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4)
- 2023(15819)
- 2022(13451)
- 2021(12486)
- 2020(10743)
- 2019(24057)
- 2018(23930)
- 2017(45427)
- 2016(24624)
- 2015(27410)
- 2014(26780)
- 2013(26228)
- 2012(23889)
- 2011(21483)
- 2010(21191)
- 2009(19369)
- 2008(18953)
- 2007(16994)
- 2006(14198)
- 2005(12096)
- 学科
- 济(94924)
- 经济(94831)
- 业(74102)
- 管理(73728)
- 企(60917)
- 企业(60917)
- 方法(47924)
- 数学(42376)
- 数学方法(41880)
- 农(28363)
- 财(25389)
- 中国(23948)
- 技术(22764)
- 业经(21345)
- 贸(20930)
- 贸易(20923)
- 易(20395)
- 学(19829)
- 农业(18014)
- 制(17577)
- 地方(16906)
- 务(16438)
- 财务(16390)
- 财务管理(16355)
- 企业财务(15509)
- 理论(15309)
- 银(14527)
- 银行(14459)
- 技术管理(14288)
- 环境(13948)
- 机构
- 学院(345667)
- 大学(344750)
- 济(140204)
- 经济(137389)
- 管理(136885)
- 理学(119816)
- 理学院(118552)
- 管理学(116437)
- 管理学院(115803)
- 研究(112702)
- 中国(82013)
- 科学(71709)
- 京(70791)
- 农(65139)
- 财(60765)
- 业大(57761)
- 所(56473)
- 中心(53054)
- 农业(51981)
- 研究所(51955)
- 江(51000)
- 财经(49701)
- 经(45242)
- 北京(43256)
- 经济学(42750)
- 范(42323)
- 师范(41708)
- 院(40997)
- 州(40025)
- 技术(39145)
- 基金
- 项目(243533)
- 科学(191667)
- 基金(177338)
- 研究(170577)
- 家(157559)
- 国家(156267)
- 科学基金(134061)
- 社会(108684)
- 社会科(103225)
- 社会科学(103194)
- 省(97773)
- 基金项目(94664)
- 自然(89923)
- 自然科(87982)
- 自然科学(87954)
- 自然科学基金(86441)
- 划(82118)
- 教育(79681)
- 资助(71442)
- 编号(67176)
- 创(55546)
- 重点(55113)
- 部(53042)
- 发(51880)
- 成果(51469)
- 创新(51329)
- 科研(47818)
- 计划(47201)
- 课题(46408)
- 国家社会(45287)
共检索到485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鹏
消费已经取代出口和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消费升级更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中流砥柱。消费升级主要从消费对象升级、消费方式换代、消费观念改变三个层面形成循序渐进的阶梯。同时,消费升级受到内因动力,即现期收入、预期收入、现有财富,以及外因动力,即产品创新、技术进步和财政政策的共同影响。因此,本文对消费升级的内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从产品、体验、渠道和服务四个新增长点带动消费升级的方案,并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作为消费升级的新常态,发挥其引领作用,全面加速我国的消费升级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文博
环境保护与技术创新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正深刻影响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中国201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环境规制为门限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技术创新对消费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现阶段,技术创新对消费升级的影响以促进作用为主;第二,技术创新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单门槛特征,即随着正式或非正式环境规制程度的提升,技术创新对消费升级的积极影响增强;第三,上述门槛效应存在时空异质性,即随着时间的增长,在中部和东部地区高门槛省份更集中。因而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合理设置环境规制强度区间,加快推动消费升级,扎实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肃 孙艺文
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扩散的推动。文章通过质性化的探索性研究,从影响因素视角和过程参与视角,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对过程参与中的关键节点及每一节点下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级主范畴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并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展开了二级影响因素的划分,以此构建了系统化、立体化的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本研究对创新技术成果的传播,对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给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进程中提供管理和政策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扩散 扎根理论 战略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肃 孙艺文
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扩散的推动。文章通过质性化的探索性研究,从影响因素视角和过程参与视角,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对过程参与中的关键节点及每一节点下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级主范畴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并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展开了二级影响因素的划分,以此构建了系统化、立体化的技术创新扩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模型。本研究对创新技术成果的传播,对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给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进程中提供管理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扩散 扎根理论 战略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天炜 汪艳杰 李亮
基于SEM模型的产品创新能力影响路径分析表明,由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科技意识、发展方式转变、成果转化、信息化水平等组成的科技与产业基础对区域产品创新能力形成较高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显现,一是直接影响,即为产品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产业能力基础;二是间接影响,即由于科技与产业基础雄厚,因此能够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更加便于形成专利等科研成果,而科研条件的提高又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进而人才的聚集有利于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产品创新 科技进步 影响路径 结构方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静波 刘淑琳
利用2001-2006年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的数据,本文以bootstrap技术进步指数度量技术创新,考察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多元logit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不出口,技术创新对企业持续出口、间断出口和新出口均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间断出口,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持续出口的概率。这一结果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中没有变化。对技术创新边际效应的估算表明,技术进步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可提高企业持续出口的概率2.5%。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毕家寅 齐英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生产、交流和消费方式,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从产品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两个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产品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乔小乐
