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5)
2023(2881)
2022(2348)
2021(2142)
2020(1867)
2019(3886)
2018(4056)
2017(7146)
2016(3736)
2015(4365)
2014(4418)
2013(4419)
2012(4193)
2011(3732)
2010(3831)
2009(3418)
2008(3487)
2007(3351)
2006(2917)
2005(2770)
作者
(12616)
(10659)
(10643)
(10070)
(6871)
(5115)
(4758)
(4224)
(3958)
(3876)
(3662)
(3634)
(3550)
(3450)
(3325)
(3315)
(3313)
(3146)
(3113)
(3078)
(2863)
(2655)
(2631)
(2481)
(2398)
(2392)
(2375)
(2352)
(2343)
(2191)
学科
(18757)
(17150)
经济(17136)
管理(14398)
(14132)
企业(14132)
技术(13301)
方法(7366)
技术管理(6725)
数学(6221)
数学方法(6150)
(6110)
农业(5269)
中国(5246)
(4108)
(4055)
新技术(3610)
高新(3605)
高新技术(3605)
业经(3408)
(3363)
贸易(3362)
(3297)
地方(3099)
(2946)
金融(2944)
理论(2841)
(2789)
(2774)
(2762)
机构
大学(62136)
学院(60927)
(26483)
经济(25979)
管理(24665)
研究(23092)
理学(21243)
理学院(21028)
管理学(20724)
管理学院(20599)
中国(15870)
科学(14583)
(13666)
(12309)
(11390)
研究所(11213)
中心(10512)
(10321)
业大(10128)
(9284)
技术(9201)
农业(8947)
北京(8944)
财经(8198)
(8049)
经济学(8015)
(7685)
科技(7655)
师范(7577)
(7480)
基金
项目(42111)
科学(33375)
研究(31451)
基金(29524)
(26384)
国家(26190)
科学基金(21955)
社会(19373)
社会科(18500)
社会科学(18497)
(16982)
基金项目(15532)
(14280)
自然(13508)
教育(13483)
自然科(13228)
自然科学(13225)
自然科学基金(12982)
编号(12089)
资助(11740)
(10703)
创新(10137)
成果(9930)
(9767)
重点(9538)
(9357)
科技(9152)
国家社会(8408)
课题(8326)
计划(8120)
期刊
(27371)
经济(27371)
研究(18318)
中国(15392)
科学(10230)
管理(10056)
(10011)
学报(9758)
技术(8910)
科技(7844)
教育(7599)
(7469)
大学(7293)
农业(7200)
学学(6808)
(5737)
论坛(5737)
技术经济(5686)
(4215)
经济研究(4153)
(4048)
金融(4048)
财经(3961)
业经(3751)
图书(3578)
问题(3526)
(3456)
(3397)
情报(3158)
软科学(3051)
共检索到9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善林  郑丽  冯南平  彭张林  
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两个高频词汇,也是容易产生混淆的两个概念。两者的混用或误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各自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了各自的主体范围,并以图示化的方式描绘了各自的运动过程。基于此对两者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得出:①微观视角上的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交集;②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在主体范围、主体角色可互换性、市场化程度、时间轴与空间轴上的变化规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小腾  严会超  郑鹏  韩雨辰  
为分析和借鉴英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和做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选取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和我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6所高校在科研竞争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方法与模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剖析英国对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估系统的创新改革举措与成效。借鉴英国的经验和做法,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峰  
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然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许多问题,其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从技术转移的理论入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炜  
本文通过国内外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企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科技成果的资本性等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讨论,以深化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晶金  李盛林  梁亚坤  
通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年修订)》出台以来的新政策,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及主体调研,分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实过程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新政策与中观层既有政策冲突、新政策缺乏微观层配套细则且落地困难、新政策下一些疑难问题仍难以突破。建议出台中观层、微观层配套政策及细则,加强政策权威解读与宣传,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申轶男  
通常高校是以一定交易价格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市场化行为,这就对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以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现状并指出目前主要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从科技成果产出、运营和转化全流程角度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五方面因素分别为科技成果本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队伍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成熟度以及科技成果的价值时效性和垄断程度。最后,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指标体系、积累评估案例和规范标准流程五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进华  耿旭  陈筱淇  郑维东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圳市与宁波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可操作化程度以及最新颁布的政策与中央政策衔接度,深圳市均高于宁波市;两市政策目标与区域发展定位紧密相关;政策工具均以自愿型为主,但二者存在显著差别;宁波市政策实施政府介入细致,部门责任呈现分散化。最后,为地方政府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凯  王炜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是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体制,本文深入分析了TTO体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作用和内在机制。通过匹配高校“TTO-专利权转让”数据,运用PSM-DID研究发现:TTO能够显著增加高校非合作专利转让、合作专利转让和专利转让总数,并且对非合作专利转让的影响更大。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上,TTO通过需求匹配效应来激励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通过专利质量效应来激励高价值专利供给,二者分别从需求和供给方面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分析发现,TTO年龄越大、TTO行政层级越高、具有行业背景、具有社会声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等,TTO体制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应更突出。但是,TTO并没有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这表明TTO体制仅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数量效应而缺乏价值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提供了改革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红喜  姜春  袁瑜  王帅斌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意义深远。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对巴斯德象限进行再发展,构建符合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征的新巴斯德象限。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从"使命-结构-行动"3个维度展开剖析并凝练其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注重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布局、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路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孵化、注重财政专项支持与民间资本并举、发挥考核评价对各利益相关方的引导作用等5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海戈  张宁  周立  胡伟  
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随着科技成果转化量的不断攀升,如何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争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得到较高评价的科技含量价值,从而有效将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是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科技成果在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结合高校科技成果特点,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成果评价的争议和矛盾,认为,充分认识和重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科技成果的转化才会获得更高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议和可能出现的纠纷。特别是在国际范围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流,知识产权保护更显得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志国  蔡华  马青原  
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对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具有重要作用,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逐步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然而其学理认识还存在较大缺口。本文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部分西部省市承接产业转移典型项目的案例研究,分析了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催生产业转移形成的新模式和核心动力。研究发现,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产业转移的有效方式,主要表现为增量产能转移、算力数据转移、延链协同转移、成果孵化转移四种新模式,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驱动力、分工重塑力和制度作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移的实现路径模型,为西部地区通过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产业转移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政策路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汝绪伟  李海波  
围绕我国省级层面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例,构建基于要素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基础评价框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示范区分类标准体系,促进科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定期评估工作。最后提出加快推进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省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寿仁  
本文以10年为一个阶段,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程及重要事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第一个10年里,国家实施若干科技计划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支持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在第二个10年里,引入高新区、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三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完善软环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科技成果转化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深化。在第三个10年里,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在第四个10年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制约。以40年的长跨度来观察并总结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与经验,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本文基于2008—2016年高校微观面板数据,通过网络DEA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索其空间收敛性,进而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其空间相关性显著;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有减弱趋势,导致中西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追赶东部地区的趋势。②政府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12年以前更为显著;企业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在2008—2012年不显著,在2013—2016年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③高级职称人员显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难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2012年以来奖励评价机制有了一定改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利虎  彭剑锋  邓衢  
科技创新对发展生产的作用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在市场中取得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创新对发展生产的作用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通用电气为例,从科技输入-转化-输出的路径出发,分析其创新成果转化的实践和面临的阻碍因素,为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可借鉴的标杆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