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5)
2023(12115)
2022(9840)
2021(8639)
2020(7453)
2019(16265)
2018(16098)
2017(30795)
2016(16247)
2015(18276)
2014(18415)
2013(18393)
2012(17054)
2011(15451)
2010(15871)
2009(15505)
2008(15327)
2007(14250)
2006(13055)
2005(12382)
作者
(48270)
(40494)
(40477)
(38474)
(26039)
(18912)
(18136)
(15621)
(15246)
(14590)
(14222)
(13321)
(13317)
(13235)
(12772)
(12203)
(12047)
(11785)
(11560)
(11386)
(10293)
(9958)
(9868)
(9424)
(9054)
(9049)
(9006)
(8894)
(8067)
(7857)
学科
(97713)
经济(97587)
(81392)
(75375)
企业(75375)
管理(71781)
方法(33324)
业经(29819)
(27941)
(24982)
数学(24979)
数学方法(24855)
技术(20467)
(20445)
(20197)
财务(20168)
财务管理(20147)
地方(19829)
中国(19592)
企业财务(19109)
农业(18358)
(16510)
(15212)
(15145)
(15013)
理论(14137)
体制(13505)
(12847)
环境(12742)
技术管理(12579)
机构
学院(255379)
大学(249238)
(122517)
经济(120400)
管理(101882)
理学(86389)
理学院(85614)
管理学(84720)
管理学院(84226)
研究(84102)
中国(67377)
(57981)
(51256)
科学(45477)
财经(44949)
(41910)
(40842)
(40495)
(39031)
经济学(38367)
中心(37619)
研究所(36896)
经济学院(34218)
财经大学(32705)
业大(32662)
北京(32380)
(31296)
农业(30222)
商学(29874)
(29613)
基金
项目(155680)
科学(125168)
研究(117423)
基金(115192)
(97920)
国家(97044)
科学基金(85627)
社会(79498)
社会科(75552)
社会科学(75534)
(61502)
基金项目(60247)
自然(52246)
教育(52136)
自然科(51050)
自然科学(51038)
自然科学基金(50215)
(48981)
资助(46391)
编号(45415)
成果(36209)
(36080)
(35443)
(35408)
(35223)
重点(34653)
(34545)
国家社会(33702)
创新(32954)
课题(31608)
期刊
(151390)
经济(151390)
研究(81774)
中国(51827)
(49724)
管理(46446)
(38068)
科学(32432)
学报(30802)
技术(26501)
(25868)
金融(25868)
农业(25798)
大学(25161)
财经(24427)
学学(24296)
经济研究(24164)
业经(23826)
(21233)
问题(18924)
教育(18553)
技术经济(17835)
(15509)
世界(14780)
(14362)
现代(13623)
财会(13063)
经济管理(12929)
国际(12674)
商业(12599)
共检索到404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曦  续继  
自动化技术对就业的替代通常被认为是持续发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强调经济周期在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市场过程中的作用,并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证实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岗位的替代会集中发生在经济下行期。从理论机制上看,要发生自动化技术对人的替代,除了技术约束,还要满足价格约束。经济周期对工资和利率的冲击具有非对称性,使得价格约束往往只在经济下行期满足。计量分析显示,在中国经济下行期技术进步使制造业就业增速年均下降0.479个百分点,表明替代效应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在经济上行期,技术进步使制造业就业增速年均上升0.037个百分点。经济下行期会出现更急剧的就业结构转型,意味着经济下行期的就业政策更需要找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平衡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跟强  宗志刚  
文章利用WIOD数据库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服务贸易开放与经济周期联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升,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经济周期联动性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异质性考察发现,这一影响在金融危机前在信息类、分销类和运输邮政类服务投入以及劳动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上,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开放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会通过"双边价值链相互嵌入"和"第三方效应"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周期联动性;进一步从"双循环"视角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投入在国内大循环下的"本土化"导向和在国际大循环下的"区域化"导向会显著降低经济周期联动性。文章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减弱外部风险传导冲击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中东  
本文分析了2002-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能源效率,研究发现,价格调节能源需求的能力小于收入调节能源需求的能力,以经济快速扩张为特征的经济周期以及其中的重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影响这个时期能源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制造业的行业特征,分类管理能源需求。对于低能耗行业,以能源市场价格调节能源需求来提高能源效率,作用较小,这就需要政府制定行业节能标准,鼓励节能设备投资;对于高能耗行业,除继续运用能源市场价格调节能源需求外,还要控制这些行业的发展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春明   李朝阳   陈佳馨  
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技术进步提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基础。而数字经济作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探究数字经济在此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时代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旧具有很强的驱动效应;(2)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过程中,数字经济可以有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技术进步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数字经济门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柯  吕介民  
