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6)
2023(11628)
2022(9452)
2021(8517)
2020(7074)
2019(15759)
2018(15570)
2017(29841)
2016(15717)
2015(17641)
2014(17355)
2013(17747)
2012(16372)
2011(14792)
2010(14814)
2009(13826)
2008(13831)
2007(12568)
2006(11220)
2005(10334)
作者
(44670)
(37876)
(37485)
(35408)
(23693)
(17922)
(16727)
(14798)
(14303)
(13397)
(13040)
(12552)
(12186)
(11775)
(11680)
(11332)
(11144)
(10873)
(10807)
(10647)
(9375)
(9316)
(9124)
(8673)
(8408)
(8365)
(8350)
(8239)
(7668)
(7510)
学科
(84968)
(79606)
经济(79516)
(67790)
企业(67790)
管理(60302)
(45320)
方法(33605)
农业(30080)
业经(28613)
数学(26147)
数学方法(26063)
(23580)
中国(21886)
技术(19865)
(17196)
财务(17186)
财务管理(17176)
(16577)
企业财务(16260)
(15878)
贸易(15869)
(15585)
(15237)
环境(15227)
(15208)
(13977)
(13547)
技术管理(12121)
(11820)
机构
学院(240286)
大学(232164)
(117972)
经济(116393)
管理(100449)
理学(86580)
理学院(85900)
管理学(85194)
管理学院(84755)
研究(79318)
中国(66048)
(51596)
(49277)
(47776)
科学(43091)
财经(39740)
农业(39129)
(38884)
业大(37206)
中心(36546)
(36320)
经济学(36293)
(35706)
研究所(35016)
经济学院(32950)
经济管理(30979)
北京(29945)
财经大学(28894)
商学(27994)
商学院(27760)
基金
项目(156123)
科学(126680)
研究(118663)
基金(117851)
(101155)
国家(100186)
科学基金(88008)
社会(81861)
社会科(77614)
社会科学(77595)
基金项目(62398)
(60462)
自然(53258)
自然科(52112)
自然科学(52102)
自然科学基金(51280)
教育(50739)
(48764)
编号(46393)
资助(46392)
(37446)
(36712)
(36355)
(35749)
国家社会(35418)
成果(34685)
重点(34358)
创新(33306)
(32682)
教育部(31774)
期刊
(136828)
经济(136828)
研究(70156)
(54967)
中国(46766)
(39108)
管理(38767)
农业(37549)
科学(34012)
学报(30381)
业经(28067)
大学(25032)
(24664)
金融(24664)
学学(24312)
技术(23565)
经济研究(20722)
财经(20289)
(20044)
问题(18505)
(17676)
技术经济(16725)
世界(16297)
(14381)
教育(14053)
农村(13918)
(13918)
农业经济(13711)
经济问题(12684)
国际(12246)
共检索到36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中应  
文章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结合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等因素,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实证研究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效率主要通过规模效率起到减排作用;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上期碳排放显著正向影响本期碳排放强度;农业产业集聚有利于碳排放强度降低;种植业比重增加会导致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因此,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提高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方面促进农业减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洪宇  
本文以2016-2018年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全局ML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分解,分离出技术进步水平,代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得到要素价格扭曲;其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计算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最后,运用GMM回归模型分析技术进步、价格扭曲及相关控制变量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有起伏,但总趋势表现为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资本存量、农用土地均存在价格扭曲现象,且劳动力价格表现为正向扭曲,资本价格、农用土地表现为负向扭曲,其中农业土地价格扭曲程度最为严重;我国当前农业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而人才流动是最主要的问题;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均是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技术优化、过剩的劳动力、不足的资本存量均是农业环境效率的抑制因素,不足的农业土地面积是农业环境效率的促进因素,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交叉项正向作用农业环境效率,但影响程度较小,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均是提高农业环境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振丹  陈子真  李万明  
文章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师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以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变化呈"正U型"。通过偏效应的计算得到,人力资本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兵团农业碳排放效率分别会提高11.75%和9.22%。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谷成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演变和省区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结论表明,转型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各省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状况改善的贡献很有限。此外,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钧  
基于1997~2009年27个省级地区的数据,通过估算研究期内各省农业碳排放水平,并以DEA-Malmqusit指数测得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征农业技术水平,实证考察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显著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但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降低;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降低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卫平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构成上看,绝大多数省区呈现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伟  王瑞梅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杭帆  郭剑雄  
在农业劳动力和农业用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中国农业产出的可持续增长唯有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农业技术是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载体的,农村人口转型带来的农业人力资本供给的增长,将成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中国1985-2012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增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高生育率)向质量偏好(高人力资本积累率)转变,即人口转型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人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爱虎  
探讨了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与前景,以及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建议。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与前景主要体现为:①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②建立起先进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③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④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水平。现阶段我国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进步政策,包括农业科研政策、农技推广政策、农村文教政策以及优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王慧敏  秦腾  刘高峰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对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分解科技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尝试去探讨广义技术进步能否促进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并观察各部分技术进步指数对中国(全国平均)和不同农业用水量分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进步对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且主要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2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且我国各省区农业用水效率更多受科技进步影响。对于农业用水量较高省区,农业科技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对该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影响显著,且作用效果都比较突出;而农业用水量中等地区的用水效率提升更多来自规模效率作用;3技术进步会引起农业水资源利用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车维汉  杨荣  
文章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个新大陆国家1961-2005年间的农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使同样在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仍然快于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土地以及劳动等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紧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土地要素存在过量投入的情况,这或许与中国土地制度没有完全市场化有直接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强  田媛  王珧  王荣  彭有幸  
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农业技术进步估计值,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农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具有强路径依赖性和滞后性,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从地域层面,东部技术进步值最低,中部农业碳排放总量最高,西部技术进步值最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最低。东部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李金叶  
文章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能源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发现中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将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纳入同一框架分析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能源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环境规制通过抑制技术进步水平而降低能源碳排放效率。因此,应坚持新发展理念,优化绿色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同时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企业绿色转型,从而实现能源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