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3)
2023(17124)
2022(14180)
2021(12803)
2020(10734)
2019(24506)
2018(23947)
2017(45835)
2016(25038)
2015(28090)
2014(27922)
2013(27928)
2012(26073)
2011(23695)
2010(23443)
2009(21661)
2008(21503)
2007(19371)
2006(17027)
2005(15632)
作者
(77014)
(64424)
(64263)
(61041)
(40809)
(30972)
(29074)
(25206)
(24431)
(22899)
(22110)
(21456)
(20754)
(20613)
(20441)
(20142)
(19368)
(19189)
(18667)
(18476)
(16199)
(15931)
(15924)
(14710)
(14623)
(14415)
(14293)
(14096)
(13106)
(13058)
学科
(112031)
经济(111925)
管理(72226)
(70964)
(56522)
企业(56522)
方法(48408)
数学(42741)
数学方法(42422)
中国(32184)
(30374)
(28959)
(24615)
(24196)
贸易(24188)
业经(24151)
(23625)
地方(20995)
(20578)
农业(20429)
技术(19676)
环境(18574)
(17491)
财务(17457)
财务管理(17415)
(16869)
银行(16797)
(16681)
金融(16679)
企业财务(16600)
机构
大学(371842)
学院(368191)
(161226)
经济(158365)
管理(137071)
研究(136051)
理学(118286)
理学院(116911)
管理学(114942)
管理学院(114289)
中国(101593)
科学(84401)
(79915)
(72360)
(71139)
(70811)
研究所(65072)
中心(60302)
业大(59732)
农业(57600)
财经(56858)
(54869)
(51886)
经济学(51279)
北京(50618)
(48801)
经济学院(46504)
(45946)
师范(45275)
(42678)
基金
项目(249038)
科学(195231)
基金(183227)
研究(173399)
(164350)
国家(163063)
科学基金(137044)
社会(112815)
社会科(107225)
社会科学(107192)
基金项目(96429)
(95315)
自然(89754)
自然科(87732)
自然科学(87701)
自然科学基金(86212)
(81991)
教育(78049)
资助(75100)
编号(65894)
重点(57403)
(55760)
(55097)
成果(52700)
(52020)
创新(48921)
科研(48438)
国家社会(48366)
计划(47669)
教育部(46904)
期刊
(172915)
经济(172915)
研究(108053)
中国(71587)
学报(68052)
(65263)
科学(60423)
(54628)
管理(50209)
大学(50113)
学学(47602)
农业(44373)
(32980)
金融(32980)
教育(32069)
技术(31201)
经济研究(29822)
财经(28906)
业经(26388)
(25352)
(25047)
问题(23798)
(22565)
国际(20351)
技术经济(20144)
(18848)
世界(18776)
科技(18293)
统计(17121)
业大(17112)
共检索到549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在深入分析产业结构低碳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低碳产出、低碳排放和低碳能源3个维度构建了综合反映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1996-2011年数据实证测度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然后以历年产业结构低碳化测度值为因变量,以技术进步、环保投资和出口结构为自变量,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各因素对产业结构低碳化的作用。研究发现:1996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呈现逐渐提升趋势;技术进步、环保投资和出口结构均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低碳化;由于技术进步和出口结构优化的限制因素较多,因此现阶段应重点依靠投资提升产业结构低碳化水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鄢哲明  邓晓兰  陈宝东  
文章在阿西莫格鲁等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研究框架下,探讨了绿色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影响机理,并利用1995~2012年中国分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因果检验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显示:产业结构低碳化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累积调整的过程,其水平上升的推动力是偏向于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绿色技术进步。文章突出技术进步偏向性并回应了已有文献关于技术进步作用的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省级政府的经济干预对产业结构低碳化存在负向影响,可能抵消绿色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效果。文章认为,为了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目标,有必要通过政策机制鼓励清洁技术发展,促使技术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  
与较早时期相比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变化 ,是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数额的增加。大跨国公司增加在华投资的重要性 ,不仅体现在通过资本供给推动经济增长 ,更重要的是 ,对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加大经济国际化程度都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以全球 5 0 0家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为主要对象 ,分析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为和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洛林  江小涓  卢圣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思麒  刘导波  
基于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揭示2004—2017年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运用曼奎斯特指数(DEA-Malmquist)测度“前沿型”技术进步和“追随型”技术进步,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存在沿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趋势;(2)从全国层面来看,“前沿型”技术进步和“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3)“追随型”技术进步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贡献更大,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现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广阔  韩超  
我国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同时面临着较大的减排压力的背景下,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而如何评价与改善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DEA交叉模型,对中国1996~2012年各年度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各年度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有明显差异,且起伏较大;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低碳化产业结构调整效率的影响,从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环保市场等宏观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晓萌  张永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扩展的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全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解释了由技术进步给区域产业总产出带来变化的原因,以及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总产出贡献率基本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第二大的是第三产业;对于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总产值提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来自其自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荣生  刘传扬  
通常情况下认为碳排放强度降低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结果,但本文通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相关数据,基于VEC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低碳、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定量分析了碳强度、TFP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影响,发现碳排放强度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碳排放强度变动对第三产业比重具有显著影响,降低碳排放强度,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应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学贵  施洁  
产业结构演进动力关系到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更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景。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部门技术进步和对外贸易的三部门增长模型,考察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驱动力问题。结果显示,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1952-2012年间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部门产出份额的变化轨迹。模型反事实试验表明,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技术进步,而非外贸需求。因此,向自主创新和注重技术进步的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珍  张云  
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短缺压力下,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产业结构低碳化是中国实现减排目标和经济低碳化转型的必要路径。文章结合已有研究构建数学模型,设定经济增长为目标函数,排放强度减排目标、水资源和就业人数等为约束条件函数,通过模型转化和相关数据求解,估测环境资源约束条件下以及严控高排放行业增长条件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结果,证实了中国所提出的2015年减排目标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行性,结合计算结果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菲  
文章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1994—2010年间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出口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技术外溢的正外部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但中国各出口贸易结构部门以及整体出口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然较低,并由此提出通过实施贸易商品结构战略化、贸易方式结构一般化、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以及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翠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两个途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本文从碳排放强度的视角,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测算了1996—2011年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在各个产业部门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碳排放强度降低贡献最大的部门是工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因此,将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有效的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怀政  林杰  
在国际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重构背景下,碳排放对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逐渐引起主流经济学的关注。本文基于1999-2008年中国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以期考察碳排放强度、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和作用,进而提出如何促进节能减排、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朝娜  
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持续提升,为了确保全球农产品出口结构得到优化,必须推动农产品出口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但是,我国农业逐渐发展成为“高污染、高排放、高物耗、高能耗”的高碳农业,这种现实因素迫使我国必须要明确对外贸易的支撑作用,进而积极推动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基于这一点,文章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随后分析了低碳化环境下农产品出口结构造成的具体影响,进而研究了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出口优化的具体过程,旨在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詹晶  
在环境日益恶化、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农产品出口低碳化发展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首要目标。然而,我国农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高碳农业,这种现实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逐步实现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从而带动我国农业生产的低碳化转型。鉴于此,本文拟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