文章选取2007-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经济周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政府信贷干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在经济衰退期的研发投入显著高于经济繁荣期,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逆周期特征,进一步,政府信贷干预会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经济繁荣期,政府信贷干预会加剧经济高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负效应,在经济衰退期,政府信贷干预会降低经济低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正效应。此外,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与不严重的企业受到政府信贷干预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叶泽川  常超  
本文基于工作岗位与外部互动方式的视角,提出了服务型制造业岗位划分的新方式:模块型工作与磨合型工作,并分析了两种岗位类型工作方式的特点,在这种新岗位分类方式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的岗位类型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苍峰  司传宁  
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说明外贸外资与技术进步对高低技能两类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的影响,然后采用我国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一百多个制造业中类行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进口有缩小我国制造业工资差距的作用;低技术行业的出口缩小了工资差距,而新产品出口则会扩大工资差距;外资企业来源地区不同,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不同。非港澳台地区的外资企业扩大了我国制造业的工资差距,但是港澳台资企业不会扩大工资差距。此外,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偏向高技能劳动,扩大了工资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新建  张德勤  
利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探究经济周期对这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的议价能力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经济周期正向调节二者的关系,相对于经济繁荣期,企业的议价能力对其绩效的提升作用在经济收缩期更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新建  张德勤  
利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探究经济周期对这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的议价能力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经济周期正向调节二者的关系,相对于经济繁荣期,企业的议价能力对其绩效的提升作用在经济收缩期更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邢天才  庞士高  
本文从企业规模和经济周期的视角出发,利用1992-2013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错配和资本边际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规模和经济周期对企业资本错配程度进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基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首先,相比于大型企业,小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资金使用成本,但却拥有更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同时,企业整体上在经济下行时比经济上行时面临更严重的资本错配,大企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其资本错配程度的变化在经济下行时反而更敏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端  王雅帆  薛静芸  陈收  
采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11年数据,探讨制造业全行业及其细分行业下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现象的存在;并引入现金持有这一财务资源,比较在不同现金持有水平下企业产品市场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的差异。研究发现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现象在中国制造业中存在,而现金持有较少的企业其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现象更为明显。同时在不同制造业细分行业中,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程度有所差异,现金持有的影响也发生变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漫  张新国  
服务转型是制造企业由产品生产商转为服务提供商的重新定位过程。实施嵌入式服务转型的企业提供与现有产品在价值链上拥有战略匹配关系的服务;而实施混入式服务转型的企业在产品之外,开发与产品不相关的新服务业务。本文基于305家上市制造企业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两种服务转型模式对企业绩效(托宾Q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嵌入式服务转型能够提升企业绩效,而混入式服务转型对企业绩效无显著作用。并且,在经济紧缩期,虽然大企业和小企业均可实施嵌入式服务转型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但是小企业不可实施混入式服务转型,以避免在经济不景气时分散企业资源。在经济扩张期,大企业应当实施嵌入式服务转型以延伸价值链,小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志田  何永达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对浙江制造业1987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因此,应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进步活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以推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培培  
文章以诱导创新理论为视角,模拟欠发达经济在以技术引进为特征的制造业技术进步过程及其经济效果,认为欠发达经济应该通过强化工业化过程以增进社会知识水平、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内生性技术进步的实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永恒  郝寿义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基础上,引入地区间技术进步率的差异,得出新的产业流动均衡方程;运用数值模拟,研究在技术进步率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市场规模和贸易自由度如何影响产业份额并促进集聚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四大经济区域17个省份,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些结论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技术进步率、规模经济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范围更广;本地市场效应仅在个别行业内存在;当贸易成本较低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倾向高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