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64)
2023(19234)
2022(16531)
2021(15180)
2020(12969)
2019(29530)
2018(29131)
2017(56821)
2016(30475)
2015(34117)
2014(33939)
2013(33543)
2012(31174)
2011(28331)
2010(28495)
2009(26199)
2008(25435)
2007(22501)
2006(20124)
2005(18057)
作者
(88506)
(74010)
(73395)
(70042)
(46966)
(35322)
(33429)
(28877)
(28046)
(26409)
(25012)
(25009)
(23635)
(23462)
(22929)
(22644)
(21871)
(21479)
(21286)
(21149)
(18450)
(18115)
(17850)
(16818)
(16705)
(16488)
(16241)
(15981)
(14946)
(14557)
学科
(142552)
经济(142413)
管理(88463)
(83824)
(68114)
企业(68114)
方法(60043)
数学(52521)
数学方法(51915)
中国(36629)
(35162)
(31794)
地方(31112)
业经(29853)
(28635)
(24734)
农业(23842)
(23459)
贸易(23442)
(22680)
技术(22032)
理论(20118)
环境(20080)
(19821)
(19803)
银行(19764)
(19555)
金融(19552)
(19158)
财务(19082)
机构
大学(443365)
学院(441415)
(188453)
经济(184678)
管理(173277)
研究(151381)
理学(149741)
理学院(148082)
管理学(145525)
管理学院(144713)
中国(112141)
(94400)
科学(91561)
(85207)
(75651)
研究所(68584)
财经(68500)
(67956)
中心(67793)
(64571)
业大(63661)
(62227)
北京(60018)
经济学(58381)
(57481)
师范(56940)
(55270)
农业(52813)
经济学院(52507)
(51906)
基金
项目(297475)
科学(234614)
研究(217446)
基金(216581)
(188685)
国家(187207)
科学基金(160998)
社会(138683)
社会科(131636)
社会科学(131603)
(115015)
基金项目(114166)
自然(103728)
自然科(101286)
自然科学(101261)
教育(99499)
自然科学基金(99461)
(96989)
资助(90036)
编号(87900)
成果(70746)
重点(66949)
(65948)
(64506)
(61451)
课题(60357)
国家社会(57750)
创新(57434)
教育部(56756)
科研(56612)
期刊
(208233)
经济(208233)
研究(133176)
中国(81475)
学报(67309)
管理(65390)
(63442)
科学(63070)
(60538)
大学(51540)
学学(48587)
教育(45530)
农业(41605)
技术(40949)
(38576)
金融(38576)
经济研究(34463)
财经(34221)
业经(32546)
(29449)
问题(27416)
技术经济(23695)
统计(22371)
图书(21775)
(21453)
(21396)
理论(21104)
科技(20772)
(20077)
商业(19998)
共检索到654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齐兰  
通过我国四大经济区域2006—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存在不同程度地方政府干预金融业行为时,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1)区域金融化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欠发达相较于发达地区边际贡献效应更大。(2)地方政府干预属地金融业运行导致金融功能抑制与市场化配置机制扭曲,削弱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收支压力越大的地区负面影响越严重。因此,要建立金融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其核心在于加快区域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将财政体制改革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现与区域金融化演进的协调有序推进。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靳卫东  周光锋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卢豫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利用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技术外溢正效应的条件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人力资本配合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经济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成功跨过FDI技术外溢的人力资本积累门槛,但中部地区还没达到这一临界值。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西部产业集聚地区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流入;费用型规制、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流入东北地区。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以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陈昶君  张杰  
本文使用1996—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来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2)从区域层面来看,技术进步对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适用于东部和东北部,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去贯彻实施;(3)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要素禀赋不同,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具有相对特殊性。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投入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力投入在东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显著,东北部地区为负向显著,中、西部地区表现为不显著。本文最后结合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独特的要素禀赋状况,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木西  张华新  
本文运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通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增长差异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总抚养比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恺钧  潘娟  王舒  
笔者基于1996年~2011年度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探讨了东部地区各省市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第一、第二产业就业起着抑制作用,对第三产业就业起着促进作用,而金融效率对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均起着正向促进效应。技术进步对第一产业就业呈现负向作用,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具有正向解释力,并且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于各省市之间就业结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志颖   李岩  
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00—2022年的面板数据,将农业技术进步划分为机械型、生物化学型和专利型,采用个体和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械型、生物化学型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均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其中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大于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而机械型农业技术进步又优于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且专利型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显著性较低。最后,文章从深化机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的可持续性、加强专利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国高水平农业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美秀  彭庆环  
文章通过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数据的分析,指出: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也就是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而最根本的两项措施是:确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并加强国家政策和资金对农村的扶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振球  程婷  王振  
本文利用199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克服内生性的分析技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关控制变量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降低失业率有积极作用;正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提高失业率具有正效应,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同作用对降低失业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三产业比重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呈正相关。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说明,我国当前提出的"降增速、调结构、转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