主产区为准自然实验,基于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视角,对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开展实证考察。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设立粮食主产区虽然提高了农业碳强度,但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削减效应。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设立粮食主产区通过规模经营实现碳减排效应,劳动力转移对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设立粮食主产区促进了技术进步,从而实现碳减排效应;规模经营与绿色技术进步具有协同效应,二者的协同作用强化了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实现,而不是机械使用强度。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设立粮食主产区在山东、黑龙江、江苏、辽宁4个省份具有更强的碳减排效应。据此,本研究为探索设立粮食主产区碳减排效应的作用机制和优化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红 李艳秋 王浩坤
[目的] 构建粮食绿色生产的要素增强型嵌套式CES函数,对粮食绿色生产动能进行评估和解构,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全要素增长率,推动主产区粮食绿色生产转型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2004年—2021年主产区粮食生产相关数据,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估计主产区13省粮食绿色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识别技术进步偏向,并进一步分解粮食绿色生产动能,解构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效率与要素配置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 (1)主产区粮食绿色转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粮食绿色产出占总产出比重约为70%;(2)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存在互补关系,但各省份要素的替代和互补存在异质性;(3)主产区总体上粮食绿色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经历了资本偏向—劳动偏向—资本偏向的转换;(4)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但增长速度减缓,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配置存在不适宜状态,尚有提升空间。[结论] 主产区粮食绿色生产转型应依据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合理配置要素投入,提升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配置的适宜性,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发展新质生产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宇博 李爽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位于黑龙江省玉米核心产区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生产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生产效率及适度经营规模,探讨典型样本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中27.2%的现代农机合作社是DEA有效的,现有条件下样本合作社适度经营规模为873.3-966.7 hm2。生产和管理水平低导致产出不足是影响低效率样本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资源配置合理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将对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机合作社在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德起 谭越璇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主要着力点。本文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经营三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点入手研究了其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农民收入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经营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三者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协同作用发挥不够,大多时期只是其中一个或两个发挥作用,因此农民收入增长出现较大波动。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三者不同步甚至缺失时,农民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停滞。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主要依赖农地制度的创新这一驱动力。进一步地,制度因素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影响,长期看制度租金的耗散会阻碍农民收入的增长。先行掌握新技术的农民会获得较多的收益,随着技术的推广其收益会降低,直到新技术的出现。规模化因素则是只有保持适度规模经营才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经营范围过大或者过小都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要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协同推进。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制度创新 技术进步 规模化经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元 吴伟平 潘慧
本文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数据检验了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和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个因素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耕地的流转,又促进了留守户农业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信贷约束抑制了留守农户耕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三,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留守户耕地经营面积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资本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产区相对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瞄准粮食主产区,鼓励主产区的劳动力转移和降低主产区留守户面临的信贷约束,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信贷约束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元 吴伟平 潘慧
本文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数据检验了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和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个因素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耕地的流转,又促进了留守户农业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信贷约束抑制了留守农户耕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三,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留守户耕地经营面积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资本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产区相对更加明显。因此,政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信贷约束 规模经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启楠 张凡凡 陈学军
本文以2006-2016年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其粮食生产效率进行精确评价,同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剔除环境影响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效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主要由规模效率偏低所致;从区域分布来看,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两边逐级递减趋势,但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省份之间的差距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不明显,维持一定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而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而会阻碍粮食生产效率。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价格 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蒋辉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加快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积极探索了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转型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充分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双赢,从根本上解除了土地流转农户的后顾之忧,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进行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大胆尝试,这是一种"四化同步"下的粮食规模化经营模式,相关做法成效显著,一些经验对其他粮食主产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贵霞,李宁辉
The paper constructs optimized operating farm scale model, calculates optimized operating scale using farm survey data of 10 main cereal producing provinces and bring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 收入 最优生产经营规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德宾
本文利用2009—2016年全国蔬菜主产区调查数据,测算蔬菜主产区种植规模和农户生产效率,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以Malmquist-DEA为工具,计算全国5个露地蔬菜主产区历年的农户生产效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率和纯技术效率。然后,再按不同蔬菜种植规模分别计算农户生产效率,结合不同主产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品种特点和在全国蔬菜总产中的地位,对比分析大中小不同农户种植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蔬菜种植户中,大规模农户比小规模农户更有效率,大户效率高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进步率和整体效率高,整体效率高又是由大户规模效率较好引发。政策引导应当结合地域及当地主要蔬菜品种特点进行,以扶持扩大农户种植规模和逐步减少小规模种植户策略为主;对大户应从提高纯技术效率角度推动产业提升,小农户则要着重提高技术进步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邹朝晖 陈藜藜
研究目的:确定以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双重目标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方法:Translog生产函数。研究结果:(1)研究区粮食作物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2)研究区土地细碎化程度和土地流转现状情况对玉米和大豆的生产不利,土地转入规模不合理及转入成本过高是土地流转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3)当玉米、水稻和大豆的达到本文确定的适度经营规模,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二者并行不悖。研究结论:构建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降低土地转入成本,是促进研究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悦 漆雁斌
[目的]以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促进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03—2014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利用DEA模型测度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我国各主产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差异性,"完全有效型"的省份只有吉林、内蒙古和黑龙江,其他省份在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并未达到最优状态;人口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倒U型"的影响关系;土地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反向影响;经济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种植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生产又有负向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废水的排放不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结论]粮食安全是我国的重要议题,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外流、耕地面积锐减、资源环境压力可能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针对性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城镇化和粮食生产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林彤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化流转定价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为合理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价格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区间价格模型,Hurwicz准则,层次分析法,收益现值法。研究结果 :克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的价格区间为6380元/Hm~2到9155元/Hm~2;通过对比供需双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计算得土地流转价格系数为0.498;在价格区间内引入Hurwicz准则,测算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流转价格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中介代理人、以维护流转双方利益为准则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化流转定价机制不仅体现利润分享原则,也丰富了马克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