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0)
- 2023(16839)
- 2022(13992)
- 2021(12980)
- 2020(10692)
- 2019(24242)
- 2018(23857)
- 2017(45320)
- 2016(24412)
- 2015(27928)
- 2014(27753)
- 2013(27937)
- 2012(26602)
- 2011(24249)
- 2010(24702)
- 2009(23330)
- 2008(23695)
- 2007(21535)
- 2006(19474)
- 2005(18160)
- 学科
- 济(122298)
- 经济(122164)
- 业(98627)
- 管理(79859)
- 企(79446)
- 企业(79446)
- 方法(50265)
- 农(48802)
- 数学(41014)
- 数学方法(40707)
- 中国(36078)
- 业经(34159)
- 财(32770)
- 农业(32565)
- 地方(25606)
- 制(24338)
- 贸(23611)
- 贸易(23592)
- 技术(23053)
- 易(22950)
- 务(21949)
- 财务(21921)
- 财务管理(21886)
- 企业财务(20809)
- 融(19497)
- 金融(19497)
- 银(19259)
- 银行(19231)
- 策(18840)
- 和(18826)
- 机构
- 学院(367577)
- 大学(363766)
- 济(167558)
- 经济(164654)
- 管理(143423)
- 研究(128742)
- 理学(121892)
- 理学院(120621)
- 管理学(119124)
- 管理学院(118409)
- 中国(104271)
- 京(77790)
- 财(76387)
- 科学(72577)
- 农(68952)
- 所(65333)
- 财经(59903)
- 中心(58855)
- 研究所(58313)
- 江(57138)
- 经(54478)
- 农业(52727)
- 业大(52471)
- 经济学(51795)
- 北京(49996)
- 经济学院(46801)
- 范(46281)
- 师范(45866)
- 州(45294)
- 院(45070)
- 基金
- 项目(230451)
- 科学(183770)
- 研究(173082)
- 基金(169381)
- 家(145766)
- 国家(144386)
- 科学基金(124771)
- 社会(115221)
- 社会科(109091)
- 社会科学(109068)
- 省(88845)
- 基金项目(88191)
- 教育(77614)
- 自然(76157)
- 自然科(74453)
- 自然科学(74438)
- 划(73476)
- 自然科学基金(73210)
- 资助(69775)
- 编号(69150)
- 成果(56053)
- 发(54230)
- 部(53037)
- 重点(51256)
- 创(50118)
- 国家社会(48774)
- 课题(47452)
- 创新(46276)
- 业(46183)
- 教育部(45895)
- 期刊
- 济(198470)
- 经济(198470)
- 研究(115884)
- 中国(80514)
- 农(69050)
- 财(60063)
- 管理(56791)
- 科学(52279)
- 学报(52079)
- 农业(46895)
- 融(42726)
- 金融(42726)
- 大学(41484)
- 学学(39059)
- 教育(37052)
- 业经(35325)
- 技术(34634)
- 财经(31096)
- 经济研究(30793)
- 经(26953)
- 问题(26302)
- 业(25337)
- 贸(22630)
- 技术经济(22257)
- 世界(21828)
- 国际(20408)
- 统计(17687)
- 现代(17296)
- 商业(17264)
- 版(17245)
共检索到58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芝俊 袁开智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采用分省面板数据对20年来(1985—2005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与总产出增长进行了定量研究,测算出各年度的要素弹性和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并将农业技术进步率作了定量分解。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来源,而狭义农业技术进步始终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中又以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
关键词:
农业 技术进步率 分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芝俊 张社梅
本研究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的弹性变动趋势建立模型,进而测算1986—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得出一些以投入要素弹性变动趋势及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动趋势分析为基础的结论:①物质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已经进入平稳增长时期;②现阶段,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是一个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的指标;③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可以与国家每一个“五年计划”不同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爱虎
探讨了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与前景,以及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建议。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与前景主要体现为:①积极推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②建立起先进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③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④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水平。现阶段我国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进步政策,包括农业科研政策、农技推广政策、农村文教政策以及优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前景,政策,持续农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洪斌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研究了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寻求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技术进步率 农业经济 改革开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车维汉 杨荣
文章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个新大陆国家1961-2005年间的农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来,即使同样在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仍然快于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四十多年里,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土地以及劳动等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紧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土地要素存在过量投入的情况,这或许与中国土地制度没有完全市场化有直接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卫平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研究了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的时序成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3年期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9%,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5.48%,而农业效率变化指数反而年均下降2.78%。从各省区情况看,测算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除云南、内蒙古、上海、贵州和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负增长外,其它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都实现了正增长。从构成上看,绝大多数省区呈现出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竞 许二歌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的方法,考察城镇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与影响程度。通过对1992-2012年中国时序数据测算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含交互项影响的计量方程对其进行经验估算,结果显示城镇化有助于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并且通过技术进步效应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端明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1978~2005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78~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年均增长率3.3%,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1.7%,农业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1.6%。但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表明,中国农业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已经由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为主。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强 田媛 王珧 王荣 彭有幸
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农业技术进步估计值,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考察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农业技术进步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具有强路径依赖性和滞后性,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从地域层面,东部技术进步值最低,中部农业碳排放总量最高,西部技术进步值最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最低。东部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中应
文章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结合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等因素,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实证研究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效率主要通过规模效率起到减排作用;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上期碳排放显著正向影响本期碳排放强度;农业产业集聚有利于碳排放强度降低;种植业比重增加会导致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因此,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提高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方面促进农业减排。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碳排放 广义矩估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会奇 王克稳 李辉
中国农业增长除受资本、劳动力和土地面积等投入要素的影响之外,技术进步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扩展的CD函数,采用全国29个省份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广义技术进步中分解出了人力资本积累、农业结构效应和农业总投资的外部性影响,进而更为精确地测算了1995-2008年的狭义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总投资的外部性明显,农业的狭义技术进步贡献率变动呈现分阶段的特征,而且近年间降为负值。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索罗残值法 技术进步分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谷成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演变和省区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结论表明,转型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显著,各省区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农业前沿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状况改善的贡献很有限。此外,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鞠传宝
农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解,将农业产出增长归结为技术进步效应和投入增加效应,前者又表示为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规模扩大等技术进步动力的作用结果,以此探讨中国农业发展中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发现劳均农机动力提升具有变弹性的作用,劳均固定资本投资和其他动力因素对产出的影响都为固定弹性的作用;虽然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最高,但各农业主产区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紧缺的现象;农业经营规模具有系统性的技术促进作用,尤其对资本深化过程有明显促进作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的动力结构具有地域特征,不仅资本深化的路径各有特点,且经营规模扩张的系统性作用也不尽相同。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
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 规模经营 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焜
中国农业六十年的发展和三十年的巨变见证了改革的成就和政策的影响。改革前的三十年,农业发展走过了许多弯路。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土地制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农产品单产的提高,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为农产品市场化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六十年 农业 改革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力资本、生育率与中国农业发展——基于1995-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1985~2009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
2005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看中国农业投资机会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15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08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学术研讨会
2011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纪要
论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效应
构建农业发展新动能:理论、实践与政策——2017年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年会综述
落实发展新理念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2016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