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8)
2023(12162)
2022(10397)
2021(9413)
2020(8243)
2019(18921)
2018(18860)
2017(37216)
2016(19989)
2015(23003)
2014(23382)
2013(23491)
2012(22715)
2011(20912)
2010(21260)
2009(20245)
2008(20108)
2007(18481)
2006(16722)
2005(15482)
作者
(63345)
(53362)
(53034)
(50629)
(34028)
(25559)
(24310)
(20888)
(19979)
(19029)
(18334)
(17617)
(17336)
(17151)
(16842)
(16684)
(16055)
(15943)
(15492)
(15490)
(13546)
(13477)
(13212)
(12200)
(12087)
(11902)
(11842)
(11734)
(11005)
(10713)
学科
(105105)
经济(105008)
管理(56200)
(54978)
(41945)
企业(41945)
方法(41717)
数学(36517)
数学方法(36230)
中国(26459)
(25601)
(24916)
贸易(24901)
(24133)
地方(23080)
(22155)
(21758)
业经(19224)
(18529)
农业(17307)
技术(16438)
(15386)
银行(15330)
(14922)
金融(14918)
(14714)
地方经济(14610)
(13793)
环境(13685)
(12878)
机构
大学(313665)
学院(311201)
(142816)
经济(140032)
研究(114816)
管理(112594)
理学(95575)
理学院(94427)
管理学(92882)
管理学院(92308)
中国(86489)
科学(68979)
(67325)
(64211)
(61186)
(56946)
研究所(55195)
中心(50451)
财经(50355)
(48246)
业大(46797)
经济学(45687)
(45392)
农业(45253)
北京(43319)
经济学院(41192)
(40421)
(39222)
师范(38743)
(37883)
基金
项目(193523)
科学(149802)
基金(139300)
研究(138604)
(123060)
国家(122094)
科学基金(101281)
社会(88274)
社会科(83662)
社会科学(83637)
(74848)
基金项目(72713)
自然(64309)
(63433)
教育(62790)
自然科(62743)
自然科学(62719)
自然科学基金(61582)
资助(58689)
编号(55232)
成果(46069)
重点(44443)
(43920)
(43742)
(39937)
课题(38832)
创新(37665)
科研(37239)
国家社会(36941)
教育部(36861)
期刊
(164193)
经济(164193)
研究(98615)
中国(61100)
学报(51814)
(51484)
(48625)
科学(46175)
管理(42387)
大学(38397)
学学(36420)
农业(34810)
(30277)
金融(30277)
经济研究(28395)
教育(27926)
技术(27808)
财经(26048)
业经(24282)
问题(22710)
(22587)
(22490)
国际(19775)
(18394)
技术经济(18384)
世界(16204)
统计(16126)
商业(15457)
理论(15015)
(14165)
共检索到485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晓云  
本文将技术引进细分为技术转移和技术贸易两类,通过我国1990-2008年技术转移和技术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滞后时间短,持续时间长。但技术贸易不仅不能推动经济增长,反而有略微的负面影响。更深层面上说明我国吸收掌握运用技术的能力较强,但对于进口硬件设备的选择可能存在失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闫国庆  陈丽静  
本文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我国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将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761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的贡献率为47%,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率为53%。同时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FDI)都取得了巨大的增长。本文运用协整理论,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FDI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动态分析,定量说明FDI对GDP增长推动作用大小及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洁  
基于中国工业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际贸易的技术转移及其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国际贸易渠道来自OECD成员国的技术转移对中国工业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和日本通过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产业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华兵  龚江洪  
利用中国1985年~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研究了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拉动作用,但不显著,进而导致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必须通过不断增加服务贸易出口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雪梅  王燕  
经过国内理论界20多年来的研究与争论,已经基本上就我国存在低度城市化的问题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得仍然不够。文章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这个已经达成共识的结论为阐述的观点,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力图达到对城市化对于经济增长推动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的阐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冬平  
进口和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已经屡见不鲜。本文构造了一个模型,利用有关数据,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利用得到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春兰  
文章采用198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都能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大于初级产品;然而,初级产品中的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类、饮料及烟草类和工业制成品的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类的进口对技术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技术进步还未从总体上改善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翔硕  尹翔康  
19世纪下半叶欧美国家和20世纪下半叶东亚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都显示:关税(及 非关税)保护相对较高的时期经济增长较快,而保护较低的时期经济增长反而较慢。 理论显示:贸易与增长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贸易对增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它是 否有利于技术进步。从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来看,在发展较落后的阶段,一定的保 护将有利于一国获得先进的技术,从而加快其增长;而当一国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后, 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这时较高的关税等保护将不利于其经济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玮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6-2004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贵州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贵州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动因果关系;贵州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需要有更大的GDP总额的支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力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亮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的贡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时要重视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江雪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区域技术转移的差异,并通过模型定量测算了技术转移、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提出利用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光耀  
本文通过分析进口贸易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肯定了进口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并选择在我国进口贸易中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法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四国作为样本国,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扩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海霞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贸易方式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两个变量无法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即我国当前以高比例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贸易模式无法成为GDP增长的稳定因素。因此,我国当前以高比例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贸易方式结构不利用于经济长期增长。在加工贸易面临较大转型压力背景下,我国应加快加工贸易方式结构转型调整,使加工贸易与经济发展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同时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大的一般贸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全洲  王莹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阻碍因素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