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4)
- 2023(8915)
- 2022(7013)
- 2021(6565)
- 2020(5347)
- 2019(12035)
- 2018(11674)
- 2017(21433)
- 2016(11580)
- 2015(13454)
- 2014(13337)
- 2013(13058)
- 2012(12283)
- 2011(11466)
- 2010(11070)
- 2009(10094)
- 2008(9783)
- 2007(8638)
- 2006(7597)
- 2005(6959)
- 学科
- 济(50906)
- 经济(50859)
- 管理(33623)
- 业(32150)
- 企(23850)
- 企业(23850)
- 方法(20590)
- 数学(18597)
- 数学方法(18496)
- 中国(17712)
- 农(14791)
- 技术(13463)
- 贸(11890)
- 贸易(11885)
- 易(11703)
- 学(10878)
- 制(10838)
- 财(10615)
- 业经(10543)
- 农业(9637)
- 体(9040)
- 环境(8890)
- 银(8751)
- 银行(8726)
- 行(8518)
- 融(8165)
- 金融(8158)
- 地方(7415)
- 技术管理(7379)
- 发(7319)
- 机构
- 大学(171607)
- 学院(170037)
- 济(80105)
- 经济(78835)
- 研究(69360)
- 管理(61039)
- 中国(53099)
- 理学(51875)
- 理学院(51282)
- 管理学(50582)
- 管理学院(50256)
- 科学(40509)
- 京(38222)
- 所(35955)
- 农(33834)
- 财(33183)
- 研究所(32997)
- 中心(29927)
- 农业(27053)
- 业大(26536)
- 财经(26421)
- 经济学(26121)
- 院(25029)
- 江(24822)
- 北京(24504)
- 经(24421)
- 经济学院(23521)
- 范(21522)
- 科学院(21419)
- 师范(21203)
- 基金
- 项目(115983)
- 科学(91544)
- 基金(85622)
- 研究(84371)
- 家(77497)
- 国家(76964)
- 科学基金(63762)
- 社会(55592)
- 社会科(52899)
- 社会科学(52889)
- 基金项目(43520)
- 省(42415)
- 自然(39076)
- 自然科(38245)
- 自然科学(38231)
- 教育(37853)
- 自然科学基金(37594)
- 划(37295)
- 资助(35302)
- 编号(31784)
- 重点(27183)
- 部(27144)
- 发(26371)
- 成果(25864)
- 国家社会(25294)
- 创(24989)
- 中国(24849)
- 创新(23758)
- 课题(23243)
- 教育部(22777)
共检索到264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晶 青平 颜廷武
基于技术水平和规模化水平时空差异,收集不同养殖模式生长周期、出栏量等关键数据,对全国和各省生猪养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998-2015年,全国生猪养殖碳排放量呈震荡上升趋势,从1.08亿吨CO2当量增加到1.33亿吨CO2当量;规模化养殖逐渐取代散养成为碳排放主体,2015年其排放量占比达到73.57%;四川、湖南、河南、山东等生猪主产省份碳排放量居全国前列;LMDI模型的分解结果表明,生猪产量扩张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推动碳排放量增长43.93%,技术进步和养殖规模化则将碳排放增长削减了近一半。因此,提高养殖技术、推动规模化养殖、应用沼气池处理粪污将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芳 雍会
文章基于新疆昌吉州牛粪管理方式微观调研数据,采用IPCC(2006)推荐的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方法,对牛粪管理方式改进前后CH_4和N_2O的综合排放因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原有养殖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改进牛粪管理方式后,甲烷综合排放因子由17.13降为8.86,二氧化氮综合排放因子由0.99降为0.46,总体达到596.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潜力。要综合考虑养殖规模、养殖户经济能力、政府环评规制及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改进牛粪管理方式,采取差异化减排策略,建议山区散养以草地自然消解为主,平原大中规模养殖户加强沼气工程管建,小规模养殖户规范牛粪堆肥操作,以期达到较好的减排效果。
关键词:
畜禽粪便管理 温室气体 减排潜力 牛养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小钢 张耀辉
本文在考虑能源与排放因素的基础上,测算并分解中国36个工业行业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分析了工业节能减排的转型特征。以此为基础,采用面板技术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非对称影响。结果显示,工业能耗与排放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高能耗与高排放强度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次之;能源消费结构对减排具有重要影响,在减排政策中应重点关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节能减排 低碳发展转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文 王建军 李珊珊
技术进步在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国际技术溢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能为战略路径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而目前以我国为样本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发现,FDI、对外贸易技术溢出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存在较多的分歧,并将减排效应的不确定性归结为国际环境技术水平、吸收能力、收入水平、环境规制力度以及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差异等五个方面,以期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苗苗 邵蕊 李仁强 杨吉林 徐明
农业生产活动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作物栽培体系和管理方式都会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控制机理的研究,但关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科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为研究平台,通过对新(刚从旱田转为稻田)老(过去20余年一直为稻田)稻田进行连续4年(2013—2016)观测,分析稻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旱田转变为稻田后,前4年新稻田CH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老稻田,但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新稻田的CH4排放速率呈增加趋势,而老稻田的CH4排放速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耕作年限对CO2和N2O的排放速率影响不显著;新稻田的pH值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老稻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缩短稻田轮作(水-旱轮作)期(小于7年)能够有效降低稻田CH4和总温室气体排放量。该结果表明利用老稻田的CH4排放系数可能会显著高估新稻田的CH4排放量。研究结论可为准确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为区域农业温室气体管理和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博文
