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6)
- 2023(16945)
- 2022(14078)
- 2021(13100)
- 2020(11295)
- 2019(26032)
- 2018(25649)
- 2017(49376)
- 2016(26450)
- 2015(29860)
- 2014(29643)
- 2013(29659)
- 2012(27394)
- 2011(24483)
- 2010(24300)
- 2009(23027)
- 2008(22907)
- 2007(20339)
- 2006(17578)
- 2005(16021)
- 学科
- 济(123752)
- 经济(123630)
- 业(99417)
- 管理(87865)
- 企(86736)
- 企业(86736)
- 方法(60304)
- 数学(51017)
- 数学方法(50509)
- 财(35817)
- 农(35524)
- 业经(32200)
- 中国(30974)
- 务(25116)
- 财务(25056)
- 财务管理(25015)
- 农业(24826)
- 企业财务(23753)
- 贸(23279)
- 贸易(23269)
- 技术(22918)
- 制(22740)
- 易(22681)
- 学(20491)
- 地方(20171)
- 和(19665)
- 理论(18721)
- 划(17968)
- 策(17704)
- 银(17016)
- 机构
- 学院(389838)
- 大学(387637)
- 济(173406)
- 经济(170435)
- 管理(156965)
- 理学(135516)
- 理学院(134191)
- 管理学(132207)
- 管理学院(131475)
- 研究(128336)
- 中国(100980)
- 京(80974)
- 财(78181)
- 科学(75531)
- 农(65199)
- 所(64265)
- 财经(63214)
- 中心(59387)
- 研究所(58135)
- 经(57587)
- 江(57262)
- 业大(56025)
- 经济学(54166)
- 农业(51346)
- 北京(50944)
- 经济学院(49105)
- 财经大学(46895)
- 院(45912)
- 范(45690)
- 师范(45187)
- 基金
- 项目(257834)
- 科学(205632)
- 基金(191907)
- 研究(186662)
- 家(166751)
- 国家(165403)
- 科学基金(143735)
- 社会(122496)
- 社会科(116457)
- 社会科学(116428)
- 基金项目(100576)
- 省(98881)
- 自然(92718)
- 自然科(90690)
- 自然科学(90666)
- 自然科学基金(89161)
- 教育(85377)
- 划(82851)
- 资助(79684)
- 编号(73009)
- 部(58672)
- 重点(57853)
- 成果(57406)
- 创(55670)
- 发(55214)
- 国家社会(52134)
- 创新(51598)
- 教育部(50696)
- 科研(49761)
- 课题(49638)
- 期刊
- 济(185542)
- 经济(185542)
- 研究(112317)
- 中国(69550)
- 财(63680)
- 管理(60825)
- 农(58699)
- 学报(56431)
- 科学(55610)
- 大学(43687)
- 学学(41667)
- 农业(40433)
- 技术(38007)
- 融(34706)
- 金融(34706)
- 财经(32183)
- 教育(31009)
- 经济研究(30667)
- 业经(29922)
- 经(27758)
- 问题(24759)
- 业(24656)
- 技术经济(23612)
- 统计(21511)
- 贸(21451)
- 世界(19826)
- 策(19741)
- 国际(18078)
- 商业(18031)
- 现代(17935)
共检索到572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秉镰 刘玉海 张建波
利用具有完全可乘性的非参数Hi cks-Moorst een生产率指数,对中国铁路运输业在1 997-201 0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对区域铁路运输业生产率进行绝对收敛检验。研究发现,平稳快速的技术进步是样本期间内中国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投入产出混合效率的下降则是各时段某些地区综合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全国及三大地区的铁路运输业生产率在统计上均存在着显著的绝对收敛。此外,还应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结构变迁、资本深化和引致需求等诸多因素对于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以及效率变动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经济结构和铁路运输内部结构分别与铁路运输业生产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霞 韩佩珺
本文以四川为例,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法重新测度并分解了2006~2015年四川省各市(州)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探讨其变动情况与区域差异成因,进一步考察了农业TFP的收敛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TFP呈现正增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单一驱动力,以残余产出规模效率、残余混合效率损失为表征的制度约束仍存在。区域间TFP差异明显,然全省及各区域均具备条件β收敛特征,表明各市州发展差距正不断缩小,并将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实现相对稳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佳佳 余康 郭萍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乘积完备的Hicks-Moorsteen指数法对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并将TFP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结果表明:1979~2011年间中国农业TFP年均增长率为2.1%~2.7%,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3.0%~3.6%,混合规模效率年均增长0.6%。因此,在农业投入产出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生产结构以及规模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文潇
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并将不良贷款作为坏产出纳入研究范围,借助O’DOnnell提出的Hicks-MOOrsteen tFP指数,分析了浙江省11家主要城商行在2009-2014年间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发现:(1)范围不经济导致城商行效率下降,且宁波银行效率最低;(2)技术进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范围效率的退步则使个别城商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3)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矩阵中,样本行未"扎推"分布,各自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综上,该研究对于浙江省城商行的改革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锡荣 刘卉