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两个视角,将技术进步划分为自主研发、技术模仿、技术溢出与逆向技术溢出四条渠道。基于以上四条渠道,构建出通径分析模型,定量测算出1990—2014年各变量对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影响效应最大,且直接影响要远大于间接影响;2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说明技术模仿对中国技术进步作用呈抑制效果;3在间接影响效应中,技术模仿、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的间接影响效应要远大于直接影响效应,且各变量通过自主研发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说明中国可能正在接近后发优势的"临界值"。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通径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兴 张鹏
基于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对技术进步和创新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能从多个层面推动技术的进步,且加入WTO以后,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有所强化。在不同的区域中,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市场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强,而西部地区最弱。市场化改革对于提升地区的创新能力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化改革所释放的"制度改革红利"是推动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市场化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平 随洪光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三种创新能力在中国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均抑制了中国的广义技术进步,只有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对中国广义技术进步有正向作用,但作用不显著。剔除技术效率后,对狭义技术进步的研究得到了与上述分析基本一致的结论。通过状态空间模型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在1998年之后呈持续上升趋势,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贡献度则在1998年之后显著下降,直至2002年左右各种创新能力的贡献度渐趋平稳。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还未达到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通过引入同时包含国内技术开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知识生产函数,本文构建了基于后发经济的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从而探讨了赶超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机制,并特别关注国内外技术差距、国内技术创新路线和资本积累过程的影响。模型分析的主要结果有:(1)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收敛到领先国家水平,但绝对收入水平的赶超幅度取决于研发效率、家庭偏好和生产结构因素;(2)技术水平差距是决定国家间经济发展差异和赶超过程的关键,其影响远远大于有效劳均资本存量差距;(3)后发国家的技术创新路线,特别是国内与国外成果的关系会对其研发行为和投入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4)均衡利率由有效劳均资本而不是绝对人均资本存量决定,...
关键词:
技术差距 创新路径 研发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东阳
本文利用中国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结论表明,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消费升级是技术创新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整体而言,消费升级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从第0期开始,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呈不断递增趋势,在第10期仍然保持递增,表明消费升级能够持续刺激技术创新。方差分解表明,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的解释贡献度呈不断递增趋势,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表明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具有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度。
关键词:
消费升级 技术创新 PVAR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小平
文章将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创新,并沿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等路径,探讨了消费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及条件。文章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引导着资源的配置方向;沿着不同的路径,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前沿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效率。当发明专利得到更好的保护时,生产者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会提高,这时,可用的科技成果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能推动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还能推动企业突破现有的生产前沿,实现技术创新。由于小企业运营更灵活、竞争压力更大,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市场结构中,消费结构升级更能推动技术创新;而政府主导的研发往往缺乏行业需求等信息,可能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脱节,因此,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难拉动技术创新。不仅如此,在开放条件下,企业还可以通过模仿去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新需求,进口越多,模仿的空间越大,这种模仿会提升技术效率,但可能会不利于技术创新。基于1999-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论断成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凡 冯华
技术市场是创新主体获取外部知识进行创新的有效手段。过往对于技术市场的研究局限在了外部知识引入的有效性层面,鲜有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对其与区域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技术市场规模的扩大会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知识的单位价格与识别、交易成本,改变了企业在进行内外部知识投入生产新知识的创新行为决策,而这种作用的积累会对区域技术进步造成正向影响。本文根据中国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混合效应假设下的Bootstrap方法与随机/固定效应假设下的逐步回归方法,系统检验技术市场规模通过创新投入影响区域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市场规模通过创新投入间接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显著;2)技术市场规模可以同时通过外部创新投入与内部创新投入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在混合效应假设下,存在技术市场规模——外部创新投入——内部创新投入——区域技术进步的链式中介效应,而在随机/固定效应假设下,仅存在并联式多重中介效应。根据过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这种路径上的差异有可能与技术市场交易活动对区域技术进步作用的动态变化相关。总体而言,技术市场规模通过市场机制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技术市场的规模差异会导致单位知识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催生创新生产边际成本收益不一致的情况,主体的创新投入决策会由此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区域技术进步。由此,在中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积极扩大本地技术交易市场规模以增加区域内多种创新投入,进而推动区域技术进步。
关键词:
技术市场 技术进步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庆 张中元
科技创新投入、人力资源积累以及FDI引致的技术外溢效应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技术进步产生正向的影响。当区分行业中不同的产权组织形式后再进行检验时,结果差异很大,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积累而非科技创新投入,FDI技术外溢效应对技术进步也产生不利影响;而三资企业中的技术进步基本上来源于FDI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来源于科技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源的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