2020年,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蕴藏着巨大潜力,是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本文明确了农业需要减排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并分析了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因以及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在宏观、产业、微观上面临的挑战。在介绍发达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举措和经验后,指出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具体路径的方向,包括绿色生物制造、种业基因编辑、垂直农业、植物蛋白、精准农业、农业大数据等,这些方向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的共存,可以更大程度、更为持久地动员市场主体参与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活动中。
关键词:
碳中和 农业温室气体 减排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龙喜 翟家佳 张琳 高琦
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交易对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影响,结合自愿减排意识的增强、减排交易与可再生能源的相互关系、国际交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交易体系的兴起,分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议可再生能源行业率先开展与国内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体系的融合,利用市场手段发掘其巨大的减排和增收双重效益。同时,也为未来各行业顺利融入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提供经验借鉴,为中国在未来国际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定价中争得话语权。
关键词:
碳交易 可再生能源 机遇 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黎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碳税作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已经在欧洲一些国家实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碳税的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减排工具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了碳税政策的效应,并提出了中国当前实行碳税政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在借鉴国际碳税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税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璐 李夏菲 于书霞 刘微 胡荣桂
畜禽粪便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的粪便管理方式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减少畜牧业环境污染。本文以湖北省为案例,通过对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调研,确定各自适宜的粪便处理模式。以IPCC(2006)中计算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为基础,分析生猪粪便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现状和优化值,预测由粪便管理模式改进所带来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在2012年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不变的情况下,粪便管理优化后CH4排放因子仅为现状值的29.12%,N2O排放因子比现状减少34.13%,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可以达到468.31万t CO2-eq。不同养殖规模减排重点各有侧重,农户散养应以控制CH4排放为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周帅
本文试图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模型,比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不同安排对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曦 滕飞 王革华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重点行业将面临SO2和NOx总量减排、控制工业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和降低CO2排放强度等多重目标。在同时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严峻环境污染形势的背景下,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既有重要的政策策略意义,也体现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污染物减排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上的共赢共利。文章从协同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于减缓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效益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同效益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协同效益分析的主要模型研究工具,及协同效益经济化货币化的必要性。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文章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向混合模型和经济化中寻找区域政策优化的可能性。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协同效益 货币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玲 丁浩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斯蒂芬·P·施莱谢尔 刘荔
如果能够避免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温度就不会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C以上。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通过渐进的方式将全球排放量限制在1990年水平的一半以下。本文利用全球化分析工具对排放减半所需的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能源和排放数据在内的综合数据库,将世界划分为占全球排放总量2/3的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剩余排放总量的1个地区,对分析性框架中能源体系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参数进行研究,包括人口动态、经济活动以及能源和碳强度等,基于对这些关键参数分散和收敛的假设,推导出长期减排目标的涵义。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目标 能源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跃中 杨宏伟
2006年11月份,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国际社会对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以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加以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