基于2000~2007年中国14个铁路局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前沿变动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0~2007年,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前沿发生了前移,即中国铁路运输业经历了一个持续的技术进步过程。对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表明,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07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5.8%,且这种增长主要来源于新技术引进的贡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静 雷厉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对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但随时间推移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增长态势;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必将成为制造业行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颜鹏飞 王兵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力 李婕
棉花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棉花产出与植棉生产要素真实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体现了产业升级与生产力的发展。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研究了中国棉花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路径,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全要素相关的基础条件。然后基于非参数Hicks-MoorsteenTFP指数,对我国12个棉花主产区2007-2016年间的棉花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棉花TFP在样本期间呈年均0.72%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植棉技术进步;全国棉花TFP_(HM)指数在不同政策的执行时期均呈现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并且其区域特征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新疆、安徽、河北及湖南四省的棉花产业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永宏 蒋伟杰
本文借助Hicks-Moorsteen TFP指数建立商业银行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矩阵分析框架,以2004—2011年全部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产权属性的上市商业银行具有不同的效率优势,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国有商业银行在于规模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于范围效率;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在样本期间发生了年均3,26%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整体技术水平出现了退步,而细分生产率(技术、规模和范围)的改进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动力来源,阻止了其进一步下挫。综合分析发现,上市商业银行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其发展可能陷入"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本文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谈存峰
作为评价农业经济单位经济运行效率高低与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竞争力。选取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91~2012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991~2012年间,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0.7%,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0.6%,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甘肃农业年均增长率的22.61%。表明此时期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增进对甘肃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各类要素的投入,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还远未从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万丛颖
零售生产率是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研究了1998~2007年间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变化情况。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本土零售业上市公司生产率在2005年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增长最为迅猛,而且技术进步,尤其是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增长起了主导作用。零售上市公司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东部地区MI、技术进步指数最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3-2008年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6%,其中技术效率改善0.4%,技术进步率为0.2%,不同时期生产率增长的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彭恒文
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和HP滤波分别测算了中国铁路运输业1953年~2006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技术进步率,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趋势及原因。分析表明:(1)1998年以前,TFP增长率涨跌交替且波动较为剧烈频繁,1998年以来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改革开放以来的产出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水平的提升;(3)制度因素、结构变动、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可以作为TFP增长率变动的一种解释,但技术进步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TFP的增长;(4)产出增长的可持续性堪忧,缓解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在于技术进步,当前推行的投融资机制改革需要在确保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军
本文估算了中国1978—2008年碳生产率,并用拉氏分解法分析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影响碳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碳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4.26%,累计增长249%,技术进步是推动碳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贡献较小。进一步推进技术进步、发挥技术效率在节能减排中的主导作用,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推动产业结构持续演进,是提高碳生产率、发展低碳经济的可靠路径。
关键词:
碳生产率 能源强度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