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1)
2023(16841)
2022(14216)
2021(13131)
2020(10754)
2019(24587)
2018(24291)
2017(45606)
2016(24431)
2015(27309)
2014(26776)
2013(26451)
2012(25008)
2011(22739)
2010(22979)
2009(21241)
2008(21021)
2007(19016)
2006(17056)
2005(15904)
作者
(68522)
(57377)
(57170)
(54101)
(36563)
(27431)
(25747)
(22033)
(22010)
(20548)
(19737)
(19359)
(18691)
(18455)
(17922)
(17705)
(17043)
(16685)
(16521)
(16417)
(14481)
(13976)
(13728)
(13216)
(12854)
(12706)
(12695)
(12658)
(11539)
(11368)
学科
(104189)
经济(104067)
管理(74633)
(70367)
(56767)
企业(56767)
方法(36350)
中国(35153)
数学(31167)
数学方法(30896)
(30126)
(25634)
地方(25594)
(24994)
业经(24810)
技术(23708)
(20754)
贸易(20729)
(20119)
(19914)
银行(19879)
农业(19864)
(19286)
金融(19282)
(19271)
(18190)
(16714)
环境(16355)
(15389)
理论(14907)
机构
大学(342994)
学院(342718)
(150571)
经济(147560)
管理(129863)
研究(125658)
理学(109409)
理学院(108121)
管理学(106692)
管理学院(105983)
中国(99377)
(74966)
(71561)
科学(71105)
(62753)
中心(57081)
研究所(55912)
财经(54678)
(54295)
(54142)
(49644)
北京(48596)
经济学(46737)
(46083)
业大(45697)
师范(45684)
(45526)
(42765)
农业(41855)
经济学院(41719)
基金
项目(220382)
科学(175272)
研究(167236)
基金(159693)
(138727)
国家(137521)
科学基金(117705)
社会(109021)
社会科(103412)
社会科学(103390)
(85157)
基金项目(83665)
教育(75980)
(71918)
自然(71789)
自然科(70141)
自然科学(70120)
自然科学基金(68901)
编号(66712)
资助(63935)
成果(55527)
(52291)
(50543)
重点(50184)
(49887)
课题(47854)
创新(46639)
国家社会(46083)
(45301)
教育部(43261)
期刊
(179429)
经济(179429)
研究(113664)
中国(83201)
(55941)
管理(53347)
(51274)
科学(48261)
学报(47633)
教育(42677)
(39188)
金融(39188)
大学(37418)
农业(34999)
学学(34726)
技术(32372)
经济研究(28754)
财经(28330)
业经(28203)
(24658)
问题(23236)
(20349)
(20265)
技术经济(18575)
国际(18404)
世界(18315)
科技(17531)
图书(17410)
(16731)
论坛(16731)
共检索到555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一、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公共品市场供给:理论分析框架(一)市场供给公共品的特征:可排他。尽管公共品的基本属性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公共品都具有相同程度的非排他性质,也不意味着公共品一定不可以排他。实际上,排他的实质是一个成本问题而不是一个逻辑问题,其可行或者不可行依赖于执行成本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健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以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为主,地方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但是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却又为了自身和集团利益片面强调垄断和管制,导致了“行为悖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小川  
2008年次贷危机后,国际组织和美欧都大力改革了场外衍生品市场,很多改革措施集中在交易、清算、结算以及数据存管等市场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在发展衍生品市场时,应借鉴美欧的制度经验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标准,重点发展和规范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完善关于基础设施的相关立法和监管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云  王力  叶其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农业、城市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投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加剧、社会资本和民间机构参与度下降、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金融创新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波动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桎梏。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超前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和运营模式,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金融创新,为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马克思把基础设施看作是为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提供的“共同生产条件”和“共同流通条件”。西方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则将其称为“社会管理资本”。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设施,如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竹  
基础设施部门是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它与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保护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基础设施做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产业政策。 在中国,基础设施主要是由国家控制的。但是,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捷,陈皓  
本文讨论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一个动态均衡模型,证明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对于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金融结构变迁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的结论对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光梅  
"多中心治理"机制是指由多个权力中心和组织互动合作治理涉及广泛的公共事务,提供涉及广泛的公共服务。宁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中心治理"理念,特色显著,成就斐然,但是,也面临着监管力度不够、重数字轻实效、重建设轻维护、村域间发展不平衡、村民被动消极、资金供给不足等众多难题。公共产品的发展应构建融合多中心决策机制、多中心供应机制和多中心监督评价机制在内的多中心公共产品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张强,朱卫东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举措,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建立良性的激励性制度。但是从制度背景和绩效分析来看,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亟待修正。本文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便国家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激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明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目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状况出发,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成因,提出了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葛扬  岑树田  
过去20多年,中国基础设施获得超常规发展,现有文献主要强调政治激励影响。而本文发现,土地制度结构变迁是一个重要线索,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是土地制度结构变迁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本文在理论上证明,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以及土地公有制的经济体,除政治经济激励外,地方官员通过调控土地出让价格所形成的自我融资机制是影响一个地区基础设施最优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而该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一国的土地制度结构,这有助于从理论上解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别。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土地支持假说成立。本文的工作意味着,中国基础设施的"以地谋发展"模式确实为其超常规发展贡献了主要力量,但由于该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目前正面临着重要转型,出路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具有复制推广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的更广泛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葛扬  岑树田  
过去20多年,中国基础设施获得超常规发展,现有文献主要强调政治激励影响。而本文发现,土地制度结构变迁是一个重要线索,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是土地制度结构变迁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本文在理论上证明,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以及土地公有制的经济体,除政治经济激励外,地方官员通过调控土地出让价格所形成的自我融资机制是影响一个地区基础设施最优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而该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一国的土地制度结构,这有助于从理论上解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别。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土地支持假说成立。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水波  郑晓丹  
以金砖四国为例,构建了PPP制度成熟度的分析框架,探究了经济发展速度和PPP制度成熟度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PPP项目数量及实施质量的影响作用,剖析了PPP制度成熟度的各个维度对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质量的影响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竹  徐思维  刘宁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视角,利用2005—2019年中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以科学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对我国城市创新的影响、传导机制及政策示范效果。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创新,且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而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这一作用渠道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城市区位、等级和规模下存在异质性;"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实施存在扩散效应,示范城市的推进在带动本城市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周边城市创新产生